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方法在青少年安氏Ⅱ类Ⅰ分类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2020-09-07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6期
关键词:错颌安氏矫治器

524000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广东湛江

在全球经济的不断创新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牙齿畸形作为口腔科主要的问题[1],特别是对于安氏Ⅱ类Ⅰ分类的患者,虽然并不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功能阻碍,但是整体美观度较差[2-3],如不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治疗,严重情况下将导致口腔咀嚼功能障碍,同时诱发多种病症,以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既往研究中,对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采用活动矫治联合固定矫治治疗,临床价值较为显著。但是因此种治疗方式疗程较久,同时固定矫治后需要长期佩戴在口腔内,不利于口腔卫生的保健,患者牙体以及牙周出现程度不同的损伤。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5],美国开始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此种技术方法较为美观,同时可以随时摘掉,并且舒适度较高,在临床中获得医师和患者的认可[6],也引起了国际口腔正畸学界的关注。通过于此,文章将无托槽隐形矫治和传统矫治方法在青少年安氏Ⅱ类Ⅰ分类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此探索一种临床更为需要的舒适方法,提升社会效应。

资料与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青少年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纳入标准:①年龄9~12 岁,混合牙列期或恒牙早期;②Ⅱ类Ⅰ分类,下颌处于后缩,前牙深覆颌深覆盖,骨性Ⅱ类(ANB>5)[7];③牙体牙周组织未出现病症,手术前口腔检查良好;④正畸进行中,口腔卫生良好,治疗依从性显著;⑤既往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史[8],无颌面部外伤史;⑥所有患者均签定知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完整,无法有效收集;②未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牙体牙周组织较差,手术前口腔卫生检查较差,依从治疗性较低;④颞下颌关节紊乱[9];⑤颞下颌关节髁突吸收。

方法:①试验组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收集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如前口腔全景片、头颅侧位片、PVS 印模、患者正侧面像、口内咬合正侧面像、上下颌牙弓像[10],对3D 矫治方案和加工矫治器进行记录设计,矫治器加工过程中,予以牙周基础救治。矫治器完成后,佩戴粘接附件[11],叮嘱患者每日保持>22 h的佩戴时间,同时为患者进行口腔宣教,每间隔6~8 周进行一次复诊,同时予以口腔维护[12]。②对照组行活动矫治器联合自锁托槽固定矫治器治疗,收集数据和试验组一致,而后佩戴活动矫治器予以咬合重建,而后予以自锁托槽固定矫治器治疗。首先佩戴活动矫治器,每日不能<12 h,每间隔8~10 周进行1 次复诊,咬合重建完成后如果恒牙替换,同时进入固定矫治。

观察标准:采用ABO-OGS予以参数测量[13-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平均矫治时间(±s,月)

表1 两组患者平均矫治时间(±s,月)

错颌畸形分类 试验组 对照组 t P安氏Ⅱ类牙列拥挤 14.14±2.57 14.65±3.90 0.598 0 0.552 1安氏Ⅱ类牙列间隙 15.89±5.28 15.84±6.15 0.033 7 0.973 2均值 14.30±4.65 12.99±4.32 1.130 4 0.262 9

表2 两组患者正畸矫治效果分析(±s,分)

表2 两组患者正畸矫治效果分析(±s,分)

测定参数 试验组 对照组 t P牙齿排列 4.87±2.44 4.25±2.79 0.916 2 0.363 4边缘嵴 4.22±2.32 3.68±1.13 1.146 1 0.256 4上下后牙颊舌向倾斜角 6.56±3.28 4.77±2.25 2.464 8 0.016 7咬合接触 5.22±2.12 3.84±1.23 3.083 8 0.003 1咬合关系 4.32±2.35 4.09±2.54 0.364 0 0.717 1覆盖 5.37±2.84 4.67±1.98 1.107 4 0.272 7 X线片分析牙根排列 3.69±1.26 3.84±2.15 0.329 6 0.742 8邻面接触 1.25±2.04 0.88±1.04 0.885 0 0.379 8总分数 35.43±3.97 28.95±3.42 6.773 3 0.000 0

表3 不同错颌畸形隐形矫治效果分析(±s,分)

表3 不同错颌畸形隐形矫治效果分析(±s,分)

测定参数 Ⅱ类拥挤 Ⅱ类间隙 F P牙齿排列 6.89±3.25 6.74±2.77 1.98 0.145边缘嵴 4.19±2.72 4.24±1.37 1.46 0.266上下后牙颊舌向倾斜角 4.95±2.77 4.24±3.13 2.70 0.088咬合接触 3.55±2.04 3.35±1.89 1.47 0.263咬合关系 3.69±1.42 4.02±1.86 0.84 0.432覆盖 5.46±3.22 5.59±2.78 2.44 0.095 X线片分析牙根排列 5.24±2.05 5.44±1.89 1.93 0.154邻面接触 1.57±2.24 1.15±1.40 1.05 0.358总分数 34.84±4.23 36.27±4.04 1.52 0.229

结 果

两组患者平均矫治用时比较:两组平均矫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各类错颌畸形患者,两组矫治时间有所不同。见表1。

两组正畸矫治效果比较:对照组上下后牙颊舌向倾斜角、咬合接触两项分值参数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试验组上下后牙颊舌向倾斜角和咬合接触两项矫治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余6 项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不同错颌畸形患者隐形矫治效果比较:经过无托槽隐形矫治后各项参数的测量分值,依据不同的错颌畸形予以检验,结果证实,在安氏Ⅱ类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当前,在材料学以及计算软件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逐渐普遍化,临床采用此种技术后,应用概率逐渐提升。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属于一种透明的塑料矫治器[15],患者可以自行摘下和佩戴,常规生活中不会受到托槽及弓丝的影响,不需要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改变,同时可以随意进食。另外对青少年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咬合重建的过程中对牙列进行平整修复,对治疗时间进行缩短,降低治疗次数,提升临床配合度[16]。同时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牙齿施以间歇力,以便于牙周组织血流的尽快恢复,同时提升牙周组织的活性程度,避免牙根吸收程度发生。另外将3D 动态动画作为诊断标准,通过3D 动态动画软件提供的可视化设计动图,患者和临床医师在进行治疗前就可观察到治疗的终止状态。

综上所述,无托槽隐形矫治在青少年安氏Ⅱ类Ⅰ分类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猜你喜欢

错颌安氏矫治器
矫正方式有很多,适合自己最重要
正常咬合与错颌畸形磁性覆盖义齿种植体生物力学比较分析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大块头安氏中兽
错颌畸形 不仅伤牙还伤脸
恒牙初期安氏Ⅱ1类错畸形颅底形态特征的分析
自贡地区学生错颌畸形调查与分析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关于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颌畸形的相关性观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