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四个自信”理论意义探赜

2020-09-01杜敏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道路特色

杜敏

本文为山东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19年度课题(编号:2019S045)

【摘 要】 在“四个自信”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体现在:道路自信——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可供选择路径参考;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活力;制度自信——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展现我国的制度优势;文化自信——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带领着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坚持“四个自信”,不仅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坚信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胜利,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所承担的时代担当。进入全球化时代,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只有紧紧融入世界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世界的美好明天更需要中国一起来努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也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

一、“道路自信”——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参考

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怎么样走更加重要。对此习近平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共产党能够一次次从挫折中觉醒、从一个胜利不断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真谛就是,能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率领十几亿全国各族人民怀揣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与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在尊重客观规律,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地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前3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吸取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之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以及和平崛起、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平崛起的鲜明特色,这样的道路既与封闭僵化的保守之路无关,也不会同改旗易帜的邪路有关,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人间正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适合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关键在于选择的这条道路是否合乎本国的国情。习近平总书记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人民才能决定本国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走的是依靠改革开放的进步之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都是应该按照本国的具体国情来选择的,中国道路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活力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面对一系列新的重大问题,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效益,这是最大的一个成效,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成效就是老百姓解放了思想,价值观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是时代的进步。前南斯拉夫一个政治学家说:“世界上的商品再多多不过人们脑子里的想法”。但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追求,这个民族、这个政党、这个国家才有前途,才有号召力和感召力。那么,在信仰多元化和價值多元化的过程当中,如何把人们聚集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是不容易的。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代表着时代的最实际呼声,而对这些呼声的最好回答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从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看,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大行其道。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低潮带到低谷的现实,人们不禁追问当代社会主义的主题是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定国情相结合统一的结果。他倡导全党要继续发扬党的好传统,要学哲学、用哲学,提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具备的看家本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尊重规律,认识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推进工作。不论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思想路线都是习近平一贯坚持与倡导的。他非常重视战略、历史、辩证、创新、底线五个方面的思维能力,强调我们党、国家和人民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论述,包括两个方面的哲学原理:一是客观性,二是主观能动性,也就是揭示了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有机统一的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检验一种理论一种主义,是对还是错,是真理还是谬误,就看实践所达到的效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飞跃,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生机注入了新的血液。

三、“制度自信”——推动了世界共产主义发展,展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大格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已经东移中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的形成,促进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提高的转变,使之焕发青春和活力。

进入新时代,首先要保持的一个清醒认识是当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明显区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次,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一套完备党的系统的党的领导制度,并使这一领导制度长期、稳定的贯彻到国家治理的各个领域,从而保证全国一盘棋、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的含义,已经转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和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體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取代中国传统现实社会主义创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创造性地建立和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中国现实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又建立和完善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生态体制等一整套具体制度。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发挥我国制度优越性的核心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着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了全面从严治党,把治国理政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结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梦作为一面旗帜引领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全面推进。他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共产党要始终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必须从严管党治党。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就说明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那我们党总会有失去执政资格的一天,被历史淘汰也是不可避免的。进入新时代,党肩负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历史重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要靠党掌握方向,奋力前行。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领导就要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靠“自身硬”凝聚起战胜一切的伟大力量。

四、“文化自信”——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孕育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其中蕴含着讲仁爱、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等为代表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理念。例如,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正确而清醒地认识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好时代主题,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或外交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国际关系和我国国际战略问题发表的一系列真知灼见都体现在他的重要讲话中,生动诠释了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普遍真理。一是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并论证了推动建立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他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时代潮流仍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人类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们党引领中国走向世界中心,实现中国梦的最好时刻。当今世界,我们离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近,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具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利的条件;二是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不论是纵观国内、国外,还是客观判断历史、现实、未来,我们的结论都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不是一时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三是我国核心利益要坚决维护。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和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前提。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这些论述,实际上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性与各民族国家独立自主有机统一的规律。

我国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例如中庸之道、和谐共生、天下大同这些理念,都是政治发展的宝贵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在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和不足的时候,不仅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和经验,还要寻找我们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实际上,西方国家所倡导的不管是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还是施罗德的“新中间道路”都是一种折中主义,体现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文明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滋养着日益强盛的中华民族,也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38.

[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

[3] 张维为.中国震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9.

[4] 李中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底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1).

[5] 赵雷. 从“四个自信”来探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9(06).

[6] 白显良,邹玉.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度”的现实意义与实践策略[J].广西社会科学,2019(07).

[7] 何小红,程文标.从“四个自信”维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9(09).

【作者简介】

杜 敏(1986.06—)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管理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道路特色
道听途说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