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叠合楼板后浇带铝模无支撑方式应用研究

2020-09-06余万全

写真地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铝模后浇带

作者简介:余万全(1976.01-),男,四川泸州泸县人,本科,高级工程师(副高),研究方向:建筑施工管理。

摘 要: 随着建筑技术的变革,叠合楼板的使用逐步普及,而后浇带的留设通常需保留下方支设模板的脚手架,且其成型效果不甚理想。为解决在叠合楼板中后浇带模板的支设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铝模无支撑的方式,有效解决支设脚手架占地多,成型效果差,错台等问题。

关键词: 后浇带;铝模;无支撑

【中图分类号】TU7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0-0073-02

1 引言

建筑技术快速革新,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日益普及,其施工中存在的种种困难也渐渐暴露;其中叠合楼板使用频繁,由于对成品保护、吊装、运输等因素的考虑,限制了成品叠合楼板的大小,这就导致安装叠合楼板后板于板之间需要预留后浇带;通常后浇带位置必须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模板支设,且混凝土浇筑后成型效果较差,容易产生错台、变形、漏浆等质量问题,消耗了大量材料、人工却未达到预期的要求目标,对叠合楼板的普及造成了阻碍。

针对叠合楼板后浇带部位传统模板施工的缺点,我们开展了该项技术的研究工作,改变了叠合楼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及加固方式。通过多项工程的实践应用,总结形成了叠合楼板后浇带铝模无支撑施工方式。该方式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模板易于装拆,工具式加固支撑架可重复使用,混凝土浇筑成型质量好,无错台、变形、漏浆等质量问题,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价值高。

2 原理简介

采用铝模板、可拆解式止水对拉螺杆及矩管进行模板支设,模板沿后浇带方向连续设置;首先,根据模板模数进行垫块定位,在叠合楼板后浇带两侧放置与现浇混凝土强度相同厚度相等的混凝土垫块;然后,将上部支撑件与将下部铝模板组合后并进行初步固定;最后,进行模板调整,将可拆解式止水对拉螺杆的螺栓拧紧,完成模板安装。该方式使整个支撑结构放置在板上,节省了下部空间。流程如下图。

3 工程试验

为验证本文所述研究的可行性,选择一叠合楼板施工现场进行施工验证。在施工前对图纸进行详细的深化设计,考虑结构受力、操作工序等问题。并对项目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以及安全交底。

准备完成后,开始制作。选取规格为40mmx60mm矩管作为材料,取两段长度为800mm的矩管,制作成上部支撑件。再根据模板模数进行垫块定位安装,在叠合楼板后浇带两侧放置与现浇混凝土强度相同厚度相等的混凝土垫块。

拼装铝模板是使后期成型效果提升的重要步骤,拼接需紧密,并在铝模边缘处贴上海绵条,放置漏浆。如下图。

使用可拆解式止水对拉螺杆将拼装好后的铝模板与上部支撑件进行固定,支撑结构搭接于叠合楼板上。

4 效益对比

本文改进了叠合楼板后浇带模板支设方式,后浇带采用无支撑施工,安装、拆卸方便,减少了支模架搭设等施工工序,缩短工期,节约成本。采用铝模板,周转次数极高,减少木枋等耗材使用,适用性广、安拆灵活,显著降低施工成本;对拉止水螺杆采用分段式,部分可重复利用,减少材料浪费,节约施工成本,符合绿色环保要求。通过实际工程的现场实施,证明不仅操作便捷、省工省时,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也有较大提升,符合国家绿色施工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而在费用上也有较大節省,如表1对比。

由表可知该项目在实际工程中优化方式相比于传统方式节省28529.42元。其主要节省在修补方面,由此可以得出该方式主要提升在于后期的成型质量上。既在各个环节节省了费用,还提升了质量。

5 结论

该方式有较强的可行性,施工操作简便,可在叠合板施工中有效提升成型质量,具有较大推广意义。在不断的施工过程中总结,创新施工方式,提升工程质量,才能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祥利.房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探索[J].砖瓦,2020(06):171-172.

[2] 陈志华.房建工程建设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20,46(06):127-128.

[3] 吕宏伟.后浇带处超重梁模架体系的施工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161-162.

[4] 吴方伯,刘彪,邓利斌,李均,周绪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静力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J].2014,35(12):10-19.

猜你喜欢

铝模后浇带
组合铝模体系进行非标层主体结构施工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探讨建筑工程中住宅项目铝模实施效果
基于“铝模+爬架+穿插施工”模式的施工工艺研究
铝模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铝模大穿插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铝模在高层住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