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开故事的密码

2020-09-02张丽娜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鱼骨白骨精刺猬

张丽娜

【设计理念】

故事,是表达的高级形态,是写作的智慧表征。有没有故事性,可以作为衡量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冲突是故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抽象的冲突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故事内容,是本堂作文课的目标所在。针对教学目标,笔者对本堂课进行了这样的设计:首先,选取若干经典故事,围绕它们的标题中共同具有的“三”这个数字,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冲突;然后,带领学生通过绘制鱼骨图,深入了解如何设置故事冲突;最后,借图说事,运用鱼骨图解开令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密码,并让学生通过实践,收获自己的写作密码。

【教学流程】

一、从“三”入手,初识故事

师:同学们,请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标题——“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调芭蕉扇”“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刘备三顾茅庐”“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谁能说说它们的共同点?

生:标题中都有一个“三”。

师:这个“三”有什么特别呢?

生:都表示次数。

师: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一定要是“三”呢?

生:“三”只是一個虚指的数字,是概数,不是确数。

师:那么,“三”这个数字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以致在这么多的小说中都会出现呢?今天,我们就以《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为例,来解密神奇的数字“三”。

师:同学们,在“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中,你们能找到多少个“三”呢?

生:白骨精三次变化,分别变成了姑娘、老婆婆、老爷爷。

生:孙悟空三次打了白骨精。

生:唐僧三次要赶走孙悟空。生:孙悟空三次向师傅求情。

师:通过这些“三”,大家看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生:白骨精阴险狡诈。生:唐僧肉眼凡胎,好坏不分。

生:孙悟空疾恶如仇,武艺高强。

设计说明:本教学环节旨在从“三”入手,通过一系列名著回目中的“三”,引导学生发现“三”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的普遍运用,认识到“三”所代表的情节是促成故事生动曲折的重要元素“。三打白骨精”中的“三变、三打、三赶、三求”涉及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等诸多方面。笔者引导学生找到这些故事中外显的“三”,从而对故事中的“三”的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二、议“三”妙用,领悟规则

师:现在,老师要大家拨开故事表面的“三”,看到其内在的“三”。请同学们思考:孙悟空打白骨精,可不可以只打一次或两次?

生:不能。一上来就打死了,故事就没劲了。

生:如果只变化一次,就看不出白骨精的狡猾了。

生:一次就打死白骨精,虽然能体现出孙悟空武艺高强,但是就没有后面的心理变化过程了,故事就不生动了。

生:“三赶”“三求”能够充分体现孙悟空的性格变化,与以前的一气之下就离开形成鲜明对比。只有一次的话,就没有效果了。

师:只打一次或两次,会使情节的曲折性和人物形象的丰满程度都大打折扣。因此,“三”可以说是塑造好故事的秘籍——至少有三次冲突,才能构成故事中精彩的情节线。

设计说明:“三”是故事的外显。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故事的表象出发,探究故事的内核。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激发智慧,思考故事的内在逻辑和构思规则。学生通过探讨“三”,即多次冲突在故事中的妙用,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触及故事的本质。

三、以“三”为轴,借图说事

(教师出示一张未标文字的鱼骨图。略。)师:同学们,这张图叫作鱼骨图。下面,我们试着用它来分析“三”在故事中的运用,看看冲突是怎么体现的。以“三顾茅庐”为例,你们觉得在鱼刺上写些什么,才能表现出故事的冲突?生:大的横轴上可以写,刘备三顾茅庐是想要请诸葛亮出山。

师:很好,这是三顾茅庐的目的。

生:几根刺上可以写,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

生:刺上还可以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遇到的困难。

......

(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鱼骨图。)(图1)

师:通过鱼骨图,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在故事中是怎么体现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是他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没有马上实现,因为作者在故事中给刘备设计了一系列的阻碍。最后,刘备解决了阻碍,愿望便实现了。因此,故事冲突的基本逻辑是:愿望→阻碍→解决。下面,我们就运用“三”这个构造故事冲突的技巧来创作一个小故事吧!有一只小刺猬,它来到了一个新学校,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绘制鱼骨图,讲一讲这个转学的小刺猬的故事。

生:小刺猬来到了新学校,因为身上的刺总是扎到别人,所以大家都不喜欢跟它玩。

生: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伙强盗。小刺猬挺身而出,用身上的刺救了大家,成为大家的英雄。

师:就这样成为英雄,同学们觉得符合“三”的故事法则吗?

生:应该还要加一些同学们不喜欢小刺猬的具体表现,比如小刺猬和大家玩球的时候,把球给扎破了。

师:把小刺猬的行为具体化了,非常好。

生:小刺猬和同学玩跳绳的时候,也扎到了同学。

师:还有,小刺猬坐车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生:小刺猬坐车的时候,车子一摇晃,它就会扎到别人。大家都不想跟它坐在一起。

师:同学们觉得小刺猬来到一个陌生的班级之后,内心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一起玩。

师:那么,在故事中把小刺猬塑造成大英雄,大家觉得好不好?

生:不好。小刺猬的愿望应该是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师:刚刚,同学们为小刺猬的愿望设置了一系列的阻碍,根源都在它的刺上。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阻碍呢?

生:可以送苹果,把它的刺遮住。苹果还可以吃。

生:我觉得送苹果不好,因为苹果很容易

腐烂。可以送棉花,把刺包起来。

师:把刺包起来,这个想法非常好。这样一

来,大家就可以和小刺猬一起玩了!本堂课,同学们很好地运用了“三”这一故事表达法则,形成了关于友情的小故事。其实,写故事并不难。只要学会了故事表达的密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讲故事的高手。

设计说明:在本教学环节,笔者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冲突的内核,选取了经典小故事——“三顾茅庐”,并借助思维导图——鱼骨图,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愿望→阻碍→解决”的过程在故事中如何具体展开。鱼骨图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在之后的写作练习中,笔者也让学生通过鱼骨图理清思路,并根据鱼骨图来安排故事冲突。在运用“三”的技巧讲故事时,学生一开始设计的阻碍通常比较简单,教师须引导他们细化冲突,这样才能使故事更加细致生动,符合逻辑。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鱼骨白骨精刺猬
蚁工
幸福晚年“拼”出来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我是白骨精
惹怒了一根“鱼骨”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