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 《无土栽培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0-09-01程菲张余洋陈炯炯张俊红黄远别之龙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园艺一流实验

程菲 张余洋 陈炯炯 张俊红 黄远 别之龙

|摘要|近5年来,《无土栽培学》课程组根据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宽厚、实践技能扎实的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对课程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更新。根据课程特点,结合专业发展实际,对一流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更好地促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术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一流本科人才。

《无土栽培学》是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一级学科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一级學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无土栽培学课程理论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强,每年分别面向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园艺”和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开设。无土栽培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园艺作物生产上具有很强的优越性,目前在我国蔬菜和花卉等作物生产中大规模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无土栽培学》课程设置

《无土栽培学》是园艺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其中园艺专业教学班包括24个理论学时和8个实验学时,课程计2学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班分为理论和实验2门独立课程,理论课程24学时、计1.5学分,实验课程16学时、计0.5学分。课程理论知识部分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无土栽培技术的基本原理、无土栽培的分类、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固体基质的种类和特性、无土栽培系统(水培、基质培)的特点、无土栽培的应用等内容。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先进的教学思想,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逐步形成了“有思想、有方法、有联系”的理论知识体系(图1)。实验学时则是全部安排与无土栽培有关的实训课程,如水培设施分类与调查、营养液的配制、水培育苗技术、常见蔬菜的水培和基质栽培管理、无土栽培蔬菜评价等。通过对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思路清晰,学生学习时针对性更强,学生对课程组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颇高,增强了课程教学效果。

探索全方位、多维度

一流课程建设模式

课程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最主要的途径,一流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与重中之重[2]。近年来,课程组教师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全英文国际化课程建设等方面努力,以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为终极目标,加快了无土栽培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教材建设

课程组教师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无土栽培教材及其他相关参考资料,并吸收了生产一线的成功管理经验,主编和参编高等农林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无土栽培学》,为从事无土栽培教学、科研与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与已经出版的无土栽培教材相比,该教材根据无土栽培发展需要,适当拓宽了一些技术内容,如增加了营养液管理相关设施与设备,国内外新的无土栽培技术类型与栽培方法等内容,使得教材编写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核心,无土栽培学课程拥有一支具有生命力、不断发展更新的教师队伍。课程组教师年龄在30~50岁之间,全部为博士研究生学历,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有5位教师具有1年以上的国外访学经历;成员涉及蔬菜学、设施园艺学等专业领域,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是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全英文国际化课程建设

为响应本科教育国际化和建设一流本科、培育一流人才的号召,课程组于2019年5月立项建设华中农业大学《无土栽培学》本科生全英文课程。课程组教师广泛查阅国外教材和文献资料,讨论制定课程大纲,明确全英文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并制作完成英文教案和课件。2020年春季学期该课程在园艺专业教学班首轮开课,课程组教师通过逐渐开展中英文双语教学,将专业英语测试与课堂讲授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积累,打开学生对专业认知的国际视野。

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举措和建议

改革举措

实践课程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改革实践课程考核对于加速推进“双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3]。为了激发广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自2015年起,课程组教师已连续5年面向园艺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组织“华中农业大学无土栽培技能竞赛”,以技能竞赛的形式加强专业技能考核,增强考核趣味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4~5人/组,每组选一名队长负责组织。从育苗池铺设到蔬菜播种,再到分苗和定植后管理,每组同学认真完成。竞赛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代表组成评分小组,分别就无土栽培技术理论知识、无土栽培蔬菜的种植和管理、无土栽培蔬菜生长情况以及无土栽培设施维护工作等进行小组评分,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评比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分析总结自己在无土栽培种植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这种技能竞赛的考核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改变了以实习报告为考核成绩主要因素的习惯,利用竞赛过程中学生参与综合打分的方式,体现了学生开展无土栽培实践的综合能力。学生想尽办法在每个时期提高自己的综合评定成绩,达到了课程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建议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关键,是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4]。今后,有关无土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有以下2点建议可供借鉴、探索与实践:

◆增加实验项目

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如学生从资料查询、整理,实验材料、仪器设备的准备,实验药品、试剂的配制,实验过程的操作,直到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等一整套内容独立完成[5]。并且,加强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和讨论,如随机区组设计实验结束后,把各位同学的实验结果拿出来进行讨论,帮助提高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一般步骤,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外部条件。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外无土栽培基地的资源,将“无土栽培技术”实践课程搬到企业的温室大棚,邀请企业中經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使专业教师授课水平得到提高,学生上课身临其境,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提升[6]。

总之,《无土栽培学》课程组在近5年的课程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接下来将以培育国际一流本科专业人才为目标,全面推动《无土栽培学》全英文课程建设,提升相关专业大学生全球胜任力,以适应当前社会对本科生人才国际化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紫芹, 甘德欣, 龙岳林. 无土栽培研究进展[J].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3,14(2): 269-278.

[2] 李勇军.“双一流”建设与本科教学管理——从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两个维度[J]. 教育现代化, 2018, 5(11): 314-316.

[3] 袁月梅, 姚美村, 潘明皓. 以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为引擎加速推进“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J]. 高教学刊, 2020(9): 15-17.

[4] 桂萍, 王秀琴, 郭理, 等. 实践教学在农科类专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石河子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4(3): 65-66.

[5] 吕桂云, 吴晓蕾, 高洪波.“无土栽培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2012, 14(4): 55-58.

[6] 张燕, 王志勇, 梁本国. 对提高“无土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效果途径的探索[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 27(5): 79-80.

*项目支持: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湖北省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程菲(1987-),女,副教授,博士,主要承担蔬菜和设施园艺方面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蔬菜生长发育系统调控。

**通信作者:别之龙(1970-),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设施园艺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引用信息]程菲,张余洋,陈炯炯,等.“双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无土栽培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16):72-74.

猜你喜欢

园艺一流实验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园艺奇葩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园艺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