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热型妊娠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2020-09-03王兴敏黄健萍

光明中医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西药外感血常规

王兴敏 黄健萍

妊娠外感即妊娠期间出现外感症状,属西医临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简称上感,中医称为外感。临床以发热、咽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等临床表现比较常见。孕期这种特殊时期的外感用药比较谨慎。一般感冒药物孕期禁用,恐对胎儿有影响。西医采用雾化吸入、抗感染对症治疗,很多人考虑安全性问题,选择中医药治疗。临床中研究方法很多,辛凉解表法[2]治疗风热型妊娠外感注重用药安全不损伤胎儿,可达治疗效果,并强调注意生活调护。曾勇[3]辨证治疗妊娠期感冒风寒用荆芥,风热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效果明显,也有用艾灸[4]治疗妊娠期感冒,不同的治疗方法,同样的安全有效,临床也可尝试。本人在临床中依据患者情况对风热型妊娠外感咳嗽患者进行分组治疗,依据其临床检验结果,本着安全有效必要原则,检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常规应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另根据患者检验数值增高考虑存在感染者应用中药银翘散加减结合西药治疗,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现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妊娠期外感咳嗽女性100例。病例特点:外感症状,发热、鼻塞、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偶伴头痛;孕6~37周,平均孕周(22.45±7.52)周;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1.75±5.67)岁;发病最短3 d,最长1个月余,平均发病时间(6.37±4.67)d。临床监测化学指标: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根据患者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情况划分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如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及C反应蛋白在正常范围内为中药组,如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则考虑细菌感染,入组为中西药组。

1.2 治疗方法中药组予银翘散加减,具体药物组成:金银花10 g,连翘10 g,桑叶10 g,菊花10 g,黄芩10 g,沙参10 g,荆芥10 g,防风10 g,川贝母10 g,紫菀10 g,百合10 g,甘草5 g。药3剂,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煎200 ml,混合后分2次早晚温服。临症加减:湿重加陈皮10 g,紫苏叶10 g;咳嗽重加款冬花10 g;发热加柴胡10 g,葛根10 g。中西药组治疗方法:在中药上方基础上予阿奇霉素片0.5 g,每日1次,口服,连续3 d。

1.3 观察指标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①中医证候评分:主症包括发热、咽痛、咳嗽、鼻塞,症状由轻到重,以0、2、4、6分进行评分;次症包括头胀痛、咳嗽、痰黏色黄、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症状从轻到重,以0、2分进行评分;取其总评分,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②临床疗效:以治疗前后的积分差与治疗前的积分相比的比值来评定疗效:证候积分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中医证候评分为0分,感冒症状消失,证候积分改善率≥95%;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2/3以上,证候积分改善率≤95%且≥70%;有效:症状有所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减少1/3~2/3,证候积分改善率≤70%且≥30%;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证候积分改善率不足3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2组间治疗效果对比运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中药组及中西药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改善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中药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例,

表2 中西药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总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药组总临床症状评分低于中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例,

2.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中西药组的总有效率(98.0%)略高于中药组(94.0%)。中药组及中西药组治疗前后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4 典型验案案1 李某,35岁。2017年6月就诊,因停经50+d,鼻塞咽痛2 d来诊,前几天外院已B超确定宫内早孕,有生育要求。近2 d来出现鼻塞,流涕,伴咽痛,偶有咳嗽,查体:体温血压呼吸均正常,咽充血,未见滤泡及脓点,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未见明显异常,予中药银翘散加减,具体用药:金银花10 g,连翘10 g,桑叶10 g,菊花10 g,黄芩10 g,沙参10 g,荆芥10 g,防风10 g,甘草5 g。服药一剂症状明显减轻,再两剂痊愈。后足月顺利生产健康女婴。

案2 梁某,女,32岁,2017年8月,停经27周,咳嗽7 d。正规产检,产检无异常,就诊时症见咳嗽,咳痰,色黄,量少,伴少许鼻塞,咽痛,无发热;查体:咽充血,扁桃体轻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3.39×109,CRP:17.6 mg/L,予中药银翘散加减,具体药物:金银花10 g,连翘10 g,桑叶10 g,菊花10 g,黄芩10 g,沙参10 g,荆芥10 g,防风10 g,川贝母10 g,紫菀10 g,百合10 g,甘草5 g。加阿奇霉素0.5 g。每天1次治疗3 d,诸症明显缓解。后足月顺产健康女婴。

3 讨论

妊娠期外感咳嗽临床多见,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因素,其原因是妊娠期间上呼吸道(鼻,咽,气管)黏膜增厚,轻度充血,水肿,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另妊娠阴血下聚养胎,阳气偏亢,易感受外邪,多担心咳嗽引起胎儿早产等并发症。

观察近2年临床治疗的100例本病病例,中药或中西药的治疗主要是从患者病情需要而使用,分成2组对照临床疗效,最终使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疗。结果发现2组均有明显治疗效果。中西药治疗后患者疗效更好,更快消除各种外感症状。但用药需谨慎,药物治疗确保对妊娠无影响,因分组可使临床治疗有的放矢,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本临床实践,观察运用银翘散加减方必要时配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孕期外感咳嗽可有效缓解咳嗽等症状。“治上焦如羽”[7]全方取药量轻,质轻,用药时间短。分析选方中金银花[8],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性微寒,味苦,归肺、心、胆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两药相合对咽喉肿痛效果好。菊花性微寒,味辛、苦、甘,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桑叶性寒,味苦、甘,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荆芥性微温,味辛,归肺、肝经,功效:发表散风,微温不烈,药性和缓,表寒表热皆可用之;防风性微温,味辛、甘,发表散风,为风药中之润剂,对患者畏风,遇风加重,效果明显;黄芩性寒,味苦,归肺、胃、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热安胎;川贝母性微寒,味苦、甘,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紫菀性温,味辛、甘、苦,归肺经,功效:润肺化痰止咳,长于润肺下气,开肺郁,化痰浊而止咳;北沙参性微寒,味甘、微苦,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肺,益胃生精;百合性微寒,味甘,归肺、心经,功效: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甘草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功效:祛痰止咳,调和药性,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孕期阴血不足[8],下注养胎,因而易出现肺阴不足,肺为娇脏[9],外感风热之邪,即出现咳嗽等诸证。上药共奏疏风清热润肺止咳之效。选药安全,个别药物兼顾保胎作用。“有故无损,亦无损也”[10]。有报道在治疗中使用妊娠慎用药如半夏、乌药[11],效果明显,但使用时间短,未对妊娠有影响。本研究所用药物药性平和,无毒性,安全。对孕妇及胎儿无毒副作用。临床有报道监测相关中药治疗过程未见明显阴道出血及腹痛等不良反应[12]。

临证中发现因患者病程长短不一,临床用药效果不同,病程越久,效果就越差。在中药组中有3例因患者服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后继续用药并加用抗炎药物,在中西药组中有2例因病史长达2周,迁延难愈,用口服药后无明显改善,考虑患者久病后亦感焦虑及痛苦,后加用静脉抗炎药,亦达到治病不伤胎效果。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整个孕期均易感,亦无明显季节性。外感咳嗽治疗及时,不会迁延。我们需“治病与安胎并举”,需中病即止。减轻患者对用药的担心,且在用药选择中,对胎儿俱无毒性[13]。若迁延不治,属“子嗽”范围。关于本病近年的研究也有很多,临床有桑菊饮治疗妊娠咳嗽的报道[14],另有止咳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本病。在治疗中照顾患者脾胃[12],加用护脾胃药物,也是临床中我们需注意的地方。笔者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本方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减少患者病程,减轻患者外感症状。根据患者情况予中药或者中西药不同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更快康复且安全有效的治疗,可临床推广。并且本方也可以用于哺乳期女性及幼儿感冒治疗,但幼儿用量要有所减少。

猜你喜欢

中西药外感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