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肺小结节的应用及并发症情况分析

2020-09-04汪志海杨坤耿耿芮玉峰陶勇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胸膜胸腔镜结节

汪志海 杨坤 耿耿 芮玉峰 陶勇

肺癌已是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第一位的癌种,每年有大量新发病例[1-2]。并且,肺癌疾病谱也在转变,既往以鳞癌、中央型、吸烟男性患者居多,现已逐渐表现为腺癌、周围型、不吸烟女性居多。不仅如此,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低剂量CT(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筛查及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普及,越来越多、越来越小的肺部结节被早期发现。众所周知,对于肺结节的诊治难点在于鉴别诊断。尤其又以磨玻璃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GGO)最具争议性,因为部分GGO已被证实是早期的肺癌[3-5]。

就目前而言,GGO被定义为好发于肺实质或非边缘的、形状不规则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密度区域,其中血管纹理及支气管壁依然是可见的[6-7].GGO可能是AAH(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支气管肺泡癌、腺癌,还可能是出血、炎症、淋巴瘤和其他非肿瘤性疾病[8]。现有数据显示,纯磨玻璃结节(pure ground-glass opacity, PGGO)恶性概率约59%~73%;混合型磨玻璃结节(mixed ground-glass opacity, MGGO)恶性概率达到80%以上[9]。但是,除外那些具有典型影像学特征(短毛刺、胸膜牵拉、支气管通气征、空泡征)的病例,大多数肺小结节无典型影像学特点、临床表现,要简单依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来给它们定性很难,金标准依然是病理检查。在临床上,如何取得病理诊断是关键。而对于病灶较小或位于肺边缘,经皮肺穿刺及支气管镜望尘莫及[10]。既往研究中,胸腔镜局部切除术已被证实为一种微创、有效和可行的诊治肺结节的技术。再加上如今,多发结节患者越来越多,无疑为诊治及手术本身带来挑战,良好的术前定位至关重要。可以缩短手术时间甚至避免中转开胸的可能。目前已知的肺结节定位方法主要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带钩钢丝定位、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弹簧圈定位、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材料(钡剂、美蓝、碘油、核素、自体血、医用胶等)定位、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等[11-13]。我科目前常规开展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带钩神经刺激阻滞针(德国宝雅医疗公司,20G*120mm)穿刺定位肺结节,对于直径≤2.0cm、实性成分少的结节进行术前定位,实现精准化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自2018-3月至2019-8月我科收治的62例,术前行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后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肺小结节患者资料。其中,62例患者共68枚肺小结节,男性26名(41.9%),女性36名(58.1%);年龄24~72岁,中位年龄58岁;吸烟28例(45.2%),不吸烟34例(54.8%);左肺25枚(36.8%),右肺43枚(63.2%)。

二、穿刺器械及方法

穿刺定位均于手术当天,术前2小时最佳,以防脱钩及并发症发生。采用东芝Aquilion 16排螺旋CT扫描仪,病人进入CT室,采用所需体位(如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于检查机器上,应用自制光栅薄层(3mm)平扫1次定位妥善后,测量进针深度后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取上述穿刺针,垂直将穿刺针刺入小结节旁,再次CT扫描明确位置信息及有无并发症发生,释放倒钩,穿刺结束。铺盖纱布后(也可紧贴皮肤剪断钢丝),敷贴固定。等待送手术室,行胸腔镜手术,术中用蛇头钳将钢丝拉入胸腔,完整切除肺小结节送检快速病理,根据结果再拟定手术方式。如为良性病变、AAH、AIS、MIA、转移瘤等则手术结束;如为恶性肿瘤且肺功能允许则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

三、统计

结 果

一、术前定位结果

本研究共62例患者,68枚肺小结节。穿刺定位均于手术当天,穿刺时间8min~35min,平均时间为14.4±5.3min。术中发现2例脱钩,穿刺成功率97.1%;8例出现并发症;4例出现微量气胸,3例出现肺周出血,1例针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1.8%。并发症病例均无需进一步处理,2例脱钩患者均根据术中肺表面穿刺点顺利完成手术。

图1 A:肺内少量出血;B:微量气胸;C:术中情况

二、术后病理结果

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病变8例(包括肺内淋巴结1例,肉芽肿性炎3例,AAH 4例),浸润前病例(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18例;转移瘤4例,浸润性病例38例(见表1)。

表1 病理结果

三、相关潜在高危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我们将研究中可能影响到并发症发生的潜在因素进行分组并赋值:性别(男=0,女=1)、年龄(≤60周岁=0,>60周岁=1)、既往肺部疾病史(无=0,有=1)、结节位置(左肺=0,右肺=1)、结节个数(大于1枚=0,1枚=1)、吸烟史(无=0,有=1)、结节距胸膜距离(≤2.0cm=0,>2.0cm=1)、穿刺时间(≤15min=0,>15min=1)、良恶性病变(良性=0,恶性=1)。本组无双肺结节病例。将所有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肺部疾病史、结节与胸膜距离、穿刺时间对并发症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年龄、既往肺部疾病史、距胸膜距离、穿刺时间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以上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我们将有显著性差异的四组再次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肺部疾病史、距胸膜距离、穿刺时间是并发症是否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3 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 论

HRC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小的肺结节被发现[14]。对于肺小结节的定性变得更加复杂。在小结节的诊治过程中,胸腔镜手术被越来越多的提及[15]。但是,因为这些肺结节,尤其是GGO,多数是模糊的,无明确界限,甚至伴有空洞,所以在术中很难被触摸而定位[16]。前文提及的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本研究中所说Hook-wire定位穿刺是定位成功率最高(96%左右)的,容易开展的,患者耐受度好的技术。

而关于穿刺常见的并发症则在可接受范围:1)气胸,研究报道的发生率大同小异,大约20%左右[17],但是大多是少量的(20%以下)、不引起明显胸闷、无需进一步处理的情况。也有学者报道出现30%左右的气胸,且患者出现胸闷[18]。我们考虑可能和慢支肺气肿、长期抽烟以及反复穿刺存在相关性,在本研究中,我们常规准备一次性胸穿包。2)血胸,发生率更低,约15%左右。多数情况为穿刺点的渗血,但是对于距离胸膜下很深的结节,容易出现出血情况。我们考虑可能与在这种情况下穿刺深度随之相应增加有关。另外,容易出现术中,切断钩线的可能,需谨而慎之。3)穿刺钩脱落,临床报道显示发生率约5%[19]。穿刺钩脱落好发于结节距离胸膜较近的情况。现有经验显示,让患者平静呼吸、穿刺后尽量少活动、穿刺深度超过胸膜下2cm均可以降低脱落的可能。部分病例,即使脱落,术中根据胸膜表明的穿刺点,依然可以对距离胸膜较近的结节很好定位。本组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病例数相对较少,我们今后会继续积累病例,以求更好的总结经验。

总而言之,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肺小结节,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容易掌握,适合长期开展。有无肺部疾病史、结节距胸膜距离、穿刺时间是穿刺并发症是否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提醒我们在对这些病人进行穿刺定位时,精细操作,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胸膜胸腔镜结节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