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高校网络传播途径研究

2020-09-03于涛鲁妍妍

传媒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革命精神网络传播中国共产党

于涛 鲁妍妍

摘 要: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从革命斗争或建设等伟大实践中所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依然发出持久的光芒。高校大学生肩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通过网络途径在高校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高校;网络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2-00-02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校园网络空间应该旗帜鲜明地弘扬和践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将其作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汲取理想信念的宝贵养分。

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高校网络传播途径概述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1]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摸索和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弥足珍贵,不断指引着共产党人砥砺前行、奋勇拼搏。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这些都是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斗争或建设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必将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释放新的时代力量。

(二)高校网络传播途径的多元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社会信息传播目的的形式。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中网络传播途径比较多元化,网站(新闻类)、论坛、社交网络(QQ、微博、微信)、知乎、抖音、B站等多种平台都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在高校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生产、发布、传播网络信息,这些平台与队伍共同构成了高校网络传播体系。

(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高校网络传播的现状分析

高校中通常通过设计网络推文、电子海报、微视频等形式,利用学校、学院、社团等不同层级的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手段在网络中弘扬和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同时,线下开展的党团组织生活、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围绕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也会通过新闻报道、活动采访等形式进行二次的线上宣传。在高校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提供了畅通的网络传播途径。

三、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政治意義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 [2]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中凝练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名震史册的人间奇迹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人就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就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通过彻底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地把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

(二)文化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3]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所延伸出的革命文化是构成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宝库增添了红色文化的基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宝贵的文化财富。

(三)社会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立德问题。他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4]”。中国古人有“三不朽”,分别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居于首位。这说明,德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是根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就是一种“大德”,是大家的德、社会的德,蕴含着深厚的伦理精神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可以为社会进步提供良好的养分,成为持久的社会财富。

四、高校网络传播途径的青年特性

(一)阅读的碎片化

碎片化阅读,就是通常基于手机、电子书等硬件通过网络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存在阅读模式不完整、断断续续的特点,在高校青年学生中这种阅读方式“普及率”越来越高,基本上都是“见缝插针”地阅读、“一目十行”地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对于所阅读作品的消化理解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着不良的影响。[4]

(二)信息的快餐化

当今时代,信息泛滥。移动客户端的盛行导致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量越来越大。阅读量成为各个媒体平台的考核指标,导致媒体平台纷纷炮制标题劲爆但内容空乏的推送信息,各种虚假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加之青年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较低,因此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等情况时有发生。

(三)内容的娱乐化

市场化竞争带来的压力迫使媒体内容“泛娱乐化”现象突出,媒体千方百计迎合“吃瓜群众”过分关注明星八卦、花边新闻等格调不高的需求,青年学生很容易迷失在“什么都可以开涮” “什么都可以恶搞” “什么都敢娱乐”的内容浪潮中,文化品位、社会责任感通通抛在脑后。

五、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高校网络传播存在的困惑

(一)技术手段不够创新

新鲜的技术手段往往因为利益的驱动首先应用于商业,社会上充斥太多的前沿技术手段[5],提高了高校师生的审美阈值,如果仍然使用自以为新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是不容易吸引受众的,因此很多时候都是社会商业开始的创新技术手段,如H5页面、小程序等等,高校再进行二次模仿创新,进而进行内容传播。

(二)内容形式不够鲜活

新时代需要新的内容形式,读图时代一图胜千言,视频动画等形式更是为媒体信息内容插上翅膀,大段文字和说教形式是不容易受到青年师生欢迎的。很多时候为了宣传教育而宣传教育所做的信息内容,可能只是在完成工作任务,并没有选择足够鲜活的内容形式。

(三)教育观念不够贴近

今天的青年一代是网络原住民,传统的教育观念也需要配合青年,打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青年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服务就提供到哪里,让青年人由内而外愿意接受教育的内容[6]。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年龄代沟、工作思路等多种原因,造成新媒体推送的内容不够贴近青年,甚至拒青年于千里之外,好内容的传播工作也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高校网络传播途径探究

(一)培育宣传队伍,“高大上”筑牢工作阵地

任何工作需要开展好,人才都是关键,一支“召之即来、来之既战、战之能胜”的工作队伍是工作成功的一半,因此需要扎实培育工作的宣传队伍,通过政策激励、培训交流等多种途径强化宣传队伍对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解,要求做到融会贯通、信手拈來,然后这支队伍再去开展宣传工作,帮助指导普通同学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入耳入脑入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强化内容供给,“小清新”吸引青年关注

融媒体时代网络传播要吸引用户关注,始终需要坚持内容为王,在技术手段等同的情况下,好的内容永远不缺乏受众,需要不断加强内容的供给,要围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设计更符合青年人审美需要的网文、图片、视频,增强走进学生的调研[7],真正了解同学们的文化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信息内容,真正得到青年们主动的关注,进而才能更好地吸收养分。

(三)清朗网络空间,“真善美”和谐校园氛围

好的环境滋养人,好的网络空间才更加适合好的网络内容传播,我们需要从整体的校园网络空间考虑问题,维护高校网络空间绿色清朗、健康向上,这样我们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才可以有更好的网络土壤,通过持续不断生产、传播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网络文化产品,让高校空间越来越充满正能量,越来越富有活力。

七、结语

一切事物和方式都在变化,唯有创新是不变的追求,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但其核心的精神所在是一脉相承的,正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在高校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进行良好地传播,真正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是每一位思政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

[2]习近平.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1/05/content_5253681.htm.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4]习近平.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GB/n1/2018/1211/c385474-30457713.html.

[5]刘丰铭.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10):300-301.

[6]卢尚月.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研究[D].广西大学, 2016(5):27-28.

[7]王斯.高职院校学生党性教育“微”路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9(10):65-66.

其他作者简介:

鲁妍妍,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中级编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媒介传播、出版发行等领域。

猜你喜欢

革命精神网络传播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赣南中央苏区美术文化内涵研究
论赣南苏区美术文化在苏区革命精神的呈现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