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喂养困难患儿通过循证护理对护理质量的价值研究

2020-09-01雷超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奶量胎龄中位

雷超莲

(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早产儿在临床中也被称为未成熟儿,是在胎龄不满37周前出生的婴儿,出生时的体重不超过2500克,且大多数肠胃功能发育不完整,有喂养困难等特点。在新生儿的早期阶段,受各种因素影响,均会加剧喂养困难现象,从而导致发生呕吐、腹泻、胃胀、体重无涨幅等现象[1]。因此,有效的护理模式对于早产儿的喂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针对本院治疗喂养困难治疗的50名早产儿,探讨在护理过程中给予循证护理的价值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治疗喂养困难的早产儿50例,以中心原则的形式将早产儿分为参照组(n=25)与研究组(n=25)。其中,参照组胎龄在33~36周,中位胎龄为35.19周,早产儿体重1700~2500 g,中位体重为2100 g;研究组胎龄34~36周,中位胎龄为35.48周,早产儿体重1800~2500 g,中位体重为2200 g;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基本资料,组间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早产儿进行常规治疗,若有必要则进行洗胃、禁食,给予静脉营养的补充,并进行常规性的喂养。

研究组行循证护理,主要方式有:①问题及循证依据支持:根据早产儿对于喂养产生不耐受的原因进行评估,并在“知网”“万方”等资料库中查阅相关资料,根据临床研究经验与理论,分析资料的可靠性、有效性,并结合患儿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②循证护理干预:对于喂养困难的早产儿,通过空橡皮奶头给予吸吮,促进其肠胃道功能的发育;通过视觉、感官刺激,进行兴奋迷走神经病G细胞的有效刺激,促进胃酸、胃动素、胃泌素等进行分泌,提升肠胃的蠕动功能,促进粪便的有效排出,减少食道发生返流及其他不良并发症状;同时,也能促进早产儿通过静脉补充营养逐渐过渡至正常的肠胃营养供给,从而缩短经胃部管道营养供给到经口补充营养的时间,减少患儿出现喂养困难的发生;③按摩护理:适当地为早产儿进行腹部的按摩,增强肠胃的蠕动,并通过按摩手法刺激感受器等,促进神经发生兴奋作用,从而提高胃泌素、胰岛素的分泌,促进早产儿对营养物的有效吸收、消化,增加早产儿的体重[2]。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早产儿奶量、奶量残留、体重升高、呕吐消除时长,若奶量、体重上升指数越高,奶量残留与呕吐消除时长越低,则说明早产儿的改善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50例患儿的数据,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形式,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两组早产儿奶量、奶量残留、体重升高、呕吐消除时长,并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P<0.05,即可证实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早产儿奶量、奶量残留、体重上升、呕吐消除时长比较

由表1可看出,研究组早产儿的奶量、奶量残留、体重上升、呕吐消除时长均比参照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差异。

表1 两组早产儿奶量、奶量残留、体重上升、呕吐消除时长比较

3 讨 论

早产儿极易发生喂养困难现象,主要是因肠胃道功能存在障碍,致使在喂养过程中出现不耐受现象,严重影响早产儿的身体发育。对于早产儿喂养困难症状,临床中主要通过少量的红霉素、非营养类的吸吮操作、腹部按摩护理等进行治疗,而近年来,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循证护理,其效果更为理想。循证护理,主要是根据临床有效经验与案例,通过科学性的理论支持,并结合患儿的病症特征,进行有效的评估判断,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促进护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3]。

据本次实验可知,实施常规性护理的参照组,奶量、体重均无明显的改善,且低于应用了循证护理的研究组;此外,奶量残留及呕吐消除时长也均比研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循证护理的应用,能够在早产儿的病情基础之上,结合论据、以往经验,为早产儿探寻最佳的护理模式,促进有效的肠胃道蠕动,提高对营养物的有效吸收及喂养耐受能力,降低呕吐与其他不良症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喂养困难的早产儿实施循证护理,有利于促进早产儿有效的吸收、发育,减少呕吐、腹泻等并发症,提高护理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奶量胎龄中位
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对新生儿ICD-10编码影响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损伤后血清酶变化的胎龄差异性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