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传统 立足文本 回归体式

2020-08-31姚骞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感知体味想象

姚骞

【摘 要】教好语文这门集语言,情感于一体的学科,要突破传统,不拘泥于原有的教学模式,注重形式-内容-形式的过程,根植于文本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把握文章灵魂,教会真正的“法”。

【关键词】兴趣;感知;体味;想象

语文是集语言,情感于一体的学科,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如何在例子中引导学生具备规范的言语,也就是“教什么”“怎样教”,把握教的形式,获取教的内容。课本中选取的经典篇目,对教师就是挑战,读经典是一个欣赏,享受的过程,基于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授《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教学进行了思考。

一、突破传统

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内涵丰富。把“小”的形式变成“大”的内涵,教师教授可易可难,既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培养,还要考虑这堂课本身的价值。题目信息明显,宴会的地点,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一目了然,如何把这些都聚集起来才是关键,题目可以让学生最快知晓通篇文章的内容,但过于传统和老套,从“宴集序”文本特征入手,也可以迅速掌握文本思路,但未必会引起阅读和理解兴趣,可以尝试打破传统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吸引眼球的导语

精彩导语可以第一时间把学生引入教师的思路,“中国文学史上写诗的人很多,但是真正的诗人不多;留下名字的诗人也很多,但是留在心底记忆的诗人却很少。一个好的诗人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一个绝顶的诗人一定可以带给你终身的感动,这位高歌诗人潇洒不羁,豪气冲天,一扫世俗尘埃,非李太白莫属,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他的小序,看李白是不是你心中的李白”。导语中,把李白的豪放和地位放在第一位,吸引学生眼球,营造课堂气氛。

(二)反复诵读

文言重视三读,一读是文本回放,扫除文字障碍;二读是初步感知内容,质疑与发现;三读是进一步质疑和发现。通过阅读了解诗的哲理。学生发挥主动性,兴趣和自信心就激发了出来。

(三)民主且能尊重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现

三次阅读后,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也可以采用反提问式的方式考察,比如,教师反提出疑问,“良有以也”的“良”怎么理解?“大块假我以文章”的“假”怎么理解?学生解说,老师给予点评。以学生的主动为主体,老师处于被动点评,学生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发挥出来。

(四)有效且贴合文本的提问

文章承载了李白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推敲、品味、体会作者“百步九折萦岩峦”的情怀是关键,初步感知字面意思和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后,以一个巧妙的问题再回归文本,“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学生答案各有特色,但未达到老师的提问目的,教师点评后再引导:“同学们的概括都比不上题目对全文的准确概括”,教师板书题目,这一方法让学生意识到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是题目,写作中也会意识到标题对文章的重要性。

(五)层层设问,步步追问,环环相扣的提问

提问是对学生接纳程度的检测,促使学生对语言反复咂摸,唤醒他们的感觉和情感,教师以题目为源头,联系文本,做进一步提问。教师设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春夜?参加宴会的是一群怎样的人?是一幅怎样的场景?有着怎样的氛围?作者又是以怎样的情怀写了这样一篇序?让学生结合文本,发挥想象力去扩充,丰满题目,一番想象和讨论后,教师先示范一个,拿“春夜”入手,在文中找到关于春的句子,如“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是怎样的春呢?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艳丽春色吗?是“大漠孤烟直”的炊烟吗?在想象中去体会,游刃于诗歌带来的美好景色中,以此为例 ,“为何夜游”“为何自惭?”等环环相扣的提问,引导学生看到李白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人生感慨和享受的健康之乐。调动学生的探讨兴趣,体会“诗中有画”之美妙。由知识的低层次到认识的高层次,提高语言感知力与鉴赏力。

二、立足文本,把握形式,回归体式

这篇序不同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兴尽悲来的人生体悟,李白的序是悲--乐,是放在一个天地大背景下写的,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作为开头,展示了一个庞大的宇宙,用高昂的情调打破了古人“既喜而复悲”的模式,给我们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不应醉生梦死,而要享受一种高境界的乐,享受当下,行自然之乐,走好当下之路。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立足于“序”的格但却超越了一般的格,形成“以诗为文”的独特风格。把文本的“同”和“异”在比较中总结出来,回归到语言形式。理解了形式和内容两者缺一不可,又相互限制。

这节课就是对传统教学的一个尝试,教师以诗一般的语言感染学生,挖掘文本。语文课是教形式的课,不是教内容的课,不要把目标放在内容上,而是教给学生一个真正的“法”,从形式——内容——形式的教授方法中,达到赏析目的,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熊芳芳.语文不过如此[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冯为民.语文微探究教学与批判性思維[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2016(4).

猜你喜欢

感知体味想象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快乐的想象
一生
聪明的蚊子
怕“体味骚扰”,日男人大买止汗剂
体味预报器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