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实施策略及选材后的培养路径探析

2020-09-05马文博

四川体育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赛艇选材教练员

马 敬,马文博,余 涛

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实施策略及选材后的培养路径探析

马 敬1,马文博2,余 涛1

1.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韩国昌原大学体育学院,庆尚南道昌原,51140。

赛艇运动项目具有单一的技术动作特征,其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水平与其他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比较相似,因而可以进行跨项选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跨项选材的概念进行定义,梳理了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认为: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应以省队一线运动员为起点、且尽量在国家队的阶段水平上来进行,同项群与异项群的运动项目都要进行广泛的人材挖掘,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效果评价目标;同时应健全赛艇跨项选材运动员的训练体系,完善赛艇跨项选材运动员的保障机制,优化运动队伍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借鉴国外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的成功经验,从而对赛艇跨项目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实施策略;培养路径

竞技体育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因素之一,也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核心问题是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而运动员选材作为运动训练的初始环节,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重要前提,因此,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与培养是十分关键的,也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根基所在。虽然传统的选材方法为竞技体育培养了很多优秀运动员,但是随着竞技体育的现代化发展与进步,传统的选材方法已凸显出了许多弊端和不足,为了适应现代竞技体育发展需要,应运而生了跨项、跨季以至跨界的运动员选材方法体系,以此来填补传统选材方法所造成的人才遗漏。为了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在跨项选材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近年来,跨项选材不仅成为了学术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而且在运动员选材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冰雪项目运动员选材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选材效果。而赛艇运动作为奥运会传统比赛项目之一,是欧洲等有些国家竞技体育的强项,但在我国的竞技体育项目里发展相对缓慢,本研究以跨项选材为理论基础,介绍了赛艇运动员的选材特征,在探析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实施策略和科学的培养方法,以期提高我国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的成功率及优化我国赛艇运动员的培养路径。

1 跨项选材定义

跨项选材的英文为“Talent Transfer”意为“天赋的转移”,最早由国外学者提出,Macnamara将跨项选材定义为:运动员从一个运动项目到另外一个有机会获得成功的运动项目的有组织的转移和快速成才的过程[1];Rea将跨项选材定义为:跨项之前,运动员往往在跨前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跨项之后,其在新的运动项目上经常会快速取得成功[2]。而我国的专家学者对此概念的定义也大致相同,黎涌明教授将跨项选材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其两者的区别在于运动员跨项前是否达到≥省队水平,最终将跨项选材定义为:以培养运动员快速达到世界水平(参赛或夺牌)为目的,从其他运动项目中选拔已经达到一定训练水平(≥省队水平为狭义定义,<省队水平为广义定义)的,且具有新项目所需的先天能力和或后天经验(如技能和心理能力)的运动员进入一个新的运动项目,并为这些运动员提供政策、训练、科研、教育、生活等全方位保障的一个有组织的选拔和培养过程[3]。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跨项选材不仅是运动员选材方法的实践运用,也是体育科学领域的实践创新,对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2 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面临的关键问题

跨项选材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优化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机制,而且为其他项目的运动员提供了重塑和再造的机会,有利于加快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步伐,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由于跨项选材目前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均不成熟,因而面临着许多实际性的问题。对于一个拥有单一技术动作的运动项目而言,赛艇运动就恰恰是一个比较适合进行跨项选材的运动项目,但关键问题在于,教练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该如何进行跨项选材,国外跨项选材的成功多半都离不开跨前和跨后严谨的科学制度安排,因此,赛艇运动项目一定要在跨项选材前就建立出科学的跨项选材体系,针对跨项选材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来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选材效果。当前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有3点:(1)从什么阶段来选,在类似奥运会这样国际赛事上夺冠的赛艇运动员,都有其相应的年龄特征与技能水平,因此要想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把跨项运动员培养成才,首先应考虑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的阶段标准是什么;(2)从哪些项目来选,跨项选材的目的就在于挖掘出更多的竞技人材,不同的运动项目都有可能隐藏着优秀的跨项目运动员,解决从哪些项目来选的问题是增加跨项选材运动员数量的基础;(3)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跨项选材效果评价目标,对跨项选材效果评价目标的制定,是跨项运动员培养成才的保障,也是衡量其跨项选材方法有效性的手段。

3 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实施策略

3.1 在最佳阶段进行跨项选材

基于黎涌明教授对跨项选材概念定义进行的广义与狭义之分,笔者在此将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的阶段标准定义为大于或等于省队水平,即狭义的跨项选材,这也跟赛艇运动项目获胜时期与运动员年龄的特殊性有关(表1)。研究表明,年龄位于25~30岁左右的赛艇运动员能更好的平衡赛艇项目对体能和技术、水感的同时需求,该年龄阶段是赛艇项目出优异成绩的黄金年龄[4]。而对于我国的大部分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而言,到达省队及以上水平的运动员年龄基本接近或已经成年。在此阶段,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已经得到完善,身体机能各方面都已经发展到最佳状态,能够承受赛艇运动项目带来的超强度训练负荷量。在这个阶段进行跨项选材,(1)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运动员因年龄小,训练基础有限而带来的跨项训练受伤所造成的淘汰;(2)由于省队以上水平的运动员,他们的运动能力到达了比赛巅峰,也更加符合赛艇运动项目在国际赛事上获胜夺金的因素。因此,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应以省队一线运动员为起点,且尽量在国家队的阶段水平上来进行,跨项前有了成熟稳定的长期系统训练,跨项选材之后,针对不同项目的运动员,科学的进行赛艇技术专项训练,才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竞赛目标。

表1 赛艇运动员(含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亚运会)获取优异成绩年龄(岁)

数据来源:中国赛艇协会官方网站http://www.rowing.org.cn/

3.2 在同项群与异项群项目中同时进行跨项选材

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除了要考虑从什么阶段开始选,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还要考虑从哪些项目来选。田麦久教授认为,跨项选材中同项群跨项更容易成才,由于同一项群不同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有着较高的相似度,因此,同一个项群内的转项训练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5]。赛艇运动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目,有氧供能的比例较高(表2),与它同属同一项群的运动项目有跳高、铅球和铁饼等都是以速度耐力为主要竞赛特征(表3、表4)。站在运动训练学的角度来进行跨项选材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为教练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科学的跨项选材依据。由于赛艇运动项目比赛特征是以起航阶段与最后冲刺阶段为无氧供能为主,比赛中途的较长时间是以有氧供能来支撑,因此在同一个项群里进行跨项选材时,应以赛艇运动员的体型特征和身体机能为基础,同时需要教练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赛艇运动项目比赛特点科学的来进行选材。

表2 赛艇运动员中级选材指标(体能类)

表3 跳高运动员中级选材指标(同项体能类)

表4 铅球和铁饼运动员中级选材指标(同项体能类)

此外,笔者认为,虽然跨项选材在同项群中进行更容易成才,但其它有可能跨项成才的不同项群的运动项目也应该进行相应的选材。针对赛艇专项训练的内容,可以在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中进行选材(表5、表6)。如篮球运动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异项选材项目,其体能训练要求提高速度、耐力、力量等多项基本素质,同时必须与专项技术和竞赛规律相结合[6]。而大部分的篮球运动员其身体形态也与赛艇运动员相似,在接受过专业的身体素质训练后,转而改练赛艇运动项目,只需抓好其关键的技术训练,也能在新的领域表现出现优异成绩。“跨界是手段、选材是目的”,因而,赛艇运动项目的跨项选材应根据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从不同的程度和范围去挖掘运动项目人材,在有科学依据的基础下突破局限,广泛的进行跨项选材,才能有效推动我国赛艇运动跨项选材的发展。

表5 篮球运动员中级选材指标(异项技能类)

表6 排球运动员中级选材指标(异项技能类)

数据来源:《运动选材学》王金灿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跨项选材效果评价目标

除了上述两个关键问题之外,还应制定相应的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效果评价目标,这也是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成功的保障。跨项选材效果评价目标与形式应以各运动项目的奥运备战目标为前提,设定强化人才储备、组建队伍参赛或者夺取奖牌等具体目标下的效果评价内容和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客观[7]。可以看出,参赛目标为整个运动队伍的训练管理、人才储备以及夺金计划指明了方向,根据各个运动项目实际具体的竞赛目标,在跨项选材后合理的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才能使跨项选材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对赛艇运动项目而言,在跨项选材后应结合国家队备战奥运会等国际赛事的具体目标,根据赛艇运动项目各个参赛队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跨项选材效果评价目标。我国赛艇运动项目各运动队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男子公开级与女子公开级、男子轻量级与女子轻量级队伍之间存在训练方法的差异性,且参赛目标也不尽相同,因而在制定跨项选材效果评价目标时要区别对待,切不可按同一种效果评价目标来执行到底。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效果评价内容和方法,为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后的实施培养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的长期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4 赛艇跨项选材运动员的培养路径

跨项选材与传统选材方法的共性在于,都是要把选材与运动员的培养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参赛成绩目标,只制定科学的跨项选材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实际的运动员培养计划方案,“选育结合”要落到实处,忽略了哪一点都会使跨项选材失去了最终的实行意义。因而,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后的培养应全方位的来定位实施,教练员及整个运动队伍的管理服务体系,要一切以运动员的发展为中心、以奥运参赛目标为导向,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来对运动员进行专项化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健全赛艇跨项选材运动员的训练体系

众所周知,要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在赛前建立科学的训练内容方法是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以往传统的赛艇运动员选材结束后,按照不同阶段运动员的发展程度来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属于一个阶梯式的培养过程。此时的运动员是从一个基础阶段开始训练的,随着年龄、运动技能的不断增长,在进入省队和国家队后,加大运动负荷量的同时调整训练方法,且在训练内容上也表现的相对单一。长期以来,我国赛艇界一直将赛艇运动定位为典型的体能类项目,高度重视赛艇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和生理功能,将力量、耐力等体能训练作为训练的重点,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技术的训练[8]。而对于当前的赛艇运动项目而言,跨项选材的出现,无疑是改革训练内容方法的最佳时机。(1)由于跨项而来的运动员,他们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都达到了参赛训练的最佳状态,而在今后的日常训练中应尽量以水上技术训练为主,素质训练为辅,以良好的技术动作来调动运动员的机能水平,使运动员自身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2)跨项到赛艇运动项目,有的运动员在原有的运动项目上习惯于过去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手段,跨项到新的项目里,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无法适应新的训练体系,因而就需要教练员针对不同项目跨项而来的运动员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方案来因材施教。跨项选材选出的毕竟是极少数运动员,要保证这些特殊人材最终成才,教练员就要做到区别对待,建立科学的、客观全面的训练方法和内容,跳出以体能训练为主的误区,抓好运动员的关键技术训练,才能在短期内提高赛艇运动项目的参赛成绩。

4.2 完善赛艇跨项选材运动员的保障机制

运动员跨项目进行参赛训练,理应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教育、医疗、生活以及退役后等方面的保障,甚至可以做到比运动员原有训练单位还要好,以此来激励运动员不断勇攀高峰,积极的投身于体育事业当中。以目前我国运动员相应的保障机制来看,显然在运动员的教育方面不够重视,进入国家队的运动员日常训练任务艰巨,训练之外也很少有运动员重视过对自我的文化提升,只有在退役后才根据国家政策等进入体育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深造。而在省队层面,由于运动员年龄相对较小,对自我没有深刻的认识且脱离了像普通学生的日常学习,因而导致了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厌倦,对未来失去信心,提早退役或因受伤退役后不知该何去何从,尤其是面对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状况,家长不支持子女从事运动训练,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流失。对于赛艇运动项目,早期被外界称为“冷门项目”,但随着赛艇运动项目的不断发展,现已经成为我国竞技体育里重视程度较高,且被更多大众知晓的运动项目。2019年2月中国赛艇协会启动的《中英赛艇精英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开端,借助英国名校的赛艇文化传统,培养中国奥运备战的精英选手,推出中国奥运备战的新模式,探索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路径[9]。不得不说,这是我国赛艇运动项目在人才培养上面的一个新突破,也为后继跨项运动员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因而,在对跨项运动员建立相关流动政策机制时,除了在医疗和生活方面的保障之外,更要重视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通过习得文化与心理方面的知识来提升对自我的认知,以缓解枯燥的赛艇训练,使运动员得到一个全面的发展,从而延长赛艇跨项目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同时制定相关的退役政策,使运动员在退役后还能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转而从事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等方面的工作。

4.3 优化运动队伍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

对赛艇运动项目跨项运动员的培养,不仅要从运动员方面实施管理政策,其运动队所在的运动队伍管理中心,也应对其体制内的教练员和运动队的服务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运动员在赛场上取得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离不开教练员及运动队工作人员的指导与配合,英国、德国等国家的赛艇运动项目为什会排在世界前列?那是因为这些国家在重视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还制定出了系统的开放的运动队伍管理机制,对提升教练员能力的重视和对体育科技的运用等等,使他们走向了赛艇发展的强国。就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竞技体育和奥运备战的训练也必须高度重视教练员的培养和知识更新工作,采取多种形势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建设,在训练理念、基础和方法等各个方面提高我国教练员的水平[10]。因此,各有关部门在提升本土教练员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应开放市场竞争,吸纳优秀的国际教练人员,通过赛艇运动的不断发展,使今后可以不断的签约像雷德格雷夫这样的“赛艇传奇”,通过中外合作,来推进我国赛艇运动项目在奥运会上的成绩突破。此外,加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做好本职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运动队伍工作人员奖励制度方法,强化领导力度,把更多的经费用于培养运动员的发展当中,运用好科学技术以科技的力量来助力赛艇运动项目的发展。以备战2020年奥运会为新的契机,加强制度创新,完善管理体制[11],本着一切围绕着为运动员服务为中心的培养目标,通过教练员与运动队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把赛艇运动项目跨项运动员培养成才。

4.4 借鉴国外赛艇运动员跨项选材的成功经验

跨项选材最早是从国外开始兴起,这些国家的运动队伍通过跨项选材,目前已在奥运会和其它国际赛事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而对于赛艇运动项目发展的比较靠前的国家,他们也已经建立了属于本国完整的科学的选材训练体系,从中积累到了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的成功经验。我国在跨项选材上虽然有不少运动项目已经开始实施,但形成时间尚且较短,目前也还并没有在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上有所突出表现,还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时期。因而,在赛艇运动项目跨项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上,应多与国外高水平运动队进行交流、借鉴经验,以开放的形式来开展赛艇运动项目的跨项选材工程。此举的益处在于:(1)可以深挖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2]。我国是人口大国,通过促进竞技体育发展来与国外建立友好关系,提升我国在国际体育中的话语权,散发新时期的中国魅力;(2)积累国际比赛经验,为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基础。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赛艇运动项目发展之所以位居世界前列,一定程度上也与他们区别于我国赛艇运动员的饮食习惯、种族特征等相关,在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应不断积累经验、客观的对待不同差异,为跨项选材后的培养提供现实有效的依据,扬长避短的同时,建立属于我国赛艇运动项目的科学发展道路。

5 结 语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改革与创新,对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实施,是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体育竞争力的表现。在对赛艇运动项目进行跨项选材时,应把选材与培养相结合,通过制定相关的选材指标来进行跨项选材,并建立赛艇运动项目跨项选材效果评价目标。在选材之后的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有科学的训练体系外,还应为运动员提供主要的文化教育和相应的服务保障,在提升教练员的训练水平的同时还应进一步优化运动队伍资源配置与管理机制,通过与国外高水平运动队的合作交流,真正把我国赛艇跨项目运动员培养成才。

[1] MACNAMARA A, COLLINS D. Second chances: Investigating athletes’ experiences of talent transfer [J]. PloS One, 2015, 10(11): e0143592.

[2] REA T, LAVALLEE D. An examination of athletes' experiences of the talent transfer process [J]. Talent Dev Excell, 2015, 7(01): 41~67.

[3] 黎勇明,陈小平,冯连世.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国际经验和科学探索[J].体育科学,2018,38(08):3~13.

[4] 资 微,陈小平.基于伦敦奥运会的当前赛艇世界格局及发展动向[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03):84~88.

[5] 田麦久,刘爱杰,易剑东.聚焦“跨项选材”:我国运动员选拔培养路径的建设与反思[J].体育学研究,2018(05):69~77.

[6] 陈 亮,田麦久.不同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J].中国教练员,2016(03):10~14.

[7] 姜志远,张莉清.经验与启示:以奥运会为导向的英国运动员跨项选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02):73~77.

[8] 陈小平,资微.中国赛艇训练关键问题研究[J].体育科学,2011,31(01):56~62.

[9] 中国赛艇协会.“中英赛艇精英计划”出炉新模式+新路径=新希望[EB/OI]. http://www.rowing.org.cn/news/2019-02-02/538203.html.

[10] 黎涌明,陈小平.英国竞技体育复兴的体系特征及对我国奥运战略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7,35(05):3~10.

[11] 张 健,熊 焰,陈 立.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01):14~17.

[12] 彭国强,杨国庆.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结构性改革的特征、问题与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0):6~12.

Analysis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Rowing Athletes' Cross-item Selection and the Training Path after Selecting Materials

MA Jing1, MA Wenbo2, YU Tao1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 Changwon Gyeongnam, 51140, Korea.

The rowing program has a single technical movement feature, and its athlete's body shape and function level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other sports, so it can be used for cross-item selec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logic analysis method an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to define the concept of cross-item selection, and sorts out the key problems faced in the selection of cross-items in rowing sport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selection of the rowing spor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irst-line athletes of the provincial team and try to be carried out at the level of the national team. The sports of the same group and the special group should be extensively excavated and formulated.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rowing sports project cross-item selection effect evaluation target;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ining system of rowing cross-selection athletes should be improved,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rowing cross-selection athletes should be improved, the sports team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should be optimized, and the foreign competition sh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athletes in the cross-item selection, thus the all-round training of the rowing cross-project athletes.

Rowing athletes; Cross-item selecti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Training path

G861.4

A

1007―6891(2020)04―0066―04

10.13932/j.cnki.sctykx.2020.04.16

2019-08-23

2020-01-06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课题编号:201813520)。

猜你喜欢

赛艇选材教练员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环己烷冷液倾析器腐蚀与选材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赛艇LW2×竞速结构研究——以2014年世锦赛和世界杯为例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