APP下载

高尔夫竞赛中发球失误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

2020-09-10周让德

体育风尚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对措施

周让德

摘要:高尔夫运动是一项综合了体能、心理和技术的运动,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够减少失误,也有助于提高高尔夫技能水平。最近几年中,高尔夫竞赛数量稳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竞赛中,也使得一系列心理问题随之而来。本文采取文献分析法,结合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着重讨论高尔夫竞赛中的发球失误心理,并且针对这些不良心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为推动高尔夫运动员的竞赛表现助力。

关键词:高尔夫竞赛;发球失误;不良心理;应对措施

Peter Costie早有预言“高尔夫成功的要素,依顺序为心和挥杆。好的挥杆只占成功的20%。基本上,在球场上的每一个人动作都很好,因此赢家必须具有冠军心理。”足以见得,稳定从容的心理是高尔夫竞赛中的决胜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尔夫运动员的整体表现。基于此,笔者以发球为例,探讨高尔夫竞赛发球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通过对这些心理状态的深度剖析,寻找应对措施。

一、高尔夫竞赛发球时的不良心理

(一)对发球结果过度紧张

高尔夫运动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的体育运动,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带来了重大的考验。特别是在高尔夫竞赛中,挫折感和成就感接续出现。运动员在准备发球时,常常对发球结果期望过高,导致心理负担大,出现不良心理。在这样的形势下,焦虑、紧张和担忧等情绪一起涌现,致使运动员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其他因素吸引,最终引起发球失误。而发球恰恰是高尔夫竞赛中的首要环节,发球的失误,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最终成绩。从这一角度来看,由于心理素质不佳引起的发球失误,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首发球及第一洞焦虑

为了收集真实可靠的数据,笔者走访了海南师范大学的高尔夫教师以及海口市三家高尔夫俱乐部的教练员,发现高尔夫竞赛中,第一洞发球失误率要明显高于其他洞,比例达到10%左右。与此同时,首发球球员失误率也要比其他球员高10%-20%。这一数据充分表明,第一洞发球与首发球球员面临更加强烈的心理压力,导致失误率提高。就时间角度来看,首发球球员的心理准备时间要短于其他运动员。另外,传统观念中的“开门红”期望,使得球员自己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迫切的成功渴望,其背面也隐藏着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所有参赛的高尔夫运动员来说,第一洞发球本身的难度就比较大。球员的身体和心理从安静状态进入比赛状态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绝大多数球员往往会在打了两三个洞之后进入比赛状态。正因如此,首发球及第一洞过程中的焦虑心理才尤为突出,严重时会对整个比赛的结果造成决定性影响。

(三)对距离期望脱离实际

在高尔夫竞赛中,运动员都希望能够完成完美的挥杆,获得良好的比赛成绩。就发球而言,方向是制胜的关键。球员想要将球打远,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之下,便会不由自主的增加击球的力量,从而改变正常的挥杆速度,扰乱高尔夫挥杆的整体节奏,导致杆头在击球瞬间无法正对目标方向,致使球的运动方向出现显著偏差。另外,这种发球失误也会给下一杆的击球造成负面的影响。结合以往的高尔夫竞赛经验,部分高尔夫运动员在日常练习中表现较好,但在竞赛发球时,则常常出现发球失误。归根究底,还是因为高尔夫运动员未能调整好心态,对球体的运动距离持有过高的期望,增加了发球失误的概率。

二、改善高尔夫竞赛发球心理的措施

(一)增强自我信心

实践经验表明,球员在击球时必须相信自己,不能因为暂时的失误而失误信心。因为一旦丧失了信心,便难以发挥真正的实力。高尔夫竞赛中,自信和不自信往往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竞赛结果,拥有自信心的球员能够集中注意力,及时的调整击球策略和击球位置,鲜少出现消极的心理暗示,将发球失误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而缺乏自信心的球员,过度担忧击球的结果,导致发球失误率居高不下。因此,高尔夫运动员必须增强自我信心。首先,学会放松。运动员根据比赛的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放松方法,例如:渐进放松法和自生放松法等,确保处于平稳的心理状态中。当前,国外已经出现一种专门针对高尔夫竞赛的放松项目,运动员可以通过语言心理暗示来缓解紧张情绪,对肩、手臂、颈和膝等部分进行放松训练。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节省时间,也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次,积极的心理暗示。发球时,运动员必须构建出积极的思维模式,适当降低击球的期望值,避免由于期望值过高引起的击球失误。最后,集中注意力。高尔夫竞赛的流程复杂,时间较长,所以运动员必须学会注意力管理,时刻保持关注比赛的进度。对此,运动员可以拓宽视野,远眺人群、天空或飞鸟,随后再盯着某一洞口保持一分钟,以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标。

(二)及时调整情绪

高尔夫竞赛过程中的情绪调整,也是运动员必须引起重视的。例如:吉姆·科尔伯特在美国常青公开赛的第72洞,因为紧张而打了一个双博基,最后以2杆负于对手。此类案例还有很多,充分彰显出情绪调整的重要性。特别是重大的高尔夫竞赛中,难免会出现突发性危机事件,譬如:运动员比赛期间受伤、生病;比赛失误之后的应激反应;运动员与教练员、队友之间的冲突等。这些特殊情况都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更需要运动员及时的调整情绪,以平和的心情投入到比赛中。一方面,要重视赛前的热身和心理调整。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运动员可以尝试进行自我谈话,从认知上改变消极的想法,构建一种积极的心理,即便比赛中出现突发事件,也能按照流程加以解决,降低此类事件对自己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无论是哪种竞赛,归根究底都仅仅是一次比赛,并不能决定运动员的未来的发展。因此,运动员要积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即便比赛表现没有达到预期,也要坦然面对,从中吸取经验,在下一次比赛中加以改正。当然,除了运动员自身的努力外,教练员或教师也应该予以积极的心理疏导,让运动员产生正向的心理暗示。

(三)学习距离预判

无论是发球还是击球,对于距离的预判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运动员常常希望将球打远,或者直接攻上果岭,而忽视了准确率的问题,导致频繁出现失误。提高对距离的预判能力,首先要求高尔夫运动员调整好心态,权衡好距离和准确率之间的关系,在大量的实践中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发球和击球模式。其次,要控制好挥杆力度。一般情况下,优秀的高尔夫运动员挥杆力度不会超过自身挥杆最大力量的80%。因而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在日常的训练中关注挥杆力量,提高控制能力。

三、结论

心理因素是影响高尔夫竞赛水平的关键因素,针对焦虑、紧张、胆怯等消极的心理问题,能否选择合适的心理干预方法加以调节,也是一项尤为迫切的任务。本文通过对高尔夫竞赛发球过程中各类心理问题的分析,发现要想提高心理状态的稳定性,高尔夫运动员就必须提高自信心,坦然面对竞赛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件。同时,也要及时的调整情绪,提高对距离的预判能力。在赛前的训练中,无论是教练员,还是高尔夫运动员,都应该提高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尽快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体系,帮助高尔夫运动员克服竞赛过程中的负面情绪,以最佳的狀态投入到竞赛当中。

参考文献:

[1]张力为.赛前情绪的因素结构、自陈评定及注意特征[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泓任,张永.高尔夫比赛发球失误心理分析及发球心理策略研究 [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 (04):51-53.

[3] 梁丽凤 . 高尔夫球手心理素质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1 (10):59-63.

[4] 王晓钧 . 融合创新:高尔夫心理学理论体系研究 [J]. 深圳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4):154-160.

猜你喜欢

应对措施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