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越来越重视数字隐私权

2020-09-05

环球时报 2020-09-05
关键词:人格权数据保护扎克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9月3日文章,原题:中国数字隐私意识觉醒2018年初,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向国会作证时警告说,监管该平台对个人数据的使用将使美国在人工智能等数据密集型创新方面落后于中国。扎克伯格提出的理由反映了一种常见看法,即认为中国互联网行业为人工智能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而这得益于中国对数据收集的宽松监管。

但在中国,个人信息和数据泄露正成为热点问题。中国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关键优势是其数据资源,因为人的密度与数据的密度成正比。中国有9亿多网民,人们大量使用手机购物消费、订餐、购票、支付等几乎所有的日常活动,在数字平台上留下了大量数据。

2018年是中国公众的隐私问题意识开始觉醒的一年。当时中国领先的某搜索引擎创始人说,如果中国人“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愿意这么做”。不过,他的这番话并没有被中国公众所接受。中国消费者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越来越多地挑战互联网巨头以维护自己的数字隐私。目前中国正处于建立数据保护监管体系的早期阶段。2017年6月1日实施的《网络安全法》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纳入了一系列数据保护条款。2018年《电子商务法》纳入了“被遗忘权”等对消费者的数据隐私保护。

中国全国人大2020年5月通过了《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生效。这标志着中国在制定规范个人数据隐私的法律框架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隐私首次被法定为一种人格权。《民法典》用整整一章的篇幅论述了人格权,它涵盖了人们控制其姓名、头衔、肖像、名誉和隐私的商业使用的权利,同时增加了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新条款。

目前的新冠疫情带来了新的数据和隐私争议。通常情况下,敏感的病人医疗记录应该是保密的,但在目前非常时期,政府必须不断地收集这些数据,而且往往是通过私营互联网平台,这就引起了人们对数据泄露、丢失或未经授权使用的担忧。中国即将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有望更具体地解决这些复杂问题。这两部法律最早可能在2021年生效——这是将繁杂的信息保护规范化为一个综合全面的框架的重要一步。如此一来,扎克伯格再也不能拿中国当挡箭牌反对隐私规则了。▲

(作者温斯顿·马,乔恒译)

猜你喜欢

人格权数据保护扎克
民法典人格权编的重要社会价值
冬天的画稿
“我”来了
人格权是民法典分则编纂的重中之重
欧盟最严数据保护条例生效 违反将严惩不贷
欧盟“最严”数据保护条例生效
小刺猬的水果梦
未成年人能不能上社交网络
人格权的商业价值怎样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