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0-09-06王林强李志祯钱卓瑛邱圆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城市建设科技创新

王林强 李志祯 钱卓瑛 邱圆

摘  要: 自2018年被列为创新型试点城市后,金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建设科创廊道、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的创新型城市战略部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存在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支撑作用不强、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偏弱、创新平台能级不高和创新型人才短缺等问题,该文为进一步完善金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1      文献标志码:A

2018年4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設的函》(国科函﹝2018﹞59号),金华市位列其中。在获批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后,金华市政府在原有创新型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和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如果干意见》(简称“科技9条”),同时推出“全社会研发投入”“科创廊道建设”“科技创新补短板”“建设人才强市”“推进工业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小微企业成长”“打赢蓝天保卫战”和“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环境”9个行动计划,建立“科技9条+9个行动计划”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政策和行动体系,与县市区协作协同,共同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1]。

1 金华市创新型城市发展现状

1.1 科技创新投入稳步增加

2018年金华市R&D经费71亿元,同比增长9.25%,占GDP比重提升到1.73%,比2012年提高0.17个百分点。2018年规上企业R&D经费为65.4亿元,同比增长8.37%,占规企业营业收入比重的1.77%,比2012年提高0.64个百分点。

1.2 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2018年金华市参与R&D活动人数3.1万人年,同比增长24%,是2012年的1.87倍,万人拥有R&D人数为87.8万人年,同比增长22.5%,是2012年的2.88倍。2018年企业R&D活动人数3.77万人年,同比增长18.6%,是2012年的1.62倍,企业R&D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7.18人年,同比增长24.44%,是2012年的2.04倍。

1.3 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

2018年金华市专利申请量38 910件,同比增长34.86%、居全省第4。发明专利申请量8 716件,同比增长85.88%、居全省第3。2018年专利授权量19 265件,增幅44.98%,居全省第4,比2015年增长1.2倍。发明专利授权量1 649件,增幅28.32%,居全省第5位,比2015年增长1.63倍。2018年专利授权指数(由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加权计算得出)为49 521,同比增长38.3%、增幅居全省第4,是2012年的1.95倍。2018年万人专利授权指数88.7,增幅居全省第4,是2012年的1.59倍。2018年新立项实施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218项,完成省考核任务的272.5%,完成率居全省第1[2]。

1.4 企业创新活动日益活跃

2018年开展R&D活动的企业1 223家、占全省比例高达10.5%,比2012年增加343家。开展R&D活动企业占企业总数比重34.1%,比2012年提高6.93个百分点。2018年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460家,全市研发机构设置率12.8%。2018年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原值32.5亿元,同比增长13.7%,增幅全省第1。

1.5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73亿元,同比增长7.6%,是2012年的2.28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47.1%,比2017年提高4.04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24.38个百分点。2018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683.1亿元,同比增长35.4%。201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9.5亿元,同比增长17.5%,是2012年的16.57倍。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总额220亿元,同比增速47.6%。

2 金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支撑作用弱

金华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总量小、高企数量少,技术附加值偏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主要原因有3个。1)企业规模偏小,行业领军企业不多,自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力量较弱。2)对国内外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在引导扶持力度上不足。3)区域传统产业的比重较大,产业技术层次不高。

2.2 中小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弱

金华企业“低、小、散”问题突出,企业限于体量和实力,普遍缺乏对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考,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意识不强,“零专利”企业长期存在,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有授权专利的企业占39.3%,有授权发明专利的仅8.3%。2018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27件,在全省仅高于衢州市、丽水市。

2.3 创新平台能级不高,科创资源匮乏

现有的科技创新平台规模不大、能级不高,与杭州、宁波等城市科创能力还有差距,对科技创新资源的吸附力不强,部分已建平台作用发挥不充分,在建平台进度慢,与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引进的高端专业化研究机构缺乏落户地。由于缺乏高效创新平台,全市社会化创新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创新面临信息渠道不畅、融资成本高、创新产品推广不顺等问题。

2.4 创新型人才短缺,制约高质量发展

金华缺乏大院名校,仅有省属高校浙江师范大学作用也未充分发挥,受城市区位等因素所限,对领军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对企业开展重大科技创新、提升创新能力造成极大制约。同时高技能人才供应日趋紧张,企业普遍存在用工招聘难、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问题,高级以上人才难招难留。

3 金华市创新型城市发展对策

3.1 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加大地方立法支持力度,研究制订《金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出台《金华市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制订32项考核指标并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建立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其牵头和协调作用,以“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为重点,全面落实中央、省科技扶持政策, 整合优化市级科技政策,鼓励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

3.2 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

抓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戰略的重大机遇,以“金义科创廊道”加快融入“G60”科创走廊为抓手,积极参与构建长三角区域多边协同创新体系[3]。通过建设科创“飞地”、共建产业联盟和产业园区、柔性引才等途径,利用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的创新辐射带动效应,共享先进地区优质创新资源。推进高新园区建设,争创金华国家高新区,加快义乌信息光电、永康现代农装省级高新区建设步伐。全面推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围绕金华新能源汽车与汽车文化、金东区智能制造、婺城汽车变速器及车辆齿轮、兰溪纺织、东阳横店影视文化、义乌饰品、永康五金、浦江水晶、武义电动工具、磐安中药产业等主导产业,每个县(市、 区)布局 1 家以上,集聚融合创新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营销模式创新等全链条服务。

3.3 培育创新主体

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倍增”计划。加大全市研发机构的培育,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步伐,着力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开展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研发机构、有效发明专利“三清零”行动。全面实施制造业重点细分行业培育行动、“8710”科技支撑行动,首批围绕智能门(锁)、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电动(园林)工具、磁性及石墨烯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家居、保温杯(壶)8个重点细分行业,出台“一行业一策”培育政策举措和评价体系,力争到2021年在重点行业实现市级以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研究院所、省级企业研究院、“百博入企”服务团、“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5个“全覆盖”,在隐形冠军企业实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校企合作、博士入企、发明专利5个“全覆盖”。

3.4 加强创新人才支撑

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对科技项目从过程管理向效果管理转变。对科技人才推行代表作评价、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制度,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对科研院所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

招引高技术人才。发挥金华籍人才较多的优势,以“智汇金华”人才行动、“双龙计划”人才工程、“百博入企”行动等活动的实施为抓手,举办金华发展大会、“婺星回归”创业大赛、百名院士金华行等招才引智专题活动, 深化与浙师大校地合作,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与金华企业合作开展前沿性技术、重大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

培养高技能人才。实施万名优秀大学生集聚工程,坚持 举办“百家名企进名校”、“百企万岗进校园”等引才活动,招引大学生来金创新创业。实施在金高校毕业生留金行动,推进浙师大、金职院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人才队伍基本盘,让金华科技创新事业保持青春活力。

提升企业家素质。组织领军型企业家赴国内外先进地区、优秀企业考察交流学习。建立百名机关干部、百名新生代企业家双向交流制度,实现政府对企服务水平、企业创新战略谋划能力同步提升。

3.5 构建“雨林式”创新生态环境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大提升,全面简化科技项目立项、管理和验收程序,依托“企业研发项目管理平台”实现研发加计扣除数据自动归集,开发“科技大脑”智慧决策支撑系统探索数字化科技管理新模式,用好“长三角G60科创云”,推广完善精准助企促发展难题办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企业开办“零见面”改革、“无证明城市”改革,便利企业和科研人员办事。

优化金融服务。设立科技投资风险基金,加大对种子期、苗圃期、成长期企业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科技信贷,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上“科创板”。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投放,引导银行机构将不动产抵押贷款平均抵押率提高到 70%,破解企业创新资金瓶颈难题[4]。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延长至10年政策,以及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等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4 结语

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建设和持续发展的过程。美国硅谷和我国深圳都经历了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才造就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因此,金华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要坚持“长期、中期、短期”一体谋划的思路,立足长期谋划建立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立足中期谋划发挥科创平台孵化作用,立足短期谋划引进集聚创新创业资源,金华一定能够走出一条自己特有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加瑞芳,张军正.泰州市创新型城市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20(8):29-31.

[2]赵志耘.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J].科技中国,2020(2):1-3.

[3]周晶晶,吴思慧,沈能.超效率视角下的我国创新型城市效率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16):68-71.

[4]赵莉.郑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今日财富,2019(15):154-155.

猜你喜欢

创新型城市城市建设科技创新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大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文化的作用及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