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旅游发展助力革命老区新县脱贫攻坚的实证研究

2020-09-05朱昊明牛丽丽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县全域旅游

朱昊明,牛丽丽

体育旅游发展助力革命老区新县脱贫攻坚的实证研究

朱昊明1,2,牛丽丽1

1.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北 襄阳,441053;2.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43007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革命老区新县发展体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证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认为新县主要是通过创新发展康体休闲业、特色发展步道经济、全域旅游推进全域户外产业来实现贫困户的稳定脱贫。将其发展经验总结为,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扶贫、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坚持互惠互利,真实扶贫、坚持产业融合大发展,创新经济增长点、坚持关注民生诉求,做好保护与开发并行,希望能给革命老区以及经济落后地区的脱贫之路以有益借鉴。

体育旅游;革命老区;脱贫攻坚

1 研究背景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围绕这一要求,国家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等政策。经社会各层不断努力,“截至2018年底,我国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共减少8239万人”[1],这种扶贫成果令世界瞩目。

在国家大力扶贫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体育旅游及相关产业是因地制宜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自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精准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后,国内掀起了对体育扶贫的研究热潮,有学者从体育可以促进贫困人口身体健康水平的功能角度展开研究,认为体育扶贫是保障贫困地区公民享有现实的体育权利达到或接近全国同等水平的重要手段[2];有学者从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体育旅游助力精准扶贫的角度,认为体育扶贫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打破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模式、增强贫困人口致富能力[3]。但研究中描述产业如何发展的内容较少,且特色小镇是少数地区可以兴建的,不具有推广性;还有学者从体育产业发展落实精准扶贫角度出发,认为体育旅游产业扶贫对于促进文化传承、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公共服务条件改善和贫困人口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政策不够完善、扶贫精准度难以把握、体育创意难以持续、贫困人口整体素质待提高等问题[4]。虽阐述了体育旅游扶贫的概念、意义和实施路径,但仍属于探索性研究,缺少数据支撑。

新县地处鄂豫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缓慢,直到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1983年),其生产总值还不到1个亿,财政收入不到10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0元。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5]中,新县被列为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到国家扶贫精准识别初期,新县还有贫困村73个,13539户共43488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14.9%[6]。2014年开始,新县政府牢牢把握乡村振兴和体育旅游结合的发展方向,落实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方略,通过4年的精准扶贫实践,完成了国家扶贫验收任务,新县最终被确定为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县。本研究从革命老区实际出发,瞄准老区以及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发展的痛点,以新县发展体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过程的实证作为案例,深度分析发展经验,希望能为其他还未脱贫的县区提供有益借鉴。

2 新县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基础

2.1 交通区位优越

新县位于河南省最南端、鄂豫皖3省6县结合部,总面积1612km2,总人口36.6万[7]。京九铁路、312国道和大广高速(大庆至广州)穿境而过,位于武汉、合肥、郑州3地中心,有“3省通衢、中原南门”之称,2h内可到达武汉天河机场和信阳民港机场。便捷的交通,是聚集消费群体的首要条件,越来越盛行的周末游、周末马拉松等,其对交通的便捷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县的交通现状以及未来交通规划,具备了发展体育旅游的基础交通条件。

2.2 自然条件优越

自然资源方面,新县是个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88万亩,植被覆盖率93%,森林覆盖率71.2%,空气中每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在1.4万个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7]。相比商业、工业聚集的大城市,更多的运动群体追求空气更为清新、自然条件更为优越的运动环境,这使得国内像新县一样的小城具备了吸引城市运动群体的优势。但虽有绿水青山,自然景观总数不少,乡村体育旅游的开发潜力巨大,但多年以来,乡村发展没有受到重视,大多景观没有经过专业修缮,观赏和利用价值有待挖掘。

地形地貌方面,新县地处黄淮分水岭,境内河网密度为0.6km/平方km,有山地、丘陵和冲击河谷,平均海拔350m,境内有大别山第3高峰——黄毛尖,海拔1011m。在开发前,山路多为农民日常生活所用的小道,途中有临时搭建的简易休憩点,很多地方人迹罕至,要开展户外运动还存在诸多限制。原始、多样的地形地貌,一方面决定了新县较为适合开展户外休闲运动,一方面也存在相当的开发难度。

2.3 红色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资源方面,主要是红色文化,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将军,因此新县被称作“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鄂豫皖地区一些县区的红色文化虽比新县更为突出,但新县政府较注重宣传,多年来红色旅游被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使得新县红色老区的名号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为后来发展红色体育奠定了相对的优势条件。

2.4 地方政策支持

2016年2月,为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方略,信阳市体育局按照市扶贫开发会议精神,经过调研和论证,出台了《关于体育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发挥体育扶贫的特色和优势,加快老区人民脱贫的步伐[8]。新县在各级各类政策指导下谋求创新发展,受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指导和国务院46号文件的号召,老区政府和人民积极响应国家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和全民健身的政策,做了一系列规划部署,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别山全民健身公园项目规划》等政策文件,探索以体育扶贫落实精准扶贫,实现三次产业联动的地域特色经济发展。

2.5 投资主体多元化

在政府职能转变,鼓励社会办体育的大背景下,新县体育旅游发展的投资主体政企并存、以企为主。一方面,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和专项项目资金改善乡村面貌和兴建大型体育设施,如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大别山体育馆等。建成的公共设施采用政府购买的模式承包给专业运营公司,政府行使必要的监督和协调职能。另一方面,新县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扶持政策,为有意向发展相关产业的个人或集体提供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为其争取产业启动资金。鼓励本地企业帮扶贫困户,依托龙头企业——羚锐制药,发展医药种植、康养游等产业。另外,积极引入外来资金,政府根据规划在全国进行资源推介和招商引资,吸引包括大别山露营公园、创客小镇、西河湾等在内的多家外地体育和旅游相关企业投资。

3 新县体育旅游助力脱贫致富阶段性实证分析

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认为新县体育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是通过环环相扣的城乡规划和产业规划,从改变乡村自身面貌开始,鼓励居民返乡创新创业,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步道经济与旅游、农业、林业、文化、康养、农商贸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深度关联,最终布局全域旅游,从而推进全域户外产业发展。

3.1 第1阶段:鼓励创新创业,发展康体休闲业

虽近几年国家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在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的背景下,很长一段时间乡村的建设没有受到重视。2014年以前,新县的乡村建设基础薄弱,体育基础设施更是无从谈起,但这是发展全域体育旅游、推进全域户外必须跨过的一道坎。新县政府一方面大力兴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不大拆大建,还原以古色乡村为主的乡村面貌。另一方面则兴建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包括健身路径、健身小广场、广场舞大舞台等,在群众服务中心设置健身服务宣传站,鼓励当地农民在农闲时走进全民健身的队伍,同时也为发展乡村体育旅游打造了良好的体育氛围。

有了乡村旅游的招牌和健身休闲的氛围,政府开始对乡村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企业下乡帮扶。家乡的发展吸引了一批专业人才返乡创业,多以运营生态园为主、体育休闲项目(见表1)为辅。企业帮扶多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对点帮扶的公司出资流转土地建立合作社,由农科所和体育委员会等专业机构负责指导园区耕植和体育休闲项目运营。公司聘请周边村镇的农民,就近解决劳动力问题,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可以以耕地、山地、房屋等入股合作社参与年终分红,闲时可以去园区或单个体育服务项目兼职增收。

表1 新县体育休闲项目一览表

2015年,乡村的面貌得到改善,多数合作社的体育服务项目都步入正常运营。全县全年接待游客254.8万人次,实现旅游相关收入12.18亿元[9];至2016年,新县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建设完成130km,并承办大型赛事4场。乡村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体育服务项目增加和步道的投入使用,使得2016年全年共接待的287.3万人次游客中有乡村旅游游客145万人次,旅游相关收入14.1亿元,相关从业人员达1.2万人,年人均增收近5000元。其中,7个贫困村838户共2442人通过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实现脱贫[10]。

3.2 第2阶段:体育+旅游,发展特色步道经济

有了乡村旅游和步道布局的雏形,新县政府开始将步道经济建设作为重点,打造登山步道、休闲漫道以串联景点,发展以体育赛事、健康娱乐、露营聚会为主的体育旅游,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与体育健身的融合。截至2017年底,新县建成全省首条360km(规划总长500km)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全线贯穿县内大部分景点,先后举办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亚洲越野大师赛(新县站)等10场国家、国际级体育赛事(见表2),结合当地全民健身微赛事,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每当赛事活动举办,村民将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特产等在比赛起终点汇集成一条街,优美的赛道和地道的小吃成为很多运动员赛后的社交媒体图片。把体育赛事带到乡村,既炒热了体育和旅游,又为贫困户争取了额外收入。

2017全年引进3场大型赛事,带动沿线16个贫困村参与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体育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脱贫的作用逐步显现。同年,大别山露营公园投入运营,开发房车露营、青少年研学等体育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高层次的体育需求。2017年新县全年接待游客468.92万人次(其中乡村体育旅游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25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对全县GDP贡献率达19.8%,相关从业人员达4万人。其中,32个贫困村共11147人通过乡村体育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脱贫[11]。

表2 近3年新县举办的大型赛事一览表

3.3 第3阶段:布局全域旅游,推进全域户外

以全域性的大别山全民健身公园建设为基础,把每一个乡镇作为一个景点来构图,挖掘全民健身和红色体育基因。同时,发挥大别山干部学院和大别山露营公园的引擎作用,依托登山步道连线景点打造乡村徒步游,结合许世友将军墓、郑维山将军故里等红色景区推出“重走红军路”、“走进大别山”等红色体育旅游线路,利用大别山露营公园的高端接待能力开发多层次的户外体育服务产品,最终完成全域旅游和全域健身公园布局。以各休闲体育体验地和乡村为体育旅游点、以登山步道为体育旅游线,把新县全域作为一个体育旅游目的地来打造,推进全域户外产业的发展。

2018年初,新县全域体育旅游布局基本完成,户外运动产业链逐步完善,九镇十八湾的名片吸引了更多地区的游客,自驾游、徒步游出行的游客数量显著增长。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286.1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3.55亿元。被评为“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后,新县被更多人了解,仅“十一”期间全县各乡村旅游点的体育类项目共接待游客42.9万人次,占假日游客总量的58.7%,94处农家民宿入住率达100%[10]。据2019年新县政府工作报告,80%以上贫困群众在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各环节受益[12],全域旅游和全域户外让绿水青山变成了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由于体育与文化旅游、红色教育的创新性融合发展,新县乡村振兴的体育发展经验被《焦点访谈》报道。

根据访谈得到的数据整理,新县关于旅游的各项数据指标呈逐年上涨的态势(见表3),2016年之前新县还处在建设期,体育旅游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扶贫效果初步显现,2017年开始,相关数据暴增,体育旅游引领多产业联合发展,助力扶贫攻坚效果凸显。

表3 近4年新县旅游相关数据一览表

注:数据来源:新县2015-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4 新县体育旅游助力脱贫致富的经验启示

4.1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扶贫

产业规划是一个地区优化生产力布局、减少资源浪费、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遵循。无论是最初的乡村建设,还是后来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和全域旅游、全域户外布局,新县都坚持规划先行,以村庄规划为点,聘请社会专家和专业高校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和科学规划,以产业规划为线,规划初期就考虑产业的融合以及产业链的形成,并给予相应的发展建议,最后以体育旅游为抓手,连点串线,环环相扣,最终助力脱贫,引领全域经济提升。无论是新县还是其他未脱贫的地区,在进行产业布局的初期,政府层面都要注意顶层设计,站位要高,要把握国家政策方向并积极贯彻实施,有长远规划眼光,理清产业规划思路,走在产业发展前沿。

4.2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每个村庄因其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的差别,生产同种体育旅游服务产品所要耗费的资源是不等的,所以要根据不同村庄的不同资源条件,确定适合其发展的产业,集中提供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体育服务商品,实施精准扶贫。各村庄发展不同的产业,不仅是实施精准扶贫,对于县区这个“全域”的概念来说,也相当于为不同村庄赋予不同的服务功能,对全域旅游布局有细化区域功能、提高接待能力等实际意义。新县因区域面积不大、区域交通便捷,所以城区主要承担接待功能,各景区承担不同类别的体育旅游服务功能。总结来说,对于自然生态景观较好的村庄,可以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康体、户外赛事、民宿等产业;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可以发展体察式教育培训、文化体验、红色体育等产业;对于资源禀赋较差的村庄可以建设家庭农场,发展休闲观光、农家乐、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

4.3 坚持互惠互利,真实扶贫

新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虽多元,但不管是政、企,还是政企合作,产业扶贫都始终坚持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理应享受乡村发展带来的好处。各地要创新农民与集体之间合作方式,完善相关法律保障机制,拓宽个人财产作为生产资料进入集体的渠道,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方式,做好返乡创业人员的支持工作,使创业就业有机统一、互相促进。扶贫事业牵扯面广,政府、社会、贫困户自身要多方蓄力,从输血到造血,政府“真扶贫”,贫困户“真脱贫”。

4.4 坚持产业融合大发展,创新经济增长点

产业融合大发展,既能集约发展,又能捆绑联动发展,相互促进。新县最初以红色旅游和休闲农业起步,最终使得以体育和旅游为龙头,实现户外徒步、登山、教育培训、特色餐饮、休闲民宿、农副产品加工与销售等涉及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大发展。各地可以充分利用体育市场关联性较强的特性,从较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完善其上下游产业链。旅游项目要突出体育特色,全面提升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更进一步打破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壁垒,以龙头产业为增长极,为贫困户谋划新的收入增长点。

4.5 坚持关注民生诉求,做好保护与开发并行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有序开发老区优势资源,是国务院《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关键精神。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创造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只有惠民利民的举措,才可能造福更多的人民群众,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力度关注民众诉求,一方面要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着力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另一方面,尽可能的设立一些解决贫困人口就业的工作岗位,提供更多创业机会给返乡人群,为体育旅游助力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1] 国家统计局.2018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人[EB/OL]. http://www.stats.gov. cn/tjsj/zxfb/201902/t20190215_1649231.html, 2019-02-15.

[2] 段鸿斌.体育扶贫:法律意涵、政策机制与实施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08):5~12.

[3] 杨毅然,沈克印.精准扶贫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助力体育扶贫研究——以广西马山攀岩小镇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33(04):24~29.

[4] 汪俊祺.与乡村旅游融合的徽州村落体育创意产业扶贫价值、困境、对策——结合徽州武术创意产业进行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6(05):119~123.

[5] 中共中央委员会,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Z].2012-12-1.

[6] 新县旅游局.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Z].2017~02.

[7] 新县人民政府.新县县情[EB/OL]. http://www.hnxx.gov.cn/portal/zjxx/xxgk/xxls/we binfo/2007/04/1389238272452184.htm, 2018-03-05.

[8] 信阳市体育局.关于体育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Z]. 2016-02-18.

[9] 新县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Z].2016-03-05.

[10] 新县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Z].2017-05-05.

[11] 新县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Z].2018-02-05.

[12] 新县人民政府.2019年新县政府工作报告[Z].2019-03-01.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Xin County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ZHU Haoming1,2, NIU Lili1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Hubei, 441053, China; 2.Graduate School of Wuhan Sport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Take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n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developing sports tourism by tak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Study shows that the poor households in Xin county achieve a stable income increase by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sports,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trail economy and integral layout of holistic outdoor sports by developing holistic tourism. Summarizing the developing experience as follow: firstly, insist on a preliminary plan to aid the poor scientifically; secondly, insist on a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o aid them precisely; thirdly, insist on mutual benefits to aid them truly; fourthly, insist on developing under a great integration of industries to crate new economy-increasing points; finally, insist on following people’s livelihood and paralle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hope this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other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and backward areas.

Sports tourism;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Poverty alleviation

G80-051

A

1007―6891(2020)04―0087―04

10.13932/j.cnki.sctykx.2020.04.21

2019-09-14

2019-10-24

2019年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学科开放基金资助(TY2018007)。

猜你喜欢

新县全域旅游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新县
人大工作评议之“新县实践”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