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胞因子谱与降钙素原在血液肿瘤患儿感染中诊断作用的比较研究

2020-09-01高丽枫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4期
关键词:介素降钙素淋巴瘤

高丽枫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0 引言

血液肿瘤是临床儿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血液肿瘤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据临床资料显示,血液肿瘤患儿一般合并严重的感染问题,主要是由于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患儿大多采用放疗或化疗进行治疗,而血液肿瘤患儿若长期使用大量的放化疗药物,其发生细菌感染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正常的儿童,加之该疾病患儿的免疫功能本就处于弱势,进而增加了感染的几率,临床显示血液肿瘤患儿由于感染致使死亡的概率为16%[2]。血液肿瘤患儿在感染早期临床症状不太明显,故需对其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否则,伴随着病情的发展,极易演变为严重细菌感染、脓毒症,甚至引发继发性脏器功能障碍等现象,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3]。临床上,为及时判断血液肿瘤患儿感染的原因,一直在寻找一个可靠、精确的诊断指标。本研究就细胞因子谱与降钙素原在血液肿瘤患儿感染中的诊断作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10例血液肿瘤患儿作为本研究对象,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选取未发生感染的55例血液肿瘤患儿为参照组,男31例,女24例,年龄2-8岁,平均(5.2±0.3)岁;血液肿瘤类别:白血病患儿1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儿18例:淋巴瘤患儿16例。选取同时期发生感染的55例血液肿瘤患儿为观察组,男29例,女26例,平均3-9岁,平均(6.1±0.5)岁;血液肿瘤类别:白血病患儿1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儿18例:淋巴瘤患儿15例;血液肿瘤感染诱因:病毒感染:22例,真菌感染:10例,细菌感染:12例,其他感染:6例。本研究均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后实施。根据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价值。

1.2 选取和排除标准

1.2.1 选取标准:①参与患儿经相关检查后为淋巴瘤、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及其他肿瘤者;②参与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

1.2.2 排除标准:①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者;②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者;③由于非感染因素引起发热者。

1.3 方案:对两组患儿均做细胞因子谱与降钙素原检测。

(1)细胞因子检测:①器具准备:具体选取流式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的细胞因子试剂盒;②操作步骤:在无菌状态下,取患儿的外周静脉血,容量为2 mL,放置于普通的分离管中,并经过2h的水浴后备用,水温为37℃。提前1h将细胞因子试剂放置温室,并将IL-2、IL-4、IL-6、IL-10、TNF-a、IFN-γ捕获微球混合,在避光情况下,加入适量流式细胞染色缓冲液,在室温200xg离心5 min弃上清,随后同体积加入流式细胞染色缓冲液,重悬微球反应30 min,每支FACS管加入50ul混合捕获微球,50 ul待检血清和标准品。随后混匀50 ul藻红蛋白荧光抗体,反应3 h后每管加入1 mL洗液,200xg离心5 min,每管加入300 ul洗液,并在流式细胞仪上进行检测,检测步骤在4 h之内完成。

(2)降钙素原:①器具准备:具体选取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其配套分析试剂、定标试剂与质控试剂;②操作步骤:启动分析仪,使其自动搅拌磁珠微粒呈悬浮状态,随后将相关检验数据记录下来。

1.4 评定指标。记录与比较两组患儿的检测数据,包括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细胞单核因子(TNF-a)、y-干扰素(IFN-y)及降钙素原的相关数据。各项临床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IL-2:1.1-9.8(pg/ mL);IL-4:0.1-3.0(pg/·mL);IL-6:1.7-16.6(pg/ mL);IL-10:2.6-4.9(pg/·mL);TNF-a:0.1-5.2(pg/ mL);IFN-y:1.6-17.3(pg/ mL);降钙素原:<0.5ug/l[4]。

1.5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数据统一应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观察组的IL-2、IL-4、IL-6、IL-10、TNF-a、IFN-y及降钙素原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

3 讨论

临床显示,血液肿瘤主要包括各类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其中急性白血病在常见恶性肿瘤中位居第8,恶性淋巴瘤位居前10,多发性骨髓瘤的占比为10%,其在接受治疗时发生感染的患儿数量占所有血液肿瘤的10%左右[5]。目前,血液肿瘤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而患儿在接受治疗时的感染源有病毒、真菌、细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又因患儿自身疾病因素,极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者血液肿瘤患儿的预后和转归,因此,临床医生为控制感染,普遍采用广泛大剂量的抗生素,但在使用抗生素后,患儿容易出现耐药性,进一步降低了患儿的免疫力,致使抗感染治疗的效果不太理想,最终加剧了感染的程度,增大了临床的治疗难度[6-7]。因此,针对血液肿瘤患儿,应通过科学、高效的诊断方式以确定疾病程度,进而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治疗,使疾病得到正确的治疗[8-10]。本研究中,采用细胞因子与降钙素原对未发生感染血液肿瘤患儿与发生感染血液肿瘤患儿进行检测后,结果显示,观察组的IL-2、IL-4、IL-6、IL-10、TNF-a、IFN-y及降钙素原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联合细胞因子谱与降钙素原能够提高血液肿瘤患儿感染诊断的灵敏性及准确性,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介素降钙素淋巴瘤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正常血清降钙素和大肿块甲状腺髓样癌的研究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脐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程度及后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研究
肿瘤专家眼中的癌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