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人物》杂志看当下特稿写作

2020-09-06闵秀玲

传媒论坛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故事化人物多元化

闵秀玲

摘 要:创刊于1980年的老牌杂志《人物》,近年来一直跻身国内杂志第一梯队。《人物》的成功给人物特稿写作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模板。其核心竞争力和定位是中文世界领先的非虚构故事的提供者。本文从该刊人物特稿的选题多元化、文本故事化、专题整合性等角度来阐释其在新媒体时代人物报道方式的新景观,希冀为传统人物报道改进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人物特稿;多元化;故事化;整合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3-00-02

1980年《人物》杂志创刊,创刊之初以刊载名人传记和当代高端人物报道为主,是国内创办最早的人物传记类刊物,以权威、专业、人文与历史积淀著称,被读者、研究者及业界同行誉为“当代史记”。2012年5月,《人物》全新改版,“记录这个时代值得被记录的人”成为这本杂志人物遴选的价值尺度,其定位和核心竞争力是中文世界领先的非虚构故事的提供者,近年来一直跻身国内杂志第一梯队。

特稿滥觞于1979年12月12日,《巴尔的摩太阳晚报》刊出一篇由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写作的纪实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因其读起来像短篇小说,意外地得到普利策评委会的赏识,以它为首届获奖文章。普利策奖评委会从当年开始增设“特稿写作”奖项,一种新型的新闻文体由此得到了承认。

特稿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文体,2003年《南方周末》在国内最早开始特稿探索。美国经典新闻学教材《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这样定义特稿:“特稿旨在娱乐或以侧重讲故事来提供信息。”乔恩·富兰克林在论文《为故事而写作》中提出“特稿是一种非虚构的短故事形式”。普利策年度特稿奖的评奖标准是:“除了具有独家新闻、调查性报道和现场报道的共有的获奖特质外,特稿主要是考虑高度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人物》特稿把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发生的看似平常经过提炼又不平常的人和事,用特别的笔法,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别具特色情节的触动人心的真实故事,为小人物作传,为时代存档。

一、特稿选题多元化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物》特稿打动人心的地方首先表现在题材选择上,从表1可以看出,热点人物、重要人物、新闻事件当事人是它的主体报道题材。乔恩·富兰克林在《为故事写作》一文中写道:“当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偶然碰到一个复杂的情境,他的遭遇和他的反应就是情节的展开。”这句话精确地概括了《人物》特稿的选题方向。它不仅关注典型人物,还关注另类“典型”或反面典型,引起当下人们的共鸣与思考,在观点碰撞中擦出理性的火花。

《人物》选题大致可分为四类:人物类、群像类、话题类、事件类。在人物类报道中,人物性格是重要的叙事推动力。《像野草一样的女人》(2019年7月19日):唐小雁曾是徐童多部纪录片的主人公,做过老鸨,开过黑煤窑,被人拿土枪堵过门。而现在的她是徐童倚重的纪录片制作人,出入国内外各大电影节……写出了一个有着像野草一样旺盛生命力,从泥泞里实现自我拯救的一个女人。题材以小见大,刻录了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抒写了真善美的永恒价值追求。人群类关注某个特定时域中的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他们因为历史发展的某个节点而造就。《玫瑰的名字》(2019年6月26日),20年后回首99女足黄金一代,已近中年,命途各异;《香港为什么那么多“疯女人”》(2018年8月19日)关注蓝洁瑛、吴绮莉、关淑怡,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所谓“疯女人”产生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引发思考。第三类话题类,关注具有代表性、思辨性的影响读者的生活的话题。《翟天临事件后,最艰难的毕业季》(2019年7月11日),聚焦翟天临事件后的第一个大学毕业季,毕业压力之下的各大高校和学子。第四类事件类,基于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报道关注点在于围绕事件的世相百态。《消失的九岁女孩》(2019年7月13日)聚焦被租客带走遇害的九岁女孩舆论风暴里的亲人、网友、救助者的面孔。这四类选题尤其体现了《人物》特稿選题的多元和独特,选题大都具有公共性,关照现实的广度和话题和事件类选题所呈现出的独特解读的深度,在与其他媒体的同题竞争中始终独占上风。

二、特稿文本的故事化

特稿写作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受众,“Nothing but storytelling”。《人物》团队聚集了中国最顶尖的一批特稿写作者和编辑,致力于提供中文世界最好的人物报道。他们将自己定义为讲故事的人。《人物》主打高端深度长文,强调文本的深度和优美。通常来说,人们往往对那些动辄几千上万字的文章缺乏耐心,但《人物》特稿给读者以细腻的感受和情感震撼的同时,提升了媒介产品的可读性和影响力,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常常突破10万+。一方面,《人物》选题聚焦对当下中国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一方面它强调文本的优美和深度,触及人物的内心、悲喜和情感。

《人物》讲故事的艺术首先体现在选择具有公共性和戏剧性高度集中的选题。戏剧性高度集中可进一步表述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性格化。福克纳曾说:人类内心冲突是真正且唯一值得书写的对象。《人物》将对象建立坐标系,解决人物的核心困境和Ta的关键时刻,以《大S 下凡》为例,文章聚焦美丽的女明星大S徐熙媛在年届不惑,家庭与事业的权衡、女明星的中年危机等话题,关照对于女性、人生、明星制的反思与关注,通过一系列身材、体重、事业、年龄的纠结,引起普通人的共情。

《人物》讲故事的艺术还体现在用小说的叙述格式。特稿采用小说的叙述格式避免了平铺直叙,“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通过还原场景、埋伏笔、设悬念抓住读者。作者按照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情趣,运用文学手段来包装新闻特稿,在准确基础上达到完美、丰富、多维度、立体化。“细节,还是细节!”通过对细节的重视,悬念的设置,小说的形态讲好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写作笔触的问题,也是特稿打动人心的地方。《人物》讲故事的艺术还体现在深度上更进一步。曾任《南方周末》资深记者,非虚构创作者南香红说,“特稿之所以成为特稿绝不仅仅是因为文本的写作,特稿更多的是需要对新闻的洞察和发现”。《玛莎拉蒂醉驾案背后的小城》,聚焦2019年7月3日晚发生在河南永城的玛莎拉蒂撞宝马交通事故,文章跳出对交通事故的猎奇,进而关注一座在十几年前GDP飙升的小城,在时代与金钱的裹挟下,人们精神的裂变,探究此次事故发生的必然。

人物杂志的内容细微到每个细节,精彩传达事实。细节来源于扎实深入的采访,人物记者谢梦遥《罗永浩 锤下那个理想主义者》采访历时近半年,采访对象囊括硬件、软件、商务、公关等各个部门。报道复盘了锤子科技7年的历程,细致入微的白描、场景复原、重构故事、传神地传达事实的真相,用故事的方式,呈现了理想主义的难能可贵,也呈现了创始人商业能力与判断上的不足。

三、专题的整合性

整合意为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从而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人物》将很多在物理意义上不相关的人,用一个概念,一个时间联系在一起,这个概念或者时间就像是串珠子的线一样让无数个体展现出新的整体印象和表达。整合不是随意拼接,它需要一个契合点,整合能达到1+1>2的效果。

《人物》杂志每一年的年度人物都颇具代表性,具有风向标的指针作用。2018年度的年度人物面孔出其不意的全部选择了女性。2019年1月6日,《人物》主办的“2018年度面孔·女性力量盛典”活动,12位女性力量的代表站上舞台女性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年度专业面孔”刘敏涛、“年度焦点面孔”黃澜、“年度理智面孔”戴锦华、“年度进取面孔”笛安……这些可贵的女性,点亮了生活,也点亮了盛典现场,她们是一束束持久而温暖的光。一起聆听当今中国卓越女性为你讲出光芒背后的勇气和热爱。

探索时代和人物的秘密,这本就不是一份轻松讨巧的差事。尤其是在立场至上、情绪先行的无数碎片信息里,《人物》动辄上万字的报道更显得有些不识时务。很庆幸,我们还是这个缺乏信任的时代的宠儿之一。

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新闻报道深入化和多样化的消费趋势,使媒介增加了以特稿、通讯、特写等为主的专栏或专题报道。《人物》记录当下,记录时代,当代史、个人、价值观是他们推崇的三要素。这本很老又很新的杂志所书写的故事里的每个人都闪着时代的微光,提供那些最具时代性的人物样本,让他们的经历和思想能为读者提供认知时代的一个切口。它的成功也说明,在新媒体的时代只要内容足有品质,读者依旧有读长文的耐心。

参考文献:

[1]李海鹏,张捷.南方周末特稿手册[M].南方周末出版社,2012-7:(5-8).

[2]乔恩·富兰克林.为故事而写作[J],1994.

[3] 【美】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华夏出版社,2008-1(15-20).

猜你喜欢

故事化人物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模式研究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