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2020-09-06徐曼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

徐曼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在资本主义背景下萌发并完善的,其中的“两种生产”理论、人口与社会生产方式理论、人口质量理论、相对剩余人口理论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人口规律,是科学的人口理论。我国人口问题有着浓郁的“中国色彩”,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制定人口政策时,要从我国人口国情出发,使人口政策与生产力水平、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人口问题 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A811 C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216-03

人口是一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人口也就没有人类社会,更无法谈及社会的发展。从古至今,关于人口的文字或口头作品数不胜数,人口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在社会发展中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十分关注人口问题,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人口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任何理论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同样如此;其产生不仅得益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发现,也离不开当时政治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通过暴力手段掠夺农民土地,让他们为了生存转变为劳动力。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工场手工业为主,对劳动力数量上的需求较大。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生产上,逐步被机器大工业取代。机器大生产使资本家对劳动者的熟练程度要求降低。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开始雇佣童工、延长工人剩余劳动时间,“劳动者”的数量增多竞争加大。劳动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日益凸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带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爆发后,大批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指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更加尖锐,19世纪欧洲的一系列工人起义就是最好的证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口问题也日益显现;因此分析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寻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问题的理论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二、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形成过程

关于人口理论,马克思或恩格斯没有一部专门的著作论述,但通过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著作、手稿及信件,不难发现他们对人口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其形成过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体一致,在这里简单分为萌发时期和形成完善时期。

1.萌发时期

在人口问题上,恩格斯更早地切身体会到工人的悲惨处境。《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其人口理论萌发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恩格斯批判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他从私有制出发阐明了经济危机、工人失业和贫困都是制度的产物。他认为人口过剩或劳动力过剩同财富、资本和地产过剩是联系在一起的。1845年,恩格斯出版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这部较为详尽地描述工人阶级不幸的著作,论述了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与剥削造成的。

马克思人口理论萌发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书指出了工人阶级贫困的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无法获得生产资料;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贫困根源于剥削制度,只要剥削制度没有被更为先进的制度取代,贫困问题的解决都是暂时的。

2.形成完善时期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人口发展规律,正式提出了“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一理论。他们分析了“两种生产”的特点,即人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探求了两种生产之间的联系,即人类自身和物质资料的生产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人口的生产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强调了两种生产的重要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使得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向前发展,两位经典作家从不同的社会制度出发,指出了在不同制度中人口的重要作用,并将此与资本主义制度的人口问题进行了对比。另外,他们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进行了对比。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形成标志性著作是《资本论》。对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特点和解决途径进行了彻底的、系统的论述。当然,形成并不等于终结,这不是他们关于人口问题的终结。此后在《哥达纲领批判》《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又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两种生产”理论

“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精髓,它贯穿于马克思、恩格斯各个时期的著作。“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这两个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在这本书中马克思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阐述,即“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的形式表示出来”[1]27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中关于二者的论述就相对详尽了。“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2]33,“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和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32。《资本论》时期,“两种生产”理论更为成熟。马克思开始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发展的规律和社会总体运动过程角度考察两种生产,总结出两种生产在社会生产中得到统一。

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同二者联系起来,他指出,“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构成了社会生产,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只有通过劳动把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创造出物质资料,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如吃穿住行等,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它集中體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指人类本能地繁衍后代的生产,这种生产能促进劳动力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类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是人类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统一于这两种生产,人在这两种生产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人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两种生产要相适应,物质资料的生产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诸多影响条件中,生产力水平起着最终决定的作用。一定生产力水平能够生产的物质资料是一定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倘若不能与之相适应,就会产生人口问题甚至是经济、政治问题等。劳动力数量过多,就会出现物少人多,产生贫穷相对的人口剩余,或者人口增长不能与消费水平相适应;反过来,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劳动力数量过少,就不能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与社会生产方式理论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的产生、变化与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更是人口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从生产方式上说明了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关系。因此,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人口规律也不同。由于社会生产方式不同,生产力水平也就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变化会影响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素质、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等。“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是社会内部分工的物质前提。人口和人口的增长是分工的基础。”[2]39因此,人口会影响社会分工,社会分工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日益加重,在这一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使用和浪费,使生产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从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3.人口质量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人口理论研究的不仅是人口数量,还包括人口质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口质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人的身体、思想和文化素质三个方面。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强调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身体是人类进行其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口思想素质的研究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下,一些工人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在工作时能够认真负责,在生活上又富有同情心,一直努力生活;而一些人为了生活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如犯罪、吸毒等。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见证了资本主义在科学技術推动下的迅速发展对人口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出了通过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4.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过程中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是要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因此不断改进技术,使单个劳动力所能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越来越多,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由技术构成决定的资本价值构成降低,最终使资本构成提高。这样随着资本积累,劳动力的需求同总资本的量相比相对地减少,随着总资本量的增加而减少。马克思因此得出结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律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3]692

四、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当代启示

1.人口政策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人口是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整个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一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国内外的重大的挑战;国内刚刚经过战争的洗礼,经济发展落后;国外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封锁,使我国发展举步维艰。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想发展生产,就需要相对多的人口;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没有完备的人口政策,但基本上形成了允许多胎限制总数的人口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下人口出生率提高,为发展生产力提供了人口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为了使人口不束缚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有效控制了人口数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新时期会产生新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应对这一人口问题,我国提出并实行了“全面二孩”政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口基础。纵观我国人口政策历史,可以得出结论: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适时地调节人口政策,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2.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矛盾具有普遍性。当前的人口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人口问题,这就需要学者结合我国人口国情将研究朝着人的全面发展方向推进。马克思始终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人口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十分重视教育,先后提出了“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立足于我国国情,我国领导人也对“人的全面发展”做了定位与分析,胡锦涛强调“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新时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路径和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理论,马克思坚定地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发展终究是人的发展,想要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因此,我国人口政策制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自然,人的存在与发展影响着自然。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人口数量增长,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自然资源的消耗增大,大自然的压力日益加深。为了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在人口问题上必须坚持生态人口观,抛弃传统人口观中单一追求人口在数量上的增长。一方面人口的数量要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另一方面要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王子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进及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5]赵文彦.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

[6]钟逢干.“两种生产革命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更好概括[J].人口研究,2009,33(3):1-9.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
师范教育中实践性课程的理论基础初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微视频在化学教学中的调查、实践、反思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理论体系的思考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Oracle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