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古巴车文化de十个秘密

2020-08-31吴韧彦

车迷 2020年8期
关键词:古巴

吴韧彦

感谢周董拍的全新MV Mojito,让更多人知道了古巴老爷车。据他本人所说,之所以去古巴拍,是因为他喜欢老爷车,而在古巴,老爷车可谓是“千姿百态”,这是独一份的魅力。据马蜂窝平台发布的数据,周董的MV上线后,关键词“古巴”在那一周的搜索量暴涨,蹿升至第四位。

老爷车是与雪茄平起平坐的古巴招牌。去古巴会有种强烈的穿越感,满大街都是老款的别克、雪佛兰、福特、凯迪拉克、Pontiac、Oldsmobile、Studebaker和Plymouth(后四个品牌都是已经消失的品牌),都带着引人注目的尾鳍、圆鼓鼓的发动机盖、闪亮的镀铭饰条以及其他由“太空热”促发的设计元素。它们多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车,其中最为常见的车型有别克Roadmaster、福特Fairlane、雪佛兰Deluxe、Bel Air、凯迪拉克Eldorado、Oldsmobile 88等。如《孤独星球》所言:“这恍若让人回到了装饰艺术、摩登流线型盛行的年代,那时底特律正在艰难地迎接来自日本和德国的激烈竞争”。

在古巴,美国的老爷车被当地人叫作“Yank Tank”。它们被当作传家宝,还作为文化象征之一而被膜拜,无论是画廊里的油画、纪念品商店中的明信片和冰箱贴都会以老爷车为主题形象。它们的“独特”部分是被逼出来的,一方面古巴人没法从美国获取汽车零部件,另一方面日本和欧洲的现代零部件又过于昂贵。他们只能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改造,大多车内的零部件都是七拼八凑,都不再是原装的了。考虑到美国车在美国平均每十年就要更换,这些车却能在古巴延续几十年,最长的甚至已有七八十年,还是在自给自足的状况下维修保养,还得经受住来自路面、油品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它们的顽强和坚韧实在称得上是个“奇迹”。

在古巴,美国老爷车中车况较好的多是提供给游客的巡游车,像是国营的Gran Car公司,尽管费用贵些,但绝对值得。它们被修饰一新,车身上不会再有锈斑,还上了新漆和镀铭,机械部分也更牢靠,不會动不动就坏。经典的老爷车巡游路线之一,是从哈瓦那旧城区发车,穿过Centro Habana老式公寓,最终到达海滩旁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酒店。

在古巴,不少出租车也是美国老爷车,在风景名胜、酒店附近的出租车,为了吸引到客人,车的外观必须经过精心装扮。去过古巴的游客会更推荐坐出租车,而不是在那里租车自己开,一是费用更贵,二是路况难以捉摸,导航也比较困难,路上的路标、照明设施还不健全,为了避免事故,还是选择保守策略为妙。

去古巴,不管是车迷还是游客,坐敞篷老爷车兜风,都是必玩的项目。当然有的车迷会进阶下,去古巴的汽车博物馆,看看革命领袖或是其他名人的座驾,骨灰级的车迷还会去围观或是参加一场街头赛事,甚至深入丛林寻找珍稀车款的踪迹。受疫情影响,即便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古巴之旅,也不得不忍痛搁置,在此之前,不妨先了解些有关古巴汽车文化的故事和秘密,以解可望而不可及之苦。

每个古巴人都是业余机械师

有人做过统计,在古巴大概还有6万辆美国老爷车,其中有一半是50年代以前的车,其中25%是40年代的,25%是30年代的。对很多车主而言,这些车是谋生的重要工具,为此需要将之保持在良好状态。在古巴街头,随处可见趴在车盖上或是伏在地上修车的人。在过去古巴不只缺汽车零部件,有时连工具都没有,这对车主的手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只要能让车开动起来,他们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有时他们不得不用原材料自行制造零部件,不得不从别的车上甚至是拖拉机、船只上拆下零部件来用。像是车头装饰件,都是用废铁手工打造。像是V8发动机,为了省油省钱,大多都换成了柴油机或小排量发动机。他们甚至会用洗发水充作刹车油,用可口可乐来拧开生锈的螺栓,用牙膏来擦亮漆面。他们会把内舱做大,以容纳更多的乘客。对于那些“回天乏力”的老爷车,则是把它拆解成零部件,去挽救那些还能“活下去”的老爷车。他们通常是以实验、试错的方式学习,接手的每一辆车都是一所学校,还会通过汽车维修的电视秀,更新一些知识。能够把这些车保存至今的都是行家,能在缺这缺那的情况下,守住自己的“宝贝”,并传给后人的,都很了不起。近年因为古巴旅游业的红火,以及政府对于拥车限制的放宽,坐老爷车巡游成了个回报率颇高的旅游项目。一次驾车巡游的价格为30美元/小时,几乎等于古巴普通人一个月的月薪。不少过去被废弃的美国老爷车,都被特意寻回,回炉再造。古巴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后,一些古巴人还想通过修复老爷车来赚钱,他们会通过eBay这样的电商网站海淘,或是直接让熟人去海外代购,以此获得所需的零部件。

古巴为什么是“世上最大的美国老爷车展”?

在古巴私家车比车主都要“年纪大”。在古巴的美国车不太可能有低于60年车龄的。在1959年古美中断贸易以前,古巴是美国车最大的拉丁美洲进口国,美国车大量销往古巴,像是通用、福特这样的汽车巨头们还在古巴建过组装线,一些美国车车款甚至最先在古巴发售。那时中产阶级需求旺盛,相关税收也更低廉。而且美国迈阿密离古巴很近,轮渡即可到达,有些古巴人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买车,然后再带回古巴。1959年后不只古美贸易切断,私人拥车权也开始受限,但1959年前购入的车并没受影响。2014年限制彻底解除后,又因为新车价格高昂(进口税高,常是基价的四五倍),只有少数人才消费得起,大多人不得不继续使用1959年前的美国老爷车。到了今天,60年过去了,那批1959年以前的美国老爷车,还有近一半行驶在古巴的大街小巷。

为什么粉色车在哈瓦那稳占C位?

连周杰伦在“Mojito”的MV中都选择的是一辆粉色的老爷车,可见粉色车有多受宠。简单地说,因为社交网络的发达,许多人去古巴一定会自拍,而后上传靓照,随手在网上一搜,就有海量的网红去那专程取的景。顾客是上帝!越来越多的游客要求和粉色车合影、巡游,那么自然越来越多的车被漆成了粉色。这么做的车主会告诉你,就是因为漆成了粉色,生意比平时好了不少。也有车主注意到,如果有情侣(夫妻)来度假,选择巡游车颜色的一定是女性,她们大多选择了粉色。从颜色学来解释,毕竟游客是来度假的,粉色最能唤起愉悦、活力、有趣的感觉,还与爱、浪漫、友好等意义相关。有些人会说,他们最希望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就是“粉粉的”。从环境上来解释,在古巴尤其是哈瓦那海滨大道日Malecon、中央公园一带欧式建筑的外墙都被涂成了五颜六色,全粉色的也不少见。粉色车与这样的背景非常相称。真要从文化上溯源,是因为前几年,美国游客去古巴的多,而他们的大众文化里,有对粉色车的特殊偏好,比如猫王的粉色凯迪拉克总是绕不开的经典,由他掀起了粉色车热潮,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而粉色车作为一种风格,也不断地由美国文艺界人士接班和发扬。游客可能分不清车型,但不管是粉色的别克,还是粉色的雪佛兰,只要是粉色的美国老爷车,他们就会觉得魅力难挡。

古巴老爷车能卖出天价么?

由于不少古巴老爷车都经过了多次非原装的改装,而且使用频次高,常用来载客拉货,又只进行最基础的保养,为此即便是车况良好的车,也很难卖出高价。有时与其从古巴买车况不佳的老爷车再修复,不如直接在美国买车况好些的车,算下来反而更合算。在古巴的美国老爷车大多是大批生产的量产车,并不算稀缺品,这也是难以卖出高价的原因之一。其中最被人追捧的应该是1957年雪佛兰Bel Air双门版,车况好的,可以卖到10万美元。相较之下有些在1959年以后离开古巴的富人,他们留下的数量稀少的欧洲车,反而更加值钱。像是奔驰300SL Gullwing,可以卖到100万美元。不过大部分昂贵、罕见的老爷车,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转移了出古巴,还留在古巴的多数车况堪忧。也不是只要是老车就好卖,越老越好卖,倒是“有故事”的车,或者更具古巴特色的车,会有人愿意为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买单。另外,收藏界的喜好也是一阵一阵的,在一段时间里某个年代的车会格外受欢迎,过去是五六十年代的车,现在则可能是六七十年代的车。不过也许因为古巴人的机械手艺声名在外,还是会有人愿意出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经过改装高手改装的老爷车,虽然不会是天价,但对于古巴人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一笔收入。当然价值不只是经济上的,对于古巴车主而言,每辆老爷车都是无价之宝,伴随着他们走过的岁月,他们在它们身上下的功夫和施展的创意,都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古巴是赛事的荒漠?可别小瞧车迷的力量!

古巴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办过赛事,而且是三届哈瓦那大奖赛(Grand Prix),当初之所以举办是为了吸引游客。最初是在Malecon街道比赛,之后为了安全转去了军用机场举办。五届F1世界冠军胡安·曼纽尔·范吉奥(Juan Manuel Fangio)、Cobra之父卡罗尔·谢尔比(Carroll Shelby)都有参加过,英国賽车名手斯特林·莫斯(Stirling Moss)和玛莎拉蒂车队曾赢过两届。不过在1958年那届大赛上,发生了车手被绑架以及撞车死人的事件。在1962年后,古巴禁办了汽车赛事。那么对于汽车赛事的渴望是否就此绝迹了呢?并没有。虽然在繁忙街头绕圈赛车不被允许,但私底下的直线加速赛还是星星点点地存在着。这类比赛经常选在郊区人少的路上,赛制也简单,只需两两对决,指定距离,看谁用时少。在古巴最有创意的机械师往往是最快的直线加速车手。2015年的一部纪录片《哈瓦那汽车俱乐部》(Havana Motor Club)记录了古巴这群热爱直线加速赛的车迷,以及他们为举办一场正式的赛事所做的努力。其中既有收入尚可、有海外联系的车手,也有捉襟见肘、必须“自产自造”零部件的车手;既有有志于成为古巴冠军的车手,也有仅是以此跳脱出日常纷扰的车手。而在他们的竭力争取下,2013年他们得到了古巴汽车运动和卡丁车联盟的支持,第一届最大加速度赛事(Event of Maximum Acceleration)在古巴举办了。自此之后,赛车开始在古巴流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有了专为孩子开设的卡丁车学校。此外,得益于丰富的老爷车资源,各式各样不以竞速为目的的老爷车赛也每年在古巴举办。

去古巴拍片的汽车剧组究竟有多少狼性生?

古巴是不少人喜爱的取景地,不管是拍MV、电视节目还是电影。对于车迷而言,更关注的自然是汽车节目和汽车电影。Top Gear美国版在那拍过,《速度与激情8》也在那拍过。对于美国而言,这不是一件平常的事,而是五十年来的“破冰”之举。只是古巴互联网的网速不够快,拍摄许可申请起来比较漫长,当地物资设备不足,全部需要剧组自带。如果是拍车戏,还要克服柏油路少、路不好开这一难题,但古巴的风光和色彩,实在令人难以割舍。Top Gear美国版那集别出心裁地想要重现古巴当年举办大奖赛时的“盛况”。他们特意带了与当年夺冠车相关的车辆去那,比如一两搭载2.6升双涡轮V6发动机的玛莎拉蒂Biturbo,还有的则是古巴人民更熟悉的美国肌肉车,像是80年代的科迈罗。主持人还搭了赛道,并邀请当地人一同参赛。至于《速度与激情8》的拍摄,鉴于其巨大的国际影响力,更是受到了古巴人民的热烈欢迎。拍摄时不少人会全天待在阳台上、屋顶上围观,如剧组需要周围保持安静,当地人会贴心地配合。当剧组拍完喊卡后,他们会热烈鼓掌,如果某位明星完成了酷炫的动作,他们则会大声欢呼。《速度与激情8》在古巴的拍摄难度不言而喻,哪怕只是几分钟的追车,都涉及爆破、特技、航拍等,所需要动用的力量,不亚于一部长片。在哈瓦那拍摄的那场赛事中,范·迪塞尔(Vin Diesel)为了赢,不惜让赛车的发动机着火,为了撑到终点线,使出了倒着开车的大招,这才险胜对手一筹。最后他从车内一跃而出,着火的车辆爆燃飞起,坠落到滔滔大海之中。

“隐藏车迷”诺奖得主海明威的最后一辆车

少有人知道海明威是个车迷。在他《永别了,武器》出版的那年,他就入手了一辆1929年的劳斯莱斯Phantom II,并用它用来装打猎装备。在他住所中存着最多的是别克和林肯,还有则是给他太太用的Plymouth。他的藏车中最有名的是一辆双色配色的1955年克莱斯勒New Yorker,这是他的最后一辆车。在古巴,他经常开着这辆车,叼着雪茄,从维吉亚山庄(Finca Vigia)(距离哈瓦那约15公里,在这里他写下了《老人与海》《流动的盛宴》和《岛在湾流中》)出发,穿过繁茂的棕榈树、芒果树,去往哈瓦那的Floridita酒吧——他所认为的世上最好的酒吧,品那一杯酸甜口味的Daiquiri鸡尾酒。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岛在湾流中》曾提过这车。这辆车曾失踪五十年,古巴海明威博物馆的馆长Ada Rosa Alfonso一直在追踪这辆车,并找到了它,在海明威的粉丝同时也是歌手、演员的大卫·索尔(David Soul)的帮助下,他们在古巴修复了它,整个修复过程还被拍成了纪录片《古巴之魂》(Cuban Soul)。尽管大卫有英国国籍(原来他是美国人,为了去古巴才获得的国籍),但他要找到合适的零部件依旧困难重重,好在他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包括英国最好的老爷车杂志Practical Classics、橡树溪海明威基金会以及克莱斯勒公司等。海明威曾在古巴居住了22年之久,为此,还有条寻访海明威足迹的特色老爷车之旅:去La Bodeguita del Medio酒吧喝Mojito,去日Floridita酒吧喝Daiquiri,去逛逛他小说的灵感来源——Playa Pilar海滩、Cojímar渔村,去两个世界酒店(Hotel Ambos Mundos)参观他写下《丧钟为谁而鸣》的511房间,还有则是走访他的故居维吉亚山庄。

在古巴“淘宝”的汽车考古专家们

有些汽车考古专家会专门去古巴寻找罕见而又珍贵的老爷车。毕竟曾有些汽车收藏家于1959年前在此居住,又因为古巴曾举办过国际赛事,有些赛车还留在了那里,但据说在70年代,这批车已经被卖给了国外买家。不过还有些人有老爷车,却不想被人知晓,这些车能不能重见天日,就只能拭目以待了。对于收藏家来说,只要是稀有车型,序列号正是他们想要的,即便已经毁坏,也可以修复如初。

在这波“淘车热”中,被最多报道的是奔驰300SL Gullwing。有一辆在1996年被发现,这辆车在古巴1958年举行的第二届大奖赛中获得了A组(2升发动机组)第一名。原车主雇了个机械师照看该车,但他并没有非常上心,大多数时间里它被扔在了室外,任凭日晒雨淋。一位意大利买家通过私人渠道得知了此车的存在,花了十年才和原车主谈妥了交易,又花了12年的时间把它修复到原样。

除此之外,汽车摄影师彼得·德格勒(Piotr Degler)于2014年也专程去找过300SL Gullwing。他正想为自己的2015年汽车台历确定主题,而恰巧那时政策放宽,正是去古巴一探究竟的好时机。之后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从V?ales到Santiago de Cuba,行驶了3000公里,拍下了25000张照片,问遍了所有他可以问到的人。就在快要放弃、准备离开之时,他偶然撞见了这车,还在夜晚时分、在香蕉树下拍下了它。跟这辆车一起的还有Hispano-Suiza的赛车、由Ghia打造车身的克莱斯勒Thomas特别版等都是极具收藏价值的车款。只是古巴潮湿的气候让这些车锈蚀得特别严重。

还有一款被报道过的车型是保时时捷356。在1959年前进入古巴的大多保时时捷都是356。在2016年,保时捷官媒曾和古巴当地的保时捷粉丝一同去探访过保时捷老爷车的踪迹。本以为应该是一部风光片的节奏,没想到却成了一部历险记,有消息的人闭口不谈,线索扑朔迷离,还在古巴的保时捷分散四处,被锁在了一扇扇铁门之后,惊喜来得古怪而奇异。在取得当地车迷“老大”(有当年古巴大奖赛的档案,也有古巴合法进口车辆的名单)的信任后,他们竟然看到了四辆保时捷356,其中有残破不堪的,有可以开上路的,也有修复到原厂状态的。每辆车只能匆匆过目,车主的身份也对探访者保密,一切都显得梦幻而又悬疑。据说在古巴北部还应该有两辆保时捷356,只是还没有找到具体位置。更多惊喜留待今后的发掘。

硬核蒸汽火车迷的天堂

除了美国老爷车,古巴还有一个值得探访的车种,那就是蒸汽火车。古巴曾是糖业最大的制造国,出于运输的需要,是第一个建立铁路的拉丁美洲国家(1837年)。后来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糖供过于求,糖价下跌,古巴的制糖业因而萎缩,原先种植甘蔗的工人,转去种植柑橘和芒果,不少甘蔗园都关闭了。而在90年代,古巴旅游业就已经超过制糖业,成为古巴最重要的产业。这段历史留下了一批文物级别的蒸汽火车。在古巴大部分蒸汽火车是美国产,来自Baldwin、ALCO、Porter公司。在古巴大约还有200多辆蒸汽火车,其中40辆被认定为国家遗产。其中至少有7辆是19世纪的火车,最老的一辆从1878年开始运行,整整服役了127年,还有一辆曾在古巴导演费尔南多·佩雷斯(Fernando Pére)執导的电影《何塞·马蒂》(José Martí)中出过镜。剩下的蒸汽火车要么转成博物馆展品,要么开发成旅游火车线路。不过由于缺少零部件和经费,维护起来相当困难,还在运行着的蒸汽火车经常会晚点或是抛锚。如果选择去参观糖谷(Valley of the Sugar Mills)或是其他种植园,通常会有老爷蒸汽火车线路,方便游客进出体验。

古巴街头还能看到哪些车?

看多了旅游指南,会以为古巴就是美国车的天下,但在古美中断贸易之后,古巴就开始从苏联进口车辆。在古巴,从轿车到卡车,俄罗斯车都很常见,涵盖的车种相当丰富。街上最常见的车是俄罗斯的Lada(约占30%),差不多是俄罗斯版的菲亚特,便宜、耐用又好修。在七八十年代,这款车还曾是古巴的身份象征,会作为奖励赠送给努力工作的工人。一辆Lada不够大怎么办?古巴人民会把两辆Lada焊在一起打造成超长版轿车!如今部分Lada是私人营业的出租车,车身一般都是黄黑配色,更多的则是用作私人座驾。古巴人也很喜欢Moskvich,他们称Moskvich比Lada更慢但更强壮,效率更高,尤其是Moskvich2141Aleko。在古巴的农村或是国家公园,为了应对丛林,运送游客的常是俄罗斯的ZIL。跟美国老爷车一样,这些车没有空调,只能靠开窗、开风扇,让车内凉爽下来。古巴还有一批波兰版的菲亚特,也就是菲亚特的126p,尽管它们相比美国车省油又可爱,但缺少“排场”的它们绝对不会登上旅游杂志的封面。在古巴街头上,新式车辆中不少是中国的吉利,会有更多的舒适装备,还能行驶更远的距离,公务车、出租车、租赁车都能看到。欧洲车在古巴最为少见,可能是价格的原因。至于新能源车,在古巴多是起亚,还有的则是旧车改造,将原先的燃油机换成了电动机。

猜你喜欢

古巴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迪亚斯-卡内尔当选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古巴经济衰退
古巴 时装秀
88岁
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