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源》的五个半科学梗

2020-09-03刘钝

科学文化评论 2020年2期
关键词:本源宗教布朗

刘钝

摘   要   丹·布朗的《本源》触及生命起源与人类归宿这两个根本问题,书中借用一些前沿的科学理论,描述了许多当代高新技术的应用,理解其中的科学内涵是读懂本书的关键。《本源》中的五个科学梗分别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超级量子计算机、生命起源假说及有关实验、人机混合体“赛博格”、宇宙与生命演化的热力学,以及可以算得上半个梗的新型大众传播形式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附带指出,出于迎合公众心理和折冲宗教人士愤怒的目的,作者在某些地方试图消磨无神论的锋芒,以致温情的结尾与全书的沉重主题形成一种微妙的张力。

关键词   本源  丹·布朗  科学  宗教  生命起源

中图分类号    N09

文献标识码    A

《本源》是美国畅销书作家丹·布朗2017年推出的第五部兰登系列悬疑惊悚小说[1],前四部先后是《天使与魔鬼》(2000)、《达芬奇密码》(2003)、《失落的秘符》(2009)和《地狱》(2013),主人公都是哈佛大学符号学与宗教艺术学教授罗伯特·兰登,内容全都涉及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宗教与艺术,主要场景分别在梵蒂冈、巴黎、华盛顿特区和佛罗伦萨。而这一部《本源》却用大量篇幅描绘现代与前现代艺术,地点则搬到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巴塞罗那和马德里。

故事梗概:  兰登的昔日高足埃德蒙,现在的亿万富翁和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在巴塞罗那一所废弃教堂内秘密修造了一个超算中心,通過改进的高强版米勒-尤列实验,用量子超算机成功模拟了大自然创世纪的过程。证据清晰不容置疑,结论简单却惊天动地:

不需要上帝,物理定律自发产生生命!

为了最大发挥宣传效应,埃德蒙决定在公布自己的发现前会晤三位知名宗教领袖,他们是西班牙主教巴尔德皮诺、来自布达佩斯的犹太拉比克韦什,以及住在沙迦的穆斯林伊玛目法德尔。三人在弄明白埃德蒙的研究后吓得目瞪口呆,他们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向世人公布研究结果。而在光怪陆离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埃德蒙决定提前发布演讲。然而就在充满创意的开场白进行之中,他突遭枪击丧命黄泉。大约同时,克韦什与法德尔也相继遭遇不测。公众怀疑的焦点指向巴尔德皮诺主教,以及与他关系密切的西班牙王室。在凶杀现场的兰登与博物馆馆长安布拉女士被迫卷入调查真相的探险,埃德蒙设计的人工智能助理温斯顿帮助他们屡闯难关,最终找到了打开埃德蒙演讲视频的密码。

豆瓣网上有篇署名“1000”的书评,提到阅读这本小说需要知道五个地点或物件,它们分别是:  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蒙塞拉特修道院,也就是埃德蒙与耶、犹、穆三大宗教领袖秘密会晤的地方;  巴斯克地区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埃德蒙在这座具有现代化风格的博物馆发表演讲并惨遭爆头;  由传奇建筑师高迪设计的巴塞罗那米拉之家,兰登与安布拉在位于顶楼的埃德蒙豪华套间里找到了解开密码的线索;  由高迪设计、至今尚未竣工的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兰登在此寻找埃德蒙留下的密码并与皈依帕尔马教会的杀手展开殊死搏斗;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歌与画作,解开埃德蒙惊天秘密的密码就隐藏在其中。

有了这些提示,读者对那些涉及相关地理和历史的描述就会更加留意,读来盎然有趣,对于多数无缘亲临其境的中国读者尤为必要。不过在笔者看来,以下几个与当代科学有关的内容,似乎更值得读者们重视,它们对于理解本书故事与作者意图大有裨益。粗略算来,共有五个半科学梗。

第一个梗是机器人,不过这里不是那种上天入地打打杀杀的英雄或歹徒,而是一个由量子计算机控制的人工智能助理。这个叫温斯顿的家伙有声无形,却无所不知、无所不在,总能以智能手机为媒介在关键时刻为兰登他们提供支援;  最重要的是,它了解设计者埃德蒙的内心世界并能由此自行做出最优决策,所以在知道主人身患绝症且无望回天,最大心愿是在告别人世前以轰动方式公布研究结果的时候,启动了令杀手在众目睽睽之下干掉他的计划。除了将怀疑对象引向王室成员和主教以外,他更嫁祸于埃德蒙痛恨的帕尔马教会,因为后者的母亲就是在这个邪教的修道院里上吊身亡的。与此同时,温斯顿又通过维基解密等公众信息渠道不断剧透,最终使得在视频终端前面翘首以望的观众人数超过2亿。在这一切顺利完成之后,他就断然删除了自己。有些人读到最后还不知道谁是凶手幕后的摄政王,就是没看懂这个梗。

揭示谜底的叙述在第104章,也就是除了“尾声”之外的倒数第二章。在埃德蒙的演讲播出并引起全球轰动之后,温斯顿即将启动自我删除程序之前,兰登突然意识到维基解密爆料人monte@iglesia.org是谁。狐疑满腹的密码学家拨通了温斯顿的电话:

“是兰登教授吗?”一个熟悉的英国口音说道:“您打的正是时候,我很快就要隐退了。”

兰登开门见山地说道:“在西班牙语中,monte就是‘山的意思。”

温斯顿发出特有的笨拙笑声。“我想是的。”

“iglesia意思是‘教堂。”

“教授,您说的没错。您都可以教西班牙语了。”

“这就是说,monte@iglesia.org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山上的教堂。”

温斯顿停顿了一下。“又说对了。”

“考虑到你的名字是温斯顿,同时埃德蒙又非常喜欢温斯顿·丘吉尔,我发现‘山上的教堂①这个地址有点……”

“巧合?”

“对。”

“呃,”温斯顿听上去很开心。“从统计学上说我不得不同意。我觉得您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看。”

兰登难以置信地盯着缆车的窗外。“monte@iglesia.org……就是你。”

……

兰登的思绪又开始狂奔起来,快得根本控制不住。

……

“温斯顿?”兰登声音颤抖着小声问道:“是谁雇用刺客杀了埃德蒙?”

“摄政王。”

“是的。”此刻兰登说话的口气更有力了,“可谁是摄政王呢?谁会雇用一个帕尔马教徒在埃德蒙做演讲时当场射杀他呢?”

温斯顿停顿了一下。“教授,您的声音告诉我,您仍心存疑虑。不过别着急。我的程序是用来保护埃德蒙的。我把他当成我最好的朋友。”他又停顿了一下。“作为学者,您可能读过《人鼠之间》①吧?”

温斯顿的话似乎有点儿前言不搭后语。

“当然,但那又……”

兰登的话突然卡在嗓子眼里。刹那间他以为缆车脱轨了。地平线向一侧倾斜,兰登不得不抓住车厢的两边以免摔倒。

……

“温斯顿,”兰登小声说道,“请……不……”

“相信我,”温斯顿说,“埃德蒙要的就是这样的结局。”

第二个梗是超算机,就是埃德蒙在巴塞罗那某个废弃教堂中秘密建造的超级计算中心,温斯顿只是其中那个叫E波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的一个人工智能程序。书中提到20世纪末战胜卡斯帕罗夫的“深蓝”(作者动笔时,大概还不知道谷歌的阿尔法狗先后战胜了李世石与柯洁),也用大量篇幅描述了E波的外观,又借温斯顿之口说出了它与传统超算机的区别:

兰登的目光上移到巨大的长方形玻璃房的二楼,那里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在二楼中央一个凸起的平台上矗立着一个十英尺见方的巨大蓝灰色金属立方体,没有电缆,没有闪烁的灯光,也没有任何提示,其实它就是埃德蒙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进行描述的那台尖端计算机。

“量子位替代二进制……状态叠加……量子算法……纠缠和隧道效应……”

截止到2019年11月底,人类制造的超算机的记录由IBM与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开发的“顶点”(Summit)保持,它有2,397,824 个处理器,27,488块独立的GPU ,峰值速度达到每秒20亿亿次浮点运算。中国的超算机“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目前分列第三、四位①。《本源》中温斯顿说E波“每秒产生数十亿的浮点运算”,显然过于落后了,不过作者和一般读者都不会细究罢了。此外我们要注意,现在投入使用的所有超算机,都是以集成电路处理器为基础进行并行运算的超大型电子计算机,基于量子元件的计算机目前还处于理论及算法探索的阶段。实现《本源》中埃德蒙设计的那种具有超级智能与学习能力,并能模拟生命演化进程的量子计算机还有待时日。

第三个梗有关生命起源。凭借上面这台超算机,埃德蒙成功地回答了贯穿全书的两个大哉问:

我們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1952年,芝加哥大学化学系的博士生史丹利·米勒在其导师、193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罗德·尤列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个至今仍称经典的有关生命起源的实验,其结果以《在可能的早期地球环境下氨基酸的生成》为题在《科学》上发表。实验者将水、氨、氢和一氧化碳等无机物密封于烧瓶内,通过加热与模拟闪电使水反复蒸发和凝结,一周后发现烧瓶内有氨基酸以及甲烷等有机物形成。6年后米勒与尤列在《科学》上发表了更详细的报告《原始地球上的有机物合成》,这一实验也就被称为米勒-尤列实验。后来米勒又多次进行类似实验,但是没有发表结果,也未对实验产物进行分析。2008年,圣迭戈加州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借助更灵敏的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技术,对米勒实验留下的样品进行重新分析,发现实验产生的有机化合物比原先检测到的要多得多,共得到了22种氨基酸、5种胺,以及许多羟基化的化合物。圣迭戈小组的工作被丹·布朗移花接木到《本源》中:

兰登蹲了下来仔细去看这个有七十年历史的小玻璃瓶。虽然试管上的胶纸标签已经褪色、破损,但上面的两个名字仍然清晰可见:米勒-尤列。

……

接着,埃德蒙开始讲述,米勒-尤列实验中被人遗忘的试管,是如何在米勒去世后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个壁橱里被发现的。……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科学发现,”埃德蒙总结道,“因为它再次证明了下面的观点是正确的,那就是生命也许就是这么简单地产生的……没有神的干预。看样子米勒-尤列实验确实走对了路,只不过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孕育。”

在小说中,埃德蒙做了个加强版的米勒-尤列实验,但不是用烧瓶中的“原始汤”和人工放电,而是利用上面提到的E波量子超算机加快时间进程,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生命由物理-化学过程自发产生过程的模拟,从而揭示了生命起源的奥秘。他又通过同样手段继续模拟生命的演化,预测人类将在大约50年后消失,与技术合为一体的新物种将成为地球的新一代统治者。

第四个梗就是“地球的新一代统治者”,即人机混合物或者称作“赛博格”(Cyborg)的东西,尽管小说中没有直接使用这个词。这一观念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人类为了改进或延伸自己官能所发明的义肢、眼镜等物;  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局的两位科学家提出以机械、药物、生物工程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拓展,以适应星际航行的艰苦环境以来,人造器物与人类脑神经的联系才开始被人重视并取得长足进步。书中提到,机器与人结合导致在生命的六个界——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细菌界、原始细菌界、真菌界——之外,一个全新的第七界出现,也就是技术界。重要的是,它同样遵循达尔文“适者生存”的法则。对此书中写道:

“传真机已经重蹈渡渡鸟的覆辙。”埃德蒙解释说,“苹果手机只要保存竞争优势就能生存下来。打字机和蒸汽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消亡了,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则成功进化,其笨重的三十二卷册突然长出了数字脚,像肺鱼一样延伸到前所未有的领域,而且此时此刻还在茁壮成长。”

兰登的脑海里闪现出童年时代的柯达相机,它一度是个人摄影领域的霸王龙。但随着数字成像技术的迅速到来,柯达相机便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五亿年前,”埃德蒙继续说道,“我们的星球经历了一次突如其来的生命大爆发——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上大部分物种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诞生了。今天我们正在经历‘技术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

“诸位如果不相信人类和技术将融为一体,”埃德蒙说,“那么请看看你的周围。”

屏幕上快放了一组幻灯片——画面中的人,有的拿着手机,有的带着虚拟现实眼镜,有的在调整耳朵里的蓝牙耳机;  跑步者胳膊上绑着音乐播放器;  家宴餐桌上摆着一个“智能扬声器”;  一个孩子在婴儿床上玩平板电脑。

的确,21世纪初的人类,几乎已经到了没有GPS就不能在野外定位、没有电脑就不会书写、离开多媒体就不会讲课或演说的地步,视力低下、面容苍白、身板单薄、没有激情与性欲、对延续后代失去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更有甚者,书中写道:

“这些只是这种共生的原始发端。”埃德蒙说,“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将电脑芯片直接植入大脑,将能够在体内永远存活、吞食胆固醇的纳米机器人注入血液,制造由我们大脑控制的假肢,运用CRISPR①等基因编辑工具改变我们的基因组。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正在打造一个人类的加强版。”

此刻埃德蒙的表情近乎欢天喜地,流露出的是激情和激动。

“人类正朝着某种不同的东西进化。”他说道,“我们正在成为一个杂交种——生物与技术融合的产物。今天活在我们体外的工具——智能手机、助听器、阅读眼镜、大多数药品,五十年后将被大量植入我们的体内。到那时候我们就再也不是‘智人了。”

在兰登和女主角安布拉通过屏幕看到的、由埃德蒙完成的创世模拟进程加速版中,生命出现只占了最后的很小一部分;  而在这短短的瞬间,藻类、恐龙、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先后成为地球的主人,急急如律令地生和灭。到公元2000年的时候,屏幕上显示人类仍是地球上最占优势的物种。但是就在人类膨胀的蓝色气泡上方,一个微小的黑色形体正在形成,那不是地球上自然进化的新物种或即将入侵的外星人,而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新事物,也就是将人造物植入或装入身体,但由人脑来控制行动与思维的生命体。他们必定比现在的人类更强壮、更聪明、更善于学习、更适应生存。按照埃德蒙的推算,到了2050年,人类的地位将完全由这种人机混合物所取代。

第五个梗涉及演化与热力学,作者企图通过埃德蒙之口宣示宇宙与生命演化的动力学本质。为此书中引用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物理学教授杰里米·英格兰的观点, 作为正统派犹太教信徒的后者,却反对丹·布朗以此来否定上帝的存在。无论如何, 在书中,埃德蒙演讲的屏幕上出现了胡须蓬乱的瘦高个儿杰里米·英格蘭,他的信念是:宇宙是按单一指令运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传播能量。

“比方说,树先吸收强烈的太阳能量,利用太阳的能量促进自己的生长,然后发出红外线——一种能量欠集中的形态。光合作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熵工具。太阳聚集的能量被树分解和削弱,导致宇宙中熵的整体增加。所有的生物体,包括人类——都是一样的。生物体把有组织的物质作为食物进行消耗,将其转换为能量,然后再把能量当做热量耗散回宇宙中去。总体上说,”英格兰总结道,“我认为,生命不仅遵循物理定律,而且正是有了这些定律,生命才开始的。”

……

“我希望,”英格兰补充说道,“有朝一日,我们会找到一种方法来证明生命的确是从无生命中自发产生的……而这无非是物理定律的结果。”

太有吸引力了!兰登暗自思忖。一个浅显易懂的科学理论,说明了生命可能是自我繁殖的……没有借助上帝之手。

对热力学有点了解的读者大概都知道熵增原理,大意是说: 在一个孤立的物理学体系内,无序程度的量度(也就是熵)永远自发地朝着趋于最大的状态演化;  然而在我们人类有限的经验中,看到的或通过实验与逻辑证实的,更多的是相反的过程——涡流、晶体、土星环、生物演化、社会发展、个体成长,都是朝着组织程度越来越强、复杂度越来越高、信息含量越来越丰富的方向演进,也就是一切都朝着有序的方向(负熵)发展。如何解释这种看似与热力学基本原理矛盾的现象呢?换句话来说,如果真有一个最高主宰,他是希望这个世界越来越安静还是越来越热闹呢?

“大多数物理学家的答案是无序。熵确实是王,宇宙一直朝着无序的方向土崩瓦解。这样的答案有点让人沮丧。”埃德蒙停顿了一下,咧嘴笑着转过身来。

……

“我们知道宇宙推动熵和无序,”英格兰说,“所以看到许多分子自我组织的例子,我们可能会感到惊讶。”

屏幕上现在又出现了此前出现过的一些画面——龙卷风涡流、泛起涟漪的河面、雪花。

“所有这些,”英格兰说,“都属于‘耗散结构的例子——一簇簇分子在结构中完成自我组织,以推动系统更有效地扩散能量。”

……

“简单地说,”英格兰继续说道,“物质自我组织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耗散能量。”他微笑了一下。“虽然大自然在推动无序,却创造出许多小块的有序。这些小块就是将一个系统的无序状态逐步升级的结构,因此是这些小块增强了熵。”

相信许多读者看到这里,会像书中的兰登一样感到震撼。宇宙和生命的最终目的是耗散能量,而生命的产生与暂时的存在只是为了提高耗散的效率——为速死而生。这就是借埃德蒙或英格兰之口宣称的“推动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基本物理原理”——生命由物理定律决定而自组织产生,局部的有序只是为了加速达到整体最大无序的进程。

大概意识到这个结论过于冷酷无情,也可能想折冲一下来自宗教人士的愤怒,丹·布朗在故事终结前有意淡化了埃德蒙的无神论色彩,也为全书投射了一些暖色与光明。在这里,三大教的嫌疑均被清除,甚至那个异端的帕尔马教会及其伪教皇都没有邪恶到雇凶杀人的地步;  尽管作者的前几部小说对宗教特别是罗马天主教都显得不够友好。

同樣,西班牙王室的嫌疑也被洗清,嫌疑最大的巴尔德皮诺主教只是为罗马天主教在这个国家的地位日渐式微感到担心,老国王出于类似心理无法与佛朗哥遗孽彻底切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英灵谷中花岗岩山洞深处的教堂里,垂死的老国王召见胡里安王子,把国家的未来托付给他并向他透露一个终生的秘密——自己与巴尔德皮诺主教是一对相知多年的柏拉图式恋人。这一段描写得非常富有人情味,与岩中教堂和山谷的阴森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身心疲惫的巴尔德皮诺主教在临终前的抗辩也显得十分悲壮:

我的信仰永远不会死,基尔希先生。

我的信仰超越了你的科学研究领域。

……

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需要信仰和道德引导。

更出人意料的是,埃德蒙在事前录制好的演讲最后的表现:

“虽然我是个无神论者,”埃德蒙说,“但在我离开大家之前,恳请你们再忍耐一会儿,容我给大家读一读我最近写的一篇祈祷文。”

埃德蒙写祈祷文?

“我称之为‘为未来祈祷。”埃德蒙闭上眼睛,异常沉着地慢慢祈祷起来,“但愿我们的哲学能与我们的技术俱进。但愿我们的悲悯之心能与我们的力量俱进。但愿爱,而不是恐惧,能成为变革的引擎。”

说完,埃德蒙·基尔希睁开眼睛。“再见,朋友们,谢谢大家!”他说:“容我说一句……愿上帝保佑!”

埃德蒙对着摄像机镜头看了片刻,之后他的脸庞消失在波涛汹涌的海洋里。

最后,思想开明的胡利安王子与聪明美丽的未婚妻安布拉冰释前嫌。他又通过电视发表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治国演说,昭示这个国家的历史从此将翻开新的篇章。同时他也会记住父王的忠告,告别过去并不需要以暴易暴,更无须去炸掉那些历史的遗迹:

这座建筑(指佛朗哥在英灵谷建造的纪念堂)应该成为活生生的博物馆,应该成为包容的象征。学校的孩子们可以聚集在这里,了解专制的种种恐怖和压迫的种种残忍。这样他们才永远不会志骄意满。

至于那个即将君临天下的第七界新物种, 结尾也没有呈现可怕的末世乱象来;相反,临终的埃德蒙变成了宣示福音的先知。他说: 未来,技术将变得非常廉价,贫富间的差距也将不复存在; 未来,“人”的定义将被改写,但是人类的创造力与爱的能力将得以延续,二者合一就有能力照亮任何黑暗。他的临终祈祷更揭示了作者的愿望——但愿我们的哲学能与我们的技术俱进。但愿我们的悲悯之心能与我们的力量俱进。但愿爱,而不是恐惧,能成为变革的引擎。

与兰登系列前四部书受到的热捧不同,西方书评界对这部《本源》的反映似乎不如预期那样高。除了语言上的一些苛评外,笔者臆测,许多批评者还是把它看做一本惊怵小说而忽略了它的科学内容;  如果将其视为一部科幻作品,书中的那些科学梗,以及其后折射的科学与宗教的冲突、技术与伦理的冲突,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依笔者陋见,在当代同类小说中应属上乘佳作。

最后还有一个说不上是硬梗但也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情节,也许算半个梗更恰当。它与方兴未艾的新媒体有关,同时还顺带提到了中国——在丹·布朗的系列小说中还不多见,本书则是唯一一次。作者大概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并且正在发展出最发达最便捷的电子商务与信息交流平台吧?这是本人的一个猜想。

书中有一个叫莫妮卡·马丁的女士,是西班牙王室的公关主管,手里时刻拿着个平板电脑,经常出现在情节出现重大转折的场合。书中借王室卫队长之口提到,这一安排是思想开明并重视年轻人意见的胡利安王子的决定。丹·布朗在她第一次亮相时写道:

马丁年仅二十六岁,但已经获得了马德里孔普鲁滕塞大学的通信学位,并且在中国清华大学——计算机方面全球顶尖大学之一——完成了两年的研究生学习……去年为了通过数字媒体保持与西班牙年轻人的沟通,同时也为了应对推特、脸书、博客以及在线媒体激增的影响力,皇宫孤注一掷炒掉了一位拥有几十年丰富传媒经验的专业公关人士,雇用了这位千禧一代的技术精英。

在2016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作者为即将出版的《本源》进行宣传时透漏,未来他会考虑把兰登的探险故事放到中国。丹·布朗的下一部或下下部书,会把读者带到北京、西安或中国的什么地方吗?这位痴迷历史与艺术的故事大王,会从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发现精妙的素材吗?我们翘首以待。

参考文献

[1] 丹·布朗. 本源[M]. 李和庆, 李连涛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Abstract: Dan Brown's Origin touches on the two fundamental issues, i.e. the origin of life and the fate of human being. It leads into several theories in frontier sciences, describes some new high-technologies which are the stem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is novel. The five scientific stems involved in this paper are, respectively, intelligence robot, supercomputers, hypothesis of the origin of life and experiments concerned, the man-machine hybrid so-called cyborg, the thermodynamics about the evolution of universe and life.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ways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that can be counted as a half stem.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in some places, the author advisedly appeal to public tastes, and weaken the edge of atheism, so that a subtle tens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tender ending and the heavy theme of the book.

Keywords: Origin, Daniel Brown, science, religion, origin of life

猜你喜欢

本源宗教布朗
Legendary British Climber Joe Brown乔·布朗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你好,我是布朗熊
何以为家
丹·布朗主要作品
简析庄子思想中的“大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王育琨:成功传承要回归人性“本源”
布朗紧张时 会咬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