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法追求正义,无论明星草根

2020-09-03高艳东

环球时报 2020-09-03
关键词:司法机关民意被告人

高艳东

演员谭松韵母亲被撞案近日开庭审理。因名人效应,庭审过程引发了广泛关注。

法谚云,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现代法治国家更强调,正义要在每一个细节中体现出来。我们不怀疑本案的最终判决会完全符合刑法规定,同时公众有权利要求通向结果的每一个脚步都闪烁着正义之光。让程序正义可见,是法治与人治社会定分止争的根本区别。

对司法而言,细节决定正义的高度。虽然在本案中,肇事者毛发样本丢失,基本不影响本案的定性和量刑,但法庭就是要还原事实、拷问真相,除公正判决结果之外,被害人家属有权知道犯罪的过程,有权直面罪犯的残忍动机和变态人格。司法不仅仅是惩罚犯罪,更是告慰逝者的过程。警方查证被告人是否吸毒等事实,不仅仅是服务于量刑,更是在法庭上揭露被告人罪恶程度、抚慰被害人家属的司法举措。在家属眼中,没有真相,死者会“死不瞑目”。这也提醒司法机关,在处理这一类案件过程中,需避免“差不多正义”的心理,不但要考虑主要犯罪事实,也不能忽视法治的细节。

极限正义要求每一个当事人都有明星待遇。客观地看,本案庭审过程比多数案件的程序更规范,如庭审持续了9个多小时,充分保障了诉讼参与各方的权利。由于基层法院普遍存在“案多人少”的问题,且多数交通肇事案属于常见非重大案件,开庭审理十几分钟很常见,两个小时就难得了。

实际上,每一个案件都应当享受明星效应,都应当经得起历史放大镜的检验。无论对被告人还是被害人,刑事案件都是他们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正所谓“你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谨慎对待每一个司法细节,尊重每一个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文明社会司法的应有之义。

同时,极限正义更要求每一个判决都应当排除明星效应。本案谭某的很多粉丝难免与偶像同悲戚,潜意识里会站在被害人的立场上发表评论。任何人都有言论自由,但司法不能被民意左右,尤其不能被一方当事人的意见绑架。人类设立法庭的初衷就是防止偏激民意干涉司法,在古代,苏格拉底之死就是民意审判之罪,在今天,因为被害人家属等群体民意的压力,我国也发生过一些错案,如2020年被纠正的张玉环杀人冤案,造成冤案的部分原因是司法机关基于家属追凶的压力而刑讯逼供。

在谭母案中,一些粉丝呼吁杀人偿命显系偏激的民意。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属于相对轻罪,如果因为粉丝的干扰就改变罪名或加重被告人刑罚,才是对司法公正的最大破坏。让司法的归司法,让娱乐的归娱乐。不轻视草根,不照顾明星,才是司法应有的模样。任何人都是自己案件里的主角,任何明星也只是法庭上的普通人,法官的眼里只有法律的尊严而没有身份的光环。

谭母案是一场法律课堂,法庭的直播让公众有机会身临其境,也让司法机关感受到了民众对正义的无限渴望。司法应该在人民目光的注视下展现庄严、走向神圣,虽然没有完美的正义,但正是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才会让判决成为人类解决纠纷的终极答案。▲

(作者是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司法机关民意被告人
被告人吴某某等12人诈骗一案
中国审计署:2015年逾二千人遭撤职停职处理
司法网络舆论的分析与对策
论被告人的自主性辩护权
民意更关注事件真相
浅谈民意与司法适用的关系
央企高管薪水何时不再是民意问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