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迁移理论在体操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刘群谭成清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体操教学学习迁移教学指导

刘群 谭成清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教学实验法,对学习迁移理论的概念、分类及其发生迁移的原因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今后的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通过研究与分析,本文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及课程设计等内容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学习迁移理论在体操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为促进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学习迁移理论,笔者在各个部分分别选用1~2個技术动作进行简要分析,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能在体操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学习迁移理论。

关键词:学习迁移  体操教学  应用研究  教学指导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7(c)-0102-04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teaching experiment,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reasons of learning transfer theory,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gymnastics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take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teps and course desig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elaborat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transfer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gymnastics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learning transfer theory, the author selects one or two technical movements in each part for brief analysis, so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flexible use of learning transfer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gymnastics teaching.

Key Words: Learning transfer; Gymnastics teaching; Application study; Teaching instrction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或技能迁移的本质是指两项运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心理机能,即人们常说的共同刺激与反应联结。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迁移的本质是指建立运动项目条件反射过程的易化,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准备学习的一项新技能与已掌握的技能之间的基本环节相同,只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别。在学习与原有技术相似的新技术时,大脑皮层内原已形成的运动条件反射的基本环节可作为新的运动动力定型的基础,只需补充一些新的附属环节,新的动力定型即可完成[1]。

学习的技能迁移现象在体操乃至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迁移或技能迁移实际上就是从一种操作环境到另一种操作环境中学习或技能的迁移。掌握学习迁移的分类,分析体操中各项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习迁移中存在的促进与抑制作用,合理的调整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能更好地促进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1  学习迁移理论的概述

学习迁移理论可以简单的被理解为是先前学过的某种技能对学习新的技能,或者说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操作该项技能的影响。

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三大类。正迁移是指先前已经练习或操作过某项技能的经历有利于新技能的学习,或有利于在新的环境中操作该技能;负迁移是指先前已经练习或操作过某项技能的经历阻碍新技能的学习,或阻碍在新的环境中操作该技能;零迁移是指先前习得的技术对新技能的学习或在新的情境中操作该技能没有影响[2]。

2  学习迁移理论的重要性

学习迁移理论不仅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康复以及其他各学科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教学训练过程中,之所以提倡重视“迁移”原理的应用,是因为迁移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与理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通常人们只有理解和掌握了某项运动技能才能将其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从这一角度来看,迁移还可以作为评价学习的标准。如果学生不能将新学习的技能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中去,也就说明学生没有做到真正理解动作技术,或只是表面上的理解。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习效果受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的综合影响,所以不论是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还是外在环境因素发生细微变化,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在重视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性的同时注重解决新旧技术之间的矛盾,并对练习条件和指导方法的影响做出合理的推断,进而适时调整课程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尽可能创造条件,促进运动技能的正向迁移,避免或减少各项技能之间的相互干扰。

3  发生学习迁移的原因

3.1 正迁移发生的原因

Richatard A.Magill提出发生正迁移的原因包括:两项运动技能的构成或技能操作的情境相似;两项运动技能要求的学习程序在数量和类型上相似。

传统观点更多地主张迁移是由于两种技能或两种技能操作情形之间的结构相类似。按照这个观点,如果两种技能或两种技能操作情境的構成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它们之间将会产生大量的正迁移。Richatard A.Magill借用技能和相关成分的相似性来解释一些迁移现象,他认为发生正迁移的两项技能或两种操作情境所需的认知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特定迁移加工理论中关键的一点,是在两种操作情形下所需要的认知程序具有相似之处。简单来说,就是当你去完成一项较复杂的任务时,你想要在训练和目标任务之间发生正迁移,那么训练内容就必须包括目标任务中那些相同类型的活动。这个训练和目标任务之间并不需要相似的运动成分,但训练内容要求的认知处理程序和这些目标任务之间的特性应具有相似性[2]。

3.2 负迁移发生的原因

简单地说,当一个旧的刺激需要新的但相似的反应时,负迁移就可能会发生。也就是说,2种操作情境是相似的,但是运动的特征却又有所不同。

用一种特定的方法练习操作一项技能,便会产生一种连接目标记忆特征和动作系统的记忆行为。这种连接逐步成为动作记忆表象的一部分。当一个人在技能操作的具体情境中,看到了记忆中非常熟悉的动作特征,动作系统便会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开始运作。这种记忆与行为的连接既快又准确,但是当熟悉的知觉情境不同于以前已经学会的动作技能时,就会出现问题。此外,认识模糊也是导致负迁移发生的原因之一。特别容易发生负迁移的2种情境包括运动空间位置的改变和运动时间结构的改变[2]。

4  学习迁移理论在体操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4.1 分析各技术动作构成,优化教学方法

(1)完整法与分解法相结合。

体操技能中除复杂可分的技术动作外,还存在前滚翻、侧手翻等技巧动作,这类单个或组合动作不仅要求学生较好的理解动作技术要领,还要求学生能协调一致,连贯、快速地完成动作。为促进教学目标达成教师通常采用摆倒立练习,在加强学生手臂力量的同时让学生学会顶肩、蹬腿摆动等动作,而后再进行完整动作练习。这样一来学生便可以较好地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并且做到连贯协调,避免因分解教学或练习而导致动作脱节或不连贯等问题。

例如,学习斜向助跑挺身腾跃技术动作,通常情况下教师不会直接让学生做完整动作练习,而是将完整技术动作进行合理拆分,分步骤进行教学。首先教学生有节奏的助跑,而后进行协调有力的踏板、撑手,再到地面做撑手提臀展髋练习,随后再进行低纵箱练习,最后再进阶到高纵箱练习,一步一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在将分解动作中的每一个技术动作要领掌握之后再进行完整动作练习,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恐惧心理,还能通过从低纵箱到高纵箱的迁移对学生进行迁移测试,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

根据迁移理论,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技能无需进行刻意的拆分,以免破坏部分动作固有的结构,影响其练习效果。所以,在进行动作分解之前,应该进行深入研究,对动作的技术结构进行分析,而不是随心所欲随意拆分,要清楚地明白分解法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学生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

(2)各项变换练习法综合运用。

每个体操动作都有其特有的时间特征,这里所说的改变动作时间其实就是打破动作的常规时间特征,再根据教学需要通过人为的增加或缩短动作的完成时间,减少或降低练习的难度,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动作。根据学习迁移理论,运动时间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导致负迁移的发生,但部分体操动作技能的学习可以根据动作技能的特点合理调整动作时间,进而促进体操教学。例如,双杠分腿坐慢起成肩倒立,刚开始练习学生找不到发力点,控制能力较差时,可以采用快速倒上体提臀的方式进行练习。根据学习迁移理论,空间位置的改变可能会导致负迁移的发生,但经过深入分析动作技能的特征及其规律发现,适当地改变动作的空间位置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在练习鱼跃前滚翻时,可让学生在低纵箱上由上往下进行动作练习,使学生体会两手远撑与撑地后缓冲前滚技术。

以上2种变换练习主要是改变动作的内部要素,改变动作外部条件的话主要是指附加一些完成动作的条件以促进动作的顺利完成,比如说借助辅助器械进行助力促进某个动作的完成。变换练习法在某种意义上与学习迁移理论相悖,因为在学习迁移理论中改变运动的空间位置或时间结构都可能导致负迁移的发生,这种教学或练习方法虽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动作概念,但它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练习内容,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克服了学生的学习障碍,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同时能够使学生在低难度空间状态下完成较高难度动作,而后减少辅助器械助力,使学生完成动作技能迁移,实现教学训练目标[3]。

4.2 把握各技术动作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学习迁移原理能够具体运用到体操教学过程之中,并具有较为良好的指导意义。例如,学习“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动作时,可以先学习头手倒立技术,而后让学生在低杆上学习双杠分腿坐慢起肩倒立动作技术要领,然后到高双杠上做完整动作练习,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恐惧心理,使正迁移发生,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操作环境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身体折叠、提臀、分腿等动作技术要领。

学习迁移其实就是先前学过的某种技能对学习新的技能,或者说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操作该项技能的影响。教师应加强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并掌握动作原理,充分考虑各技术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地安排各技术动作的教学顺序及每个技术动作的教学步骤,同时注重学生技术动作的规范性,从而促进正迁移的产生。否则本该产生正迁移的2个项目,例如侧手翻与侧空翻,教师清楚地知道这2个项目会产生正迁移,但若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将侧手翻设置在侧空翻之前进行教学,而忽视了技术动作的规范性等因素,仍会导致负迁移的发生。

通过对学习迁移原理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知道不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或者说不论是运动技能学习还是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都可以参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

4.3 关注各技术动作的内在联系,科学设计课程内容

教师通过对各技术动作构成及特点的分析,不断的调整教学步骤、优化教学方法,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充分考虑各技术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选择教材、调整教法,科学安排教学训练顺序的时间和间隔。

例如,前滚翻技术动作的学习有利于鱼跃前滚翻动作的学习,侧手翻动作的学习有利于侧空翻动作的学习,头手倒立动作的学习有利于头手倒立前滚翻动作的学习,像这种存在正迁移现象的技术动作,我们则可以考虑进行相近安排,并将简单的动作安排在前,从而促进正迁移现象的产生。

例如,后手翻和后空翻2个技术动作之间有其相似之处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果将2个技术动作放到一起练习会使学生身体感觉或动作要领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动作技能的学习,像这种存在负迁移现象的2个技术动作应该进行交错安排,避免或减少负迁移的发生[4]。

同时,动作的泛化、自动化过程对练习的量和时间间隔等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新授课和复习课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密度也是教师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注意和把握的、不容忽视的部分。

4.4 注重理论知识教授,促进学生技能学习

教师通过大量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得出相关结论,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与经验对学生的技能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例如,负迁移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新技能的学习,或妨碍学生在新环境中操作某项熟悉的技能。但实践证明负迁移的作用是暂时的,负迁移的作用不会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并且只是对学习的前期有所影响。对学生来说,认识到负迁移的这些影响、作用和特征能使其获得具有指导意义的暗示,并帮助其克服负面影响,从而在负迁移发生的时候进行恰当处理。此外,教师应该知道迁移测试可用于确定练习程序和指导方法的有效性,如果将其原理授于学生,学生便可通过学习测试自行评估与检验其技能的绩效水平。

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应重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技术动作的特点,找到合适的练习方法促进技术动作的学习。

5  结论与建议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强调技术动作规范的重要性,避免负迁移的不必要发生。其次,教师可通过迁移测试的方法来确定练习程序和指导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学习的测试与评估检验学生技能的绩效水平是否提高。再者,教师应充分理解正迁移与负迁移的原理、作用及其意义,促进正迁移现象的产生,并正确对待已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同时做到正确地引导学生克服负迁移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入理解各技术动作的基础技术与原理,合理看待负迁移发生的原因,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动作时间和空间的位置的改变都会导致负迁移的发生,做到合理运用各类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学习的技能迁移现象在体操乃至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掌握学习迁移的分类,分析体操中各项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习迁移中存在的促进与抑制作用,合理地调整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能更好地促进体操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1] 张路,白朝晖.学习的迁移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4):38-39.

[2] Richatard A.Magill.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Seventh Edition)[M].Sports psychology series,2006(7):225-239.

[3] 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4-33.

[4] 段运朋,陈红.后手翻与后空翻的迁移干扰与教学初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6):84-85.

[5] 江栋.学习迁移理论在初中体操教学中的试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12.

[6] 王维译.儿童身体素质提升指导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19-73.

[7] 陈新熙,陈锡尧,邬照友,等.刍议学校体育中的学校体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2):89-91.

[8] 王益宝.迁移理论在体操跳跃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36-37.

[9] 饶远.浅谈体育教学与技能迁移[J].体育与科学,1989(5):45-46.

[10]张中强.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教学促进研究[J].科技资讯,2006(32):80.

[11]李健.基于迁移规律的辅助教學手段运用策略——以体操前滚翻动作教学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17(9):38-40.

[12]岳虎.巧用学习迁移,提升体育教学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9(6):37-38.

[13]王亚男,牛同舟.浅析迁移运动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视野,2019(32):245.

[14]谭梅.浅析学习迁移的理论[J].新课程:中学,2017(8):130.

猜你喜欢

体操教学学习迁移教学指导
中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指导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学校体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的方式方法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
南昌市中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高校体育类专业体操教学现状及对策
学习迁移理念在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迁移及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