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家政行业人才培养

2020-09-10鹿野

家庭服务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政产教服务员

鹿野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社区便民服务、居家上门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且对各类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家政类上门服务。那么,如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家政服务人员?在家政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出家政类紧缺型人才?

我们常说家政行业贡献给社会的是服务,服务的关键是人,也就是说家政行业给社会提供的是人的服务。家政服務突破了服务业的规范,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服务。例如我们去餐厅用餐,我们享受的主要是舌尖上的美味和环境带给人的就餐心情,对于餐厅服务员的服务体验是次要的。而家政服务强调的是家政服务员提供服务时的言行举止,是一种心理的体验,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因此,雇主决定雇用一位家政服务员时,会了解家政服务员除技能方面以外的其他情况,例如:性别、年龄、性格、人品、服务意识、是否有不良记录等。总而言之,家政服务员除了拥有高超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用培训实现“质”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2020年要切实完成全面脱贫计划,要求各级政府逐级下达并启动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是内容之一,家政服务类技能培训是其中的一类培训项目。

国家在大力支持家政行业的发展,密切关注着家政人才的培养。家政服务人员是行业的核心人力资源,应当加大对其培训的力度,培养大批的优秀服务人员,让他们服务于千家万户,真正实现“让天下家庭后顾无忧”。

要想保证家政服务人员的质量,首要的任务是做好培训工作。不仅要加强家政服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家政培训机构,主要开展以育婴员、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三大工种为主的技能课程培训,涉及月嫂、产后恢复师、催乳师、育婴师、早教师、小儿推拿师、家庭营养配餐师、西式面点师、保洁师、收纳师等上百个工种。熟悉家政行业的人都知道,家政行业的学问广博而精深,专业技能涉及营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护理学、中医理论、家政学、伦理学、法律法规等学科,家政行业根据市场的需求融合专业科学知识,结合社会经验,形成理论与技能的综合型知识体系,实用性较强,更有利于学员学习和掌握。

那么,家政行业需要培养哪些类型的人才呢?第一类是服务于一线的家政服务人员;第二类是家政行业企业的管理者。

目前,家政服务人员主要是由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组成的,平均年龄在25岁至50岁,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服务意识相对较差。然而家政服务业薪资水平相对较高,甚至超过“蓝领”“白领”人群的薪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雇主希望找到职业技能强、生活适应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优秀服务员,这就要求家政从业者提升职业技能,具有高尚的职业品质。因此,对于家政从业者个人而言,要接受专业、系统的理论基础培训和实操技能培训。对于企业来说,家政服务员的知识技能既要实现专业化,又要体现标准化。

家政服务人员的培养一般是通过相关培训机构完成的。然而一个培训周期结束,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一名优秀的服务人员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来看一下专业技能的培训过程。在家政界有一种说法是“三分理论七分实操”,培训的重点部分在实操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那么一般市场上培训的周期是多长呢?有的是7天,有的是15天,也有的是30天,多数在1周左右。在这1周的时间里,讲师能够把全部的理论和实操技能传授给学员,但是学员要想真正掌握这些知识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实际操作部分。这时企业一般会通过职业鉴定的手段,鉴别从业人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检验他们是否达到入户服务的标准。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家政行业所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的客观测评和评价。家政从业者通过技能培训,达到职业技能的鉴定考核后,基本能够满足入户的条件。家政从业者经过入户服务的锻炼,收获服务经验,不断提升服务技能及职业素养,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家政服务员。

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

在家政行业中,多数人注重的是培训机构对服务人员的培养,而忽略了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产教融合。所谓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产业与教学紧密结合,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型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在笔者看来,这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行业与教育相融合,培养出推动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学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全国建设培育100个以上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鼓励引导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积极增设护理(老年护理方向、中医护理方向)、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智能养老服务、健康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社会服务产业相关专业。近两年来,各大院校相继增设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医疗服务与管理等家政服务产业相关专业,进一步加大了家政行业人才培养力度。

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教育体系里通过与家政企业的合作,将市场的需求与课程标准相结合,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将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将社区服务资源与校内课程资源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注重教育的实践性。

有人说,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出来的人才起点高,适合在企业里担任管理者。事实并非如此,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出的人才在职业选择上具有多样性。他们既可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可以作为企业的技能培训者,抑或是一线的家政从业者。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一线的工作更能体现家政服务的重要性,显现产教融合的必要性,收入和回报可能更可观。产教融合注重行业的发展,教育的实践性更强,培养的人才可直接输入到企业,减少了企业对人才再培养的成本。产教融合逐步成为行业培养和选拔人才的趋势。

猜你喜欢

家政产教服务员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坚守与创新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具有备用服务员和不耐烦顾客的排队模型及其仿真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
顾客和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