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习近平文化自信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指导作用

2020-09-02李万豫

锋绘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道德教育大学生

李万豫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面临更多的诱惑。加之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弘扬传统美德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是我们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之人。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道德教育

1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因和意义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说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和力量源泉,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是我们自信的表征。

在现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一些大学生受到各方面的压力,及多元文化的影响,道德水平水平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走向极端、闹出严重后果、触犯法律,给其自身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顺应社会形势要求,道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道德教育是培育理想人格、造就人们内在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是整个社会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 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2.1 多元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变换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层出不穷造就了当今文化的多元化,为人们的选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同时也给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带来了难题和挑战。对于转型期的大学生来说,在道德意识的培养上、在价值观念的树立上、在行为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困惑和挑战。

2.2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体现出了多样性。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具有较高的爱国热情,热爱国家,他们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刻关心国内外发展形势;他们理想远大,热爱学习,渴望能够成才,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积极融入社会,找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艰苦奋斗,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新鲜的血液。

另一方面,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隐患,也不容乐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道德素质滑坡的趋势。

第一,道德准则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理解、关心他人,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自我意识极强,缺失社会责任感,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缺乏大局意识,不考虑其他人集体的利益。对于社会现实缺乏辩证眼光,往往只看到阴暗、消极的一面,从而导致情绪冷漠,缺乏远大理想和志向,难以融入到社会集中生活,难以找寻到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这样必然会带来社会信仰危机、情感意识,道德滑坡等现象。

第二,道德判断以实用为准绳。有些大学生不会去运用“善与恶,好与坏”这一标准来评判,而是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以实用性为主,环境的变化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逐渐转向务实,失去了主观判断的能力。

第三,公德意识较差。有些大学生道德观念不够牢固,精神文明素质较差。不遵守公约良俗。

第四,理想信念意识不够坚定。有些大学生只为眼前目标打算,忽略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对教学内容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只知道一味地攀比,追求享乐主义,忘了来学校的初衷,不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出实质性的努力。

3 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

3.1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也转向多元发展,形成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等相互交融的多元文化格局。这有虽然一定意义上利于大学生展现个性自由,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但在道德信仰上也树立起多种标准。这让一些大学生在道德信仰的选择和坚守上陷入迷茫。对于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思想的大学生来说,容易跟风和追逐潮流,在道德信仰上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甚至,部分大学生不加辨别地追崇外国的道德观念,导致价值观念的混乱。

3.2 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元快变的文化,大学生以其敏锐的思维和熟练的技术成为了网络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些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比如,沉迷网络,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流时间变少,孤独加重;沉迷网络游戏,使大学生对人生及未来的概念变得模糊,在游戏中迷失自己,失去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评判的标准,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离。

3.3 思想道德教育的忽视

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老师在课堂上注重道德理论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學生道德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在面临现实道德问题时,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分不清对错与是非,要么是陷入苦闷彷徨,要么是盲目跟风,难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甚至会违背道德教育的初衷。

4 大学生应有的正确的道德观

第一,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杜绝沉迷于物质享受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第二,要有端正的人生态度,诚信为本,诚信待人,不能被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所左右。第三,要培养良好的品德,修身养性,建立起负责任的人际关系,不能贪图享乐。第四,要树立爱国爱民、奉献社会的远大理想。大学生作为祖国明天的建设者,必须要具备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时刻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和社会的命运联系起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5 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道德一直不断地发展变化。大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处境下成长,对待事物会有不同的观念,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水平也不尽相同,因而,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5.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有清晰而明确的文化指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他还多次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二十四字的精炼内容,准确界定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以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大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是规范大学生道德选择的价值尺度。大学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石,努力成长为祖国和民族期盼的道德高尚的有为青年。

5.2 加强文化自信

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能够不断丰富心灵世界、提升精神境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重。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基本人格的培养,有助于对民族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首先,在大学课堂上,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的讲解,运用古今中外文化的一些对比,举出体现不同文化特点的实例,便于学生深刻全面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其次,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使大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特色,增强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

5.3 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必须及时转变道德教育方式,树立“以生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学会道德判断,在道德修养的锤炼中提升道德能力,在现实情境的模拟中激发道德创新,从而使之养成自觉的独立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教育工作者必须端正培养态度,设身处地的为学生们着想,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倾听,变单向教育为双向教育。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让道德教育潜入大学生内心,能够健康的成长。

5.4 营造明德守礼的校园环境

校园作为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营造明德守礼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重大的意义。高校管理部门定期收集信息,将信息分門别类整理,按程序定时汇总。并有效地研判各级各类重大安稳因子的发展趋势、分布时间、地点,提出相应的处置建议,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为学校级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做到及时、准确地发布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及权威网络信息,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弘扬主旋律。充分利用校园网积极发布“正能量”讯息,为网络的正向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组织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学习,充分享受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创新灵感,学会科学协作的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品格。实施素质拓展,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

6 结语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以实际行动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而贡献青春和智慧。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宋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2]王丽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辽宁省社科基全项目:“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走出去创新路径(项编编号:L18DM200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道德教育大学生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