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20-09-03郑昆仑信金党谷福顺王爱国

光明中医 2020年15期
关键词:骨伤内服椎动脉

郑昆仑 信金党 谷福顺 王爱国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tet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其主要发病原因是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等出现退行性改变,造成椎动脉受到压迫和刺激,动脉血管出现曲折或狭窄等改变,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量不足[1]。若椎动脉出现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昏头晕、恶心呕吐、颈部不适等症状[2]。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CSA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临床表现相对复杂,病程漫长,目前针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高压氧舱、牵引等,但治疗效果欠佳。中医理论认为,该疾病的主要病因是筋骨不坚以及肝肾亏损,因此滋补肝肾为其主要治疗方向[3]。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多为椎间盘出现突出或破裂,是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CSA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4.36±2.14)岁;病程10~19个月,平均病程(14.88±2.54)个月;证候分型:15例实证患者,17例虚证患者,16例虚实杂症患者。对照组48例,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5.21±2.14)岁;病程11~18个月,平均病程(15.13±2.51)个月;证候分型:12例实证患者,19例虚证患者,17例虚实杂症患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或体格检查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②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CSA的诊断标准;③患者出现颈性眩晕。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71岁;②患者停止服药1周,并未接受其他治疗;③患者意识清楚,能够进行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颈椎骨质疏松、颈椎骨折等患者;②合并存在严重脏器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③合并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④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天麻钩藤饮联合桂枝汤加减内服,处方为:桂枝15 g,葛根30 g,鸡血藤30 g,黄芪20 g,丹参20 g,生姜6 g,赤芍6 g,当归10 g,竹茹10 g,天麻10 g,栀子10 g,白芍10 g,红花10 g,黄芩10 g,牛膝10 g,钩藤10 g,以上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水送服。观察组:在对照组中药内服基础上联合中医骨伤手法,具体包括:拇指按压患者颈项周围肌肉,持续10 min,再联合点穴手法按压患者风池穴1 min,完成后,患者保持低头前屈,医师利用手肘及前臂托住患者下颌,向一侧旋转45°,双手操作对患者进行反向以及向上的旋转提拉扳法,听到弹响声后,结束治疗,另一侧治疗方法同上。

1.4.2 观察指标①分别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本院制定的症状评分表对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进行评估,VAS评分越高,患者疼痛情况越严重,症状评分满分为30分,其中轻度:0~10分,中度11~20分,重度21~30分。②对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进行采集并检测,对比2组患者血浆比黏度(RPV)、血沉(ESR)、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③统计出现食欲下降、四肢乏力、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人数,并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2组患者VAS及症状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VAS及症状评分比较 (例,

2.2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RPV、ESR、HC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电泳、变形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例,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出现食欲下降2例、四肢乏力1例、腹泻0例、皮疹0例,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3/48);对照组出现食欲下降3例、四肢乏力1例、腹泻0例、皮疹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2%(5/48)。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CSA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在颈椎疾病中占有较高比例。研究表明,患者在CSA发病期间,机体椎动脉常因颈椎生物力学失衡而受到压迫或刺激,从而造成椎-基底动脉血流供血发生异常,引发一系列症状,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4]。中医理论表明,CSA的发病原因为积劳外感、肝肾阳气不足,因此,健脾胃及化湿痰为其治疗根本,传统内服中药及牵拉等物理疗法均不能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5]。

本研究内服药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天麻钩藤饮平肝息风、补益肝肾。其中葛根、赤芍、当归及黄芪,能够为患者通泄营郁、补血补气;鸡血藤、红花是活血舒筋、散瘀止痛的良药;黄芩、竹茹能够清热燥湿、化瘀;除此之外,方中加入丹参,能够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静心安神等。各药物共同作用,达到了通络止痛、益气活血的功效[6,7]。内服中药能够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使机体阴阳气血得以平衡,对于虚证实证皆有良好功效[8]。中医骨伤手法在CSA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其对肌肉紧张起到了良好的缓解作用,使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提高了机体对炎性介质的吸收率,从而改善患者颈部血液供应状态。本研究中,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内外兼治,起到了消炎止痛的效果。骨伤手法通过按、压操作,能够达到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功效,改善了血液循环,对小关节的粘连及错缝起到了抑制作用,扩大了椎间隙与椎间孔,使患者能够恢复到正常生理曲度[9]。除此之外,减少了椎动脉周围组织的刺激和压迫。中药内服能够对机体气血进行全面调节,在舒经通络的基础上,缓解椎动脉的供血状态。CSA在发展的过程中,病灶集中受力及出血,容易出现炎症反应而造成的增生及粘连,使患者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产生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度降低,电泳指数以及变形指数降低。本研究中,治疗后,2组RPV、ESR、HCT明显改善,红细胞电泳、变形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使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改善,新陈代谢的速度得到提高,使椎动脉痉挛的状况得到缓解,并且降低了ESR、HCT、RPV水平,提高了红细胞电泳指数及变形能力[10]。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2%,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内外兼治,起到了消炎止痛的效果,改善了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水平,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伤内服椎动脉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内服外敷防疫情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中医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伤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