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2020-09-10邓怡然傅成伟黄琬苹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太冲经行膀胱经

邓怡然,傅成伟,黄琬苹,吴 彤,姜 纬,焦 杨,2*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1)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反复在黄体期出现的周期性以情感、行为和躯体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1],症状与精神和内科疾病无关,并在卵泡期缓解,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恢复到没有任何症状状态。其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失眠、紧张、压抑以及头痛、乳房胀痛、颜面浮肿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育龄期妇女中PMS患病率达30%~96%,其中3%~10%的PMS患者伴有严重情绪不稳定,称为经前焦虑性障碍。大部分PMS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加强锻炼或心理干预即可有效缓解症状,但有13%~18%的患者仍需接受临床治疗[2-3]。

其发生的病因病机从西医上解释与激素分泌有关,本病的中医病机主要在于肝郁、肾虚、脾虚、气血虚弱、瘀血阻滞、痰湿蕴结等,西医的病因涉及精神社会因素、卵巢激素水平、泌乳素、β-内啡肽、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因素[4]。

目前治疗PMS主要有西药治疗、中医辨证论治等方法,其中针刺对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疗效显著,且对患者无明显副作用,故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临床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提供参考。

1 资料

1.1 文献来源

选取建库起至2020年3月为止的分别收录于中文数据库(CNKI、CBM和中国维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的文献。

1.2 检索方式

中文数据库以“针灸疗法”“针刺”“电针”和“经前期综合征”“经行头痛”“进行乳房胀痛”“经前焦虑障碍”为主要检索词。英文数据库以“Premenstrual syndrome”为主要检索词。

2 方法

2.1 规律分析、描述性分析

对腧穴、经络和特定穴的使用频率、频次进行分析。关联规则分析采用关联规则方法,计算腧穴项集的支持度和置信度,进行腧穴配伍规律分析。支持度表示后项同时出现在处方中的概率,置信度表示前项出现条件下后项于处方出现的概率。而通过聚类分析则可知一组数据中哪些近似数据值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可分析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针灸临床的用穴规律。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①文献必须为针对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②患者明确诊断为经前期综合征;③针刺、针灸、电针等针灸疗法必须存在于试验组;④有明确的针灸处方;⑤有明确的疗效评价标准。

2.2.2 排除标准 ①文献综述、个案、动物实验、自身对照试验等;②重复发表及研究数据相似的文献,取1篇纳入;③无明确针灸处方的研究;④针刺组为对照组的文献;⑤阴性对照结果;⑥文献研究样本量少于10例。

2.3 资料提取

通过检索,收集到中文文献237篇,英文文献97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检索人员审核,最终纳入有效文献41篇。

2.4 数据的标准化与数据库的建立

参考《经络腧穴学》[5],对腧穴的名称和归经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用Excel将篇名、作者、腧穴输入,建立原发性痛经针灸处方数据库,并建立腧穴知识表、经络知识表和特定穴知识表,知识表需涵盖针灸处方中所有腧穴。

2.5 统计学方法

用Python3.7将初始数转换成矩阵模型数据。按经络和分布区域对针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所选穴位的使用频率进行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4.0进行聚类分析,应用SPSS Modeler18.0探索关联规则,并应用CytosCape3.7.0绘制复杂网络图。

3 结果

3.1 描述性分析

腧穴使用频次分析结果:本次纳入文献共41篇,所选穴位共63个,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三阴交(频次29,以下括号内均为频次)、太冲(25)、膻中(14)、肝俞(14)、关元(13)、神庭(10)、内关(9)、脾俞(9)、百会(9)、肾俞(9)、气海(8)、合谷(8)、期门(6)、太溪(4)、膈俞(4)、血海(4)、足三里(4)、印堂(3)、中极(3)、中脘(3)、神门(3)、心俞(3)、胃俞(3)、哑门(3)、顶中线(2)、归来(2)、胆俞(2)、额中线(2)、风府(2)、四神聪(2)、额旁一线(1)、额旁2线(1)、脊中(1)、魂门(1)、阳纲(1)、子宫(1)、章门(1)、意舍(1)、照海(1)、悬枢(1)、少府(1)、腰阳关(1)、涌泉(1)、肓门(1)、行间(1)、太阳(1)、志室(1)、带脉(1)、头维(1)、承光(1)、下脘(1)、胃仓(1)、四花(1)、京门(1)、厥阴俞(1)、三焦俞(1)、日月(1)、中枢(1)、命门(1)、风池(1)、外关(1)、蕲氏定神针(1)、筋缩(1),频率≥3的腧穴见图1。

图1 腧穴频率分布

所选用的腧穴涉及十二条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对检索出的腧穴,分别按照用穴个数及百分比在十四经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具体为足太阳膀胱经51个(22.27%)、任脉42个(18.34%)、足太阴脾经36个(15.72%)、督脉33个(14.41%)、足厥阴肝经32个(13.97%)、手厥阴心包经9个(3.93%)、手阳明大肠经8个(3.50%)、足阳明胃经6个(2.62%)、足少阴肾经6个(2.62%)、足少阳胆经4个(1.75%)、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1个(0.44%)、手太阴肺经0个、手太阳小肠经0个。

3.2 关联规则分析

使用SPSS Modeler软件进行关联分析,挖掘腧穴配伍的使用规律,分析41条处方中出现的所有穴位,根据支持度≥10%、置信度≥70%得出二阶关联规则共25条。其中,太冲和三阴交同时出现在一条处方中的概率最高,达70.73%,其置信度为82.76%,见表1。根据关联规则表使用CytosCape3.7.0绘制网络图,其中圆形大小代表穴位出现频次,线条粗细代表支持度高低,见图2。

图2 关联规则网络

表1 腧穴关联规则 (%)

3.3 聚类分析

使用SPSS Statistics 24.0对所录处方的全部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常用穴位分为四大类:三阴交-太冲、脾俞-肾俞-膈俞-肝俞、气海-关元-内关-膻中-百会、其他穴位为一组,见图3。

图3 聚类分析

4 讨论

经前期综合征属于中医学中“经行头痛”“经行乳胀”“经行浮肿”“经行泄泻”“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感冒”“经行情志异常”“经行发热”“经行口糜”等范畴,也被统称为经行前后诸症。

目前中医认为经前期综合征的病因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女子以肝为先天,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调节肝脾肾功能能够改善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与体征,病因还涉及瘀血阻滞、痰湿蕴结等。西医对经前期综合征的研究趋向于精神因素、卵巢激素水平、泌乳素的影响并逐渐深入到因子水平[4]。

通过对经前期综合征文献的研究及数据分析可知,针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所选穴位频次最高的依次是三阴交、太冲、膻中、肝俞、关元、神庭;肾藏精,肝藏血,脾统血,因妇科疾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是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膻中为心包募穴,又为八会穴之气会,肝俞,关元、神庭均为理气疏肝解郁之要穴,故选用此穴位组合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经作用。

根据穴位归经统计,足太阳膀胱经的使用频次最高。足太阳膀胱经下起于足,上通于脑,络肾,经别当心入散,其背俞为脏腑之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联系诸经。《素问·热论》记载:“膀胱经,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素问·吴注》:“巨阳,太阳。言其统摄诸阳,为诸阳所宗属也。”妇科疾病选取的腧穴以膀胱经为主,体现了“阴病治阳”的治疗原则,故用阳气最盛的膀胱经腧穴来治疗妇科疾病[6]。

根据腧穴关联规则分析,太冲和三阴交出现在一张处方中的概率最高,其支持度是70.73%,表明70%以上的针灸处方中使用了这组穴位,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与三阴交相配可调控肝经气血,共奏疏肝理气、健脾止血之功。

聚类分析将常用穴位分为三阴交-太冲、脾俞-肾俞-膈俞-肝俞、气海-关元-内关-膻中-百会等三类。第一类组方主要用于调节情志,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妇科病证甚有疗效,凡经期不顺,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选用此穴治疗,因其为足三阴经交会穴,故刺激此穴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补肝肾,亦有安神助眠之效。太冲穴为肝经原穴,善治肝经病证,肝主疏泻,可调节患者经前期焦虑抑郁,同时太冲穴为肝经“输穴”,输主体重节痛,可疏通气血,缓解经前期腹痛,三阴交、太冲两穴合用,共奏安神调经、补养气血之功效。第二类穴位组方:脾俞-肾俞-膈俞-肝俞,均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肾藏精,肝藏血,脾统血,膈俞为血会,乃调经要穴,故选用此组穴位,补益与调经兼备;第三组穴位组方为:气海-关元-内关-膻中-百会,多选用任脉上的穴位,用于疾病日久,提升患者正气,再配合宽胸安神的穴位,有助于缓解患者经前期焦虑抑郁。

由于本文收集的针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样本量较少,故纳入穴位处方不足,易对数据挖掘的统计结果造成偏差,且未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可能会造成文献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综上所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出的针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选穴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且与临床病机、病证、治疗基本相符,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太冲经行膀胱经
经行
春季护肝 按摩太冲
影响佛教行像美术形式的因素研究
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炎症因子含量及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下午动一动,疏通膀胱经
只要3个动作,解决身体90%的疾病
经期为何睡不醒
针刺太冲太溪太自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