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教资源“滋养”陕西

2020-09-10张继民

当代陕西 2020年6期
关键词:陕西科技

张继民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陕西发展做出追赶超越新定位,提出了“五个扎实”的新要求。针对科技创新工作,总书记指出,“陕西是科教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要把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是对陕西科技发展优势的总结,也是陕西科技创新工作的总纲领,为陕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追赶超越”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挖掘好,就是要摸清家底。把陕西的科技资源现状搞清楚、弄明白,对照国家技术需求,找准陕西能力优势,在此基础上找弱项、补短板,努力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

——利用好,就是要搭好桥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的通道,深入推进军民、部省、央地融合创新,促进创新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高校院所优势向企业应用优势转化。

——滋养好,就是要营造环境。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积极构建完善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人员潜能和活力的制度体系。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把“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作为目标任务,把“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陕西优势科教资源作为主要途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施“1155”工程构建全链条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高新区建设发展、用双创推动成果转化等为抓手,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显现。

全省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省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340家,国家级园区平台324家,国际创新合作平台71个,两院院士69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由2014年的60.73%增长到2019年的67.04%,位居全国第9,其中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由66.82%增长到75.42%,位居全国第4。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2014年为366.77亿元,2018年增长至532.42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18%,位列全国第7。SCI收录科技论文数由11392篇增加到17004篇,位居全国第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14年的4.77件增长到2018年的10.3件,位居全国第7。2015年至2018年共139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保持全国前列。

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100亿以上,由2014年的639.9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67.83亿元,位居全国第6。我省连续三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制度创新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加强科技改革设计引领,以改革充分释放创新潜能,制定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基础研究、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等出台了一批科技创新政策,逐步建立了高效有力的政策体系。

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建立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的项目指南形成机制,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实施全流程痕迹化管理。推动以成果为导向的项目组织方式,扩大后补助方式支持范围,试行科技重大专项“里程碑”式管理制度。将经费使用科目调剂权下放给项目负责人,开展“目标契约、合同管理”领衔专家项目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

制订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优化奖种结构,完善奖励对象要求,建立健全评审、提名、监督等制度。恢复三秦友谊奖。

落实“三评”改革和“四唯”清理要求,完善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推行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建立科研领域“红黑名单”,营造诚实守信的科研环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探索推广PDS科技管服模式,上线运行“智汇秦科技——PDS管服平台”,以平台为抓手、数据为支撑、标準为引领,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科技管理服务,探索提升科技创新现代化治理效能。

加强基础研究长期稳定支持,鼓励原始创新的机制逐步完善

2019年,省级科技计划中基础研究经费接近1亿元,约占比10%(全国平均约5%)。瞄准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组织委托我省顶尖人才牵头实施基础研究定向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设立“陕煤”“引汉济渭”企业联合基金项目,推动基础研究投入多元化。设立省杰青项目,用于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创新性研究,2019年省杰青项目支持数量由30项提高至50项,青年项目由500项增加到1000项。

围绕空天、能源、信息等陕西优势领域,争创陕西秦岭国家实验室。按照学科、企业、军民共建、省市共建4类分类建设、分类评估,统筹布局优化重点实验室体系,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达25家,省重点实验室达170家。

支持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建设,加大Z箍缩、阿秒光源、超精密跨尺度基标准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力度。增设基础研究定向委托项目,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预研、秦岭实验室筹建,组织开展科学研究。

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健全

实施“1155”工程。出台《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建设10个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00个龙头骨干企业承载的新型研发平台、推动500家省级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建设500个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的目标。目前已建成空天动力研究院、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先导技术研究院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44家“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正式挂牌;400余家省级创新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省级以上“双创”孵化平台达448家。

接续布局科技重大专项。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关键核心技术,围绕智能制造、能源化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启动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原则,已下达智能制造、能化资源两个专项第一批项目,课题预算总投资9.9亿元,其中財政支持约1.1亿元。新材料、半导体、智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省科技重大专项即将启动实施。

部署重点产业创新链项目。梳理我省六大支柱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清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2015年以来在省级科技计划中,凝练部署重点产业创新链149个、创新点1286个,有效解决了一批制约我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积极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把培育创新型企业作为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加大科技型企业的精准培育和重点支持,落实鼓励企业创新优惠政策,科技型企业质量和群体规模实现双提升。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538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300家,省级以上瞪羚企业169家,独角兽企业4家。全省54家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33家。今年设立运行的科创板,我省西部超导、铂力特、三达膜3家企业上市,数量居中西部首位。

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创新加快推进

支持前沿高新技术创新。瞄准新材料、新能源、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强攻关,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推进计划》,建设省人工智能联合重点实验室,实施区块链定向项目,加快部署一批科技平台和重点项目,支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交叉融合发展。

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出台高新区认定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办法,成立陕西省高新区创新联盟,设立高新区创新发展基金,推广“托管”“飞地”模式,促进全省高新区协同联动发展。杨凌作为国家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挥了“试验田”和示范引领作用。西安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安康高新区获批国家特色园区,宝鸡和滑南高新区入选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特色载体。2018年,全省21个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6761.82亿元,占全省GDP的27.67%,已成为陕西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等83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成立陕西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联盟,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实施“陕西百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行动计划”,精准支持、靶向服务,推动有潜力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对接通道,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运作16支子基金,总规模达46.46亿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11.63倍。举办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红色筑梦”“西源汇”等各类创新创业品牌活动。推行科技创新券,资助1500余家中小微企业购买科技创新服务。

深入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全面打造高水平科技智库体系,积极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陕西省两院院士总数达69人,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5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0名,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8家,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9年恢复了三秦友谊奖,表彰了10位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陕西省3位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快速发展。发挥厅市会商机制作用,制定“一市一策”科技行动方案,针对地方经济发展设立特色产业创新链。建立“一市一县N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机制,西安、宝鸡、汉中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柞水县被列入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试点,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市、区)达到67家。

不断推动融合资源创新,科技资源统筹效能有效提升

组建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支持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等建设,探索建立人才双向流动、院所与高校“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研究生2个“人才池”,36个“双导师制”试点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684名。

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推进科技部和省政府新一轮科技工作会商,与中科院共创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以支持培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抓手,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等建设,支持西安交大、西工大、科大讯飞等单位共建人工智能联合重点实验室。与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农大3所高校设立联合项目,试点下放立项权。大力推广“一院一所”模式,在中电科20所等单位探索央属院所创新发展新模式。

着力提升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功能,支持市(县)建设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17家,形成省市县三级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整合建设陕西省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网络管理平台,开放共享大型仪器设备达14133台套。

陕西将继续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陕西富集的科教资源,进一步深化军民、部省、央地融合,突出抓好原始创新、产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创新,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猜你喜欢

陕西科技
笔中“黑科技”
Research on Practical English Rhetoric Education Based on Applied Talents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科技在线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