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幼者本位”看《社戏》的“戏外之戏”

2020-09-02肖澳敏

戏剧之家 2020年22期
关键词:社戏儿童

肖澳敏

【摘 要】《社戏》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最后一篇文章,通过描写鲁镇儿童欢愉纯真的玩耍与看社戏的经历,刻画了一幅温情的乡村画卷。“我”从爱看戏到觉得不适于在戏台下生存的变化,其实也是“我”人生之戏的一部分。《社戏》中,社戏是台上之戏,“我”和伙伴们愉快的玩耍经历以及长大后“我”在戏台下的反应则是台下之戏、戏外之戏。从“幼者本位”角度看,这出“戏外之戏”表现了“我”所经历的不同生活对“我”的影响,替《狂人日记》中“救救孩子”的呐喊发出回响。

【关键词】“幼者本位”;《社戏》;“救救孩子”;儿童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2-0195-02

在《呐喊》中,鲁迅描写了许多儿童形象,比如《狂人日记》里“吃过人”的小孩;《风波》里遭受父母虐待的小孩;《明天》里苦命的宝儿;《孔乙己》里戏弄孔乙己的“我”等,各式各样,形象鲜明。这些儿童形象都有一个特点:没有快乐的童年,生活中遍布灰色的阴影。唯一与众不同的便是《社戏》中的儿童,他们全都天真烂漫,质朴可爱,仿佛活在无忧无虑的世外桃源之中。这也奠定了《社戏》在《呐喊》这部小说集中的独特地位。文中“我”幼年在母亲家乡玩耍时也是童真稚拙的,并且独爱当时看过的一出社戏,长大后“我”却不习惯看戏了。“我”由爱戏变为厌戏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本文将从“幼者本位”的角度来探究个中缘由。

一、幼年时在戏台之下:惬意欢愉

幼年的“我”跟随母亲来到祖母居住的平桥村,村上有许多“我”的朋友,我们经常一起掘蚯蚓、钓虾、放牛。在这里,“我”可以免于苦读经书,又有许多朋友做伴,仿佛生活在乐园之中。在平桥村的时候,“我”最期盼的就是去赵庄看戏。无奈的是平桥村的船早被订完了,“我”找不到别的法子去赵庄了。一天下来“我”闷闷不乐,看完戏回来的朋友们看到“我”的不悦,便提议坐提前回来的八叔的航船去看戏。母亲与外祖母虽然担心,但在我们信心满满的保证下同意我们一起出行。在船上,“我”看着两岸的美景,闻着山间的清香,看着朋友们的玩闹,心里十分快意。到了赵庄后,我们只能隔得远远地眺望戏台上的演员了。“我”期待的角色也沒有出演,台上的演员们也因夜深了而逐渐怠惰,竟干脆坐着唱戏了,我们都有些失望,于是约着早点回去。摇船的船夫觉得累了,行船愈来愈慢,我们决定下船去偷些罗汉豆来吃。

幼年的“我”在戏台下十分自得。虽然文中没有直接提到“我”是如何快意自在,但是从“我”的行动便可窥见一二。看戏累了,“我”就买杯豆浆来消遣一下,乏味时就打下瞌睡,起兴的时候跟着大伙儿一起呼喊,心中十分快乐。来看戏的路上,周边环境是如此的清新美丽,“我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1]“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它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2]看完了戏和朋友一起去偷罗汉豆也让“我”十分开心,因为跟朋友一起玩的时光总是让“我”觉得惬意。我们一起商量着去“偷”罗汉豆,但大家都不介意自己家的罗汉豆被“偷”。“偷”完阿发家的后,我们又去“偷”了点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这样一中和,就不会显得被“偷”的罗汉豆田一下子少了很多罗汉豆,这些幼稚的想法正展现了我们的天真可爱。“我”虽然并没有在社戏上看到什么精彩的表演,但这里的好风光以及好朋友让“我”获得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忘掉了所有的不开心。

二、成年后在戏台之下:焦虑不适

成年后“我”曾看过两场戏,一场是朋友所说的能够见见世面的北京戏,另一场是因募捐而看的一场戏。听第一场戏时,“我”尚还觉得听戏是有趣的,于是兴致勃勃地去了戏园子。戏园子里人头攒动,“我”坐不到位置,于是被领到侧面的一条长凳上坐。那凳子极高又细,让“我”联想到了某种刑具,不由得害怕地离开了戏园子。这第一场戏,“我”什么也没听到,只是进了戏园子便“铩羽而归”。第二次则是给湖北水灾捐款而得一张戏票,“我”为了谭叫天而去看戏。这次的戏园子是新式舞台,“我”本想着用不着赶早去占位,没想到到场时人已经挤得水泄不通。“我”等待多时,却迟迟不见谭叫天上场,台下的拥挤让“我”感到无法忍受,不适地扭转了一下身子便被彻底挤出了座位,于是干脆作罢,离开了戏园子。

看完第一场戏时,“我”觉得“耳朵只在喤喤地响。”[3]连朋友说话都听不清了,但彼时“我”尚只是怀疑自己不适于在戏台下生存。看完第二场戏后“我”便能确定自己已经不适于在戏台下生存了,以至于出了戏园子“我”感觉北京的空气前所未有的清新了,简直沁人心脾。这种夸张的描写巧妙地突出了“我”在剧院里的不适感。

三、变化缘由:从“幼者本位”角度来看

“我”对幼年时在赵庄看过的戏是十分喜爱的,甚至觉得那是“我”此生看过最好的戏,但“我”对成年后所看的两场戏是厌恶的,虽然“我”没有明确表态,但是从“我”认为自己不适于在戏台下生存,便可见一斑。“我”并非不喜欢看戏,第一次决定去看戏是因为“我”觉得看戏是有趣的,第二次是因为“我”想看到谭叫天这位角儿,由此可见虽然“我”不太精通戏曲文化,但是对看戏还是有一定热情的。但“我”进了戏园子后就开始觉得吵闹烦闷,最后每场都中途离场。这与“我”小时候盼着去看戏,并且看得怡然自得有很大的反差。这种反差的形成缘由,可以从“幼者本位”的角度窥见一二。

“幼者本位”观念由鲁迅提出,他认为中国自古以来的父为子纲思想严重束缚了儿童的自由成长和个性养成,长期以来形成了卑怯、圆滑和驯服三大弱点, 演变为“国民劣根性。”[4]为了将这种劣根性扼杀在摇篮之中,国人应树立“幼者本位”观念,将儿童视为独立个体,不擅自将个人想法强行施加在儿童身上,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其自然健康的成长。《社戏》中的“我”在童年是幸福的,因为我身边有着践行“幼者本位”的大人们。“我”在平桥村的朋友们虽然年纪相仿,可辈分的区别很大,不过无论我们怎么打闹,也没有大人来责怪我们没有按辈分规矩行事。在“我”得知去赵庄的船已经没有了时,母亲提醒“我”不要做哭丧脸,免得惹奶奶生气。但当时年纪尚小的“我”还是不能完美地隐藏好自己的情绪,不久便被奶奶发现了“我”的闷闷不乐。知道缘由后,奶奶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替“我”说话,认为“我”不高兴是应当的。当我们提议要几个人独自乘船去看戏时,祖母和母亲很担心我们几个小孩会出意外,但在我们的一再保证下却还是放行了。

偷完罗汉果的第二天,已经知晓的六一公公不仅没有责骂我们,反而问“我”好不好吃,在“我”肯定了他的罗汉果后,他就高兴地夸“我”以后是个做状元的料子,还兴致勃勃地送了一碗给“我”妈妈。“我”在平桥村做了很多没规矩的事情,但是从未受过大人的管教与责骂,这是因为母亲、祖母、六一公公和其他村民们都愿意尊重儿童喜欢玩闹的天性。祖母虽然不想看到“我”生气,但在知道缘由后仍然替“我”考虑,这样的祖母是关心儿童、尊重儿童的。母亲虽然担心“我”和几个朋友独自坐船看戏会不安全,但在看到我们迫切渴望的眼神后还是妥协了,这样的母親是温柔可亲的。六一公公活像个老顽童,得知有小孩子摘了他的罗汉豆,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急着为自家豆子“平反”,在受到“我”的表扬后,他立刻高兴地夸耀其自家豆子来,还给“我”母亲送了一碗,像是要把他的豆子送给识货的人吃。村里的其他村民也从不拿辈分那套规矩来压“我”。我们觉得八公公十分在乎他的船,但实际上八公公十分大方地将船借给我们玩耍,并没有跟我们计较。平桥村的男女老少们都十分关爱孩子,“我”于是在平桥村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我”在赵庄看的戏,没有看到自己最期待的角色,就连演员都没有认真表演,翻跟头也偷工减料,可见这出社戏实在算不上什么好戏,但“我”直到长大了仍然觉得这是自己见过的最好的戏,这是因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我”喜欢的并不是这出社戏,而是陪自己看社戏的那群小伙伴们和那段快乐的时光。

相比之下,“我”在成年后看到的两出戏就比赵庄的社戏高端得多,但“我”却在进了戏园子后便觉得不适,因此并不喜欢。“问题并不在戏的本身, 却在戏的周围的一切条件, 就是说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5]此时的中国已陷入无尽的战火与纷争中,“我”从年幼无知的孩童也成长为熟悉世事的大人,心态早已与幼时不同。纷扰的社会让“我”本能地不再喜欢处于拥挤嘈杂的环境之中,“我”的心也不能再像儿时一样与他人与自然亲近了。“我”在戏台下的不同变化就是“我”人生之戏的一部分,表现出了“我”心境的转变。

四、结语

鲁迅通过“我”幼时与成年后对看戏的态度转变来表达自己对“幼者本位”理念的支持与赞扬,同时批判了社会对人心灵的腐蚀与伤害。《社戏》中描写“我”儿时在平桥村的美好生活是鲁迅对未来社会的儿童可以永远幸福快乐的美好期盼,而成年后的“我”不再爱看戏,则是鲁迅对于现实社会的描写,是对“救救孩子”这一呐喊的回应。生活本该越来越美好,希望我们都不要再有“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遗憾。[6]

参考文献:

[1][2][3][6]鲁迅.鲁迅小说[M].陕西:陕西出版传媒集团,2013:121,121,117,125.

[4]张迎春,王永丽.鲁迅“幼者本位”儿童教育思想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2):17-19.

[5]孙伏园.《呐喊》丛谈·《社戏》[J].鲁迅研究月刊,2011(03):64-75.

猜你喜欢

社戏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留守儿童
定准语文课堂的出发点——丁卫军《社戏》教学实录评析
风景这边独好——丁卫军《社戏》教学课例深度研读
《社戏》:一篇布满矛盾的作品——《社戏》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