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田径训练的安全防护措施

2020-09-10李文灵

体育风尚 2020年9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中职院校安全

李文灵

摘要:中职院校作为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该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推动国家兴旺发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田径训练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基础环节,当前中职院校在田径训练方面仍然存在着安全问题,本文旨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相对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希望能够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职院校;田径训练;安全;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脚步逐步加快,体育事业也在飞速发展。在当前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学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轻度损伤对学生的影响不是特别突出,而重度损伤会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留下很大的隐患。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训练当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并高度重视体育运动训练的安全防护工作。本文通过分析中职院校田径训练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尽可能的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让他们不受伤害,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训练环境,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职院校田径训练损伤的原因

在中职院校田径训练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还要注意避免训练损伤情况的出现。从以往教学经验来看,田径训练损伤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四點。

(一)学生缺乏安全知识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田径训练不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对身体素质要求也很高。这些学生往往不是专业的运动员,而且在之前的学习过程当中很少进行针对性的体育训练,因此相关知识也较为缺乏。

在中职院校的田径训练过程中,许多学生身体素质不达标,但是为了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仍然坚持训练,导致学生的身体负担较大。很多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不够,缺乏自我认知,可能动作负荷过大或技术动作不标准,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甚至疲劳、带伤训练,导致机体受伤,主要集中在肌肉拉伤、骨折等方面。

(二)教师的指导帮助不够

除了学生方面的原因之外,教师未能给予科学的训练指导,也是导致学生田径训练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田径训练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这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安全防护知识。在田径运动中,教师需要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增强身体机能,降低受伤可能性。然而实际训练中,教师往往难以兼顾每个学生的训练,更多精力放在讲解技术动作等内容上,未能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训练环境不佳

在中职院校的训练过程当中,也会受到训练场地环境的影响。如果场地环境不利于田径训练,可能导致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例如天气因素,如果学生在雨天情况下进行训练,难度系数比较高,容易出现摔倒等现象。或者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由于训练场地出现坑或障碍物,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就会造成安全隐患。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训练成果,而且会使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四)医疗保障不足

在田径训练中,体育教师往往未能充分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及时处理,未能充分发挥校医务室的作用。往往是在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后,送往医务室处理,而未能在发现学生运动状态不佳时提前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导致学生在田径训练中受伤。

二、中职院校田径训练的解决措施

(一)强化学生学习安全知识

开展田径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学生时刻保持安全意识才能确保最终的训练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当中时刻为学生灌输安全防护知识,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学校方面还需要为学生搭建学习安全知识的平台,可以定期举办讲座,聘请优秀的专业田径运动员进行讲解,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除此之外,由于田径训练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授课过程当中,通过教学指导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在具体的训练过程当中,教师在田径训练前可以引导学生做好全套的热身运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肌肉的兴奋度。开展训练的过程不能太过于急躁,以防止学生出现身体僵硬拉伤的现象。在训练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口渴的现象,一定要强调学生不能大口饮水儿,应该适度补充水分保护肺部。

此外,还应该定期开展有关田径训练安全知识的小测验,通过考察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考查内容不应该局限于如何正确使用器械,还应该包括出现损伤的情况,如何进行自救等小知识。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技能的同时要确保人身安全,不仅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要深刻把握田径对于促进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才能使得田径训练获得预期的效果。

(二)加强田径训练的科学指导

中职院校要尽可能的构建详细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业的老师不断细化和完善安全防护内容,确保安全措施具有实用性和时效性。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教师要重视向学生传授安全防护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强化学生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在训练前开展拉腿等准备活动和协调性训练,尽可能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安全防护措施要根据中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不断进行完善。还要考虑到季节变化,结合不同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防护内容,防护体系在具体实行之前要开展试运行,确保安全防护体系能够发挥其实际的作用和效果,保证田径训练能够更加安全有序的开展。

在训练过程当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训练节奏,如果学生出现器械操作不当的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避免出现意外现象。在田径训练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当堂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时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够在之后的训练过程当中不断完善训练内容,确保学生在每一次训练过程当中都能获得发展和进步。要密切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同时准确掌握学生的身体信息,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计划,才能够避免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出现因训练力度过大使学生身体出现损伤等现象。

(三)保障良好的训练环境

中职院校在配备了全面系统的防护体系之后,需要落实具体的措施来进一步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因此只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通过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修补安全防护预案,才能够让中职院校安全防护措施更具备可行性,确保中职院校学生在开展田径训练当中,提高安全防护系数。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训练设备的安全性,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学校适当增加资金投入。中职院校应成立专项设备基金,并聘请专业的器材公司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开展体育器材使用培训会,确保每次课后及时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将危险因素降到最低。此外,要不断完善体育器材使用规定,将体育器材的使用方式与要求进一步细化。如果出现学生借用等现象,必须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避免出现意外现象。

(四)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

田径训练是一项实践性操作极强的运动项目,出现意外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中职院校需要设置系统完善的医疗防护体系,提高医疗措施的保障力度,才能尽可能的降低伤害程度。

不仅要建立专业化的医疗队伍,还要对参与训练的学生定期开展体能测试,如果学生出现损伤等现象,应该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帮扶和救助,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时刻保持在最佳的水平。由于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较多,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在开展田径比赛时应该成立救护队伍,确保能够及时为学生提供救助。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到由于天气等状况不稳定,要为学生提供防暑保暖等必要的医疗措施,并定期为学生开展相关安全防护的知识讲座,最大化的降低田径训练带来的损伤程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田径训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储备人才。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各级院校都在踊跃的开展体育项目。但是部分中职院校对于提高田径训练的安全防护意识认识不足,安全防护措施还有待完善和提高,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中职院校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时配备系统完善的防护体系和医疗措施,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文斌,余贞凯.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5(5):59+46.

[2]梁干强,钱应华.新时期高专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整改措施[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134–135.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中职院校安全
拼命地“玩”,“玩”命地练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