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四川金钱板的音乐特征

2020-08-31钟婷婷

戏剧之家 2020年23期
关键词:板式唱腔

钟婷婷

【摘 要】四川金钱板作为流行在四川地区的一种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吟诵性极强的板诵类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其自身有着独特的音乐特征,加之所唱内容与大众的生活非常贴切,所以金钱板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本文将从板式特征以及唱腔类型对四川金钱板的音乐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金钱板;板式;唱腔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3-0018-02

金钱板是一门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吟诵性非常强的说唱艺术,它的音调介于唱词的语言声调与旋律之间,听起来似乎是说,但又与日常生活的口语不太一样,它是将唱词的语言声调融入基本的旋律当中来演唱。金钱板唱腔结构较为简单,属于基本曲调的板腔变化结构,“即以一个基本曲调(也称基本板式,由一对上下句组成)为基础,通过节拍、节奏、速度、旋律等变化,演化出一系列其他板式,这些板式组成某种曲种的唱腔,这种唱腔结构就是基本曲调板腔变化结构,又称板腔体。”

一、板式特征

金钱板的板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一字:这种板式速度缓慢,节奏为“一板三眼”,节拍多用四分之四拍,在每小节第一拍打板(用“的”代表),常用于抒情以及表现感情凄楚迂缓之处,如谱例1-1。(二)二流:这种板式速度中等,节奏为“一板一眼”,节拍多用四分之二拍,在每小节强拍打板(用“的”代表),因行腔速度快慢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慢二流和快二流,如谱例1-2。(三)三三板:这种板式速度较快,节奏为“有板无眼”,节拍多用四分之一拍,每拍打板(用“的”代表),它在金钱板中最常用,如谱例1-3。(四)散板:这种板式节奏自由,常用于引子或结尾和情绪激昂之处,多用持续打板,例略。

二、唱腔类型

根据行腔方式的不同,金钱板的唱腔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半腔:这种唱腔是指在一句唱词当中,通常前半句近似说白,后半句用唱,这种形式最接近于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在近似说白的部分其实是可以形成相对的音高关系,因为金钱板是一种吟诵性的说唱音乐,其曲调可在语言声调的高低起伏上形成,曲目有《回娘家》《秀才过沟》《双枪老太婆》等。从《回娘家》(谱例1-2)的第一句歌词可以看出:

从谱例中可以看出,“初八十八”是前半句唱词,其旋律是和语言声调紧密结合的,基本上为一字一音,“初”是阴平字,声调是平直的高音,所以旋律在最高音“5”,“八”是阳平字,声调是从上往下降的,所以旋律自然形成了带装饰音的“1→6”,“十”是去声字,声调是从下往上扬的,所以旋律形成了从“6→1”的走向,最后又回到“八”字,旋律到了“6”音。“二十(啊)八”的唱词属于后半句,唱的旋律比较明显,有一字多音的情况。此类唱腔主要以[富贵花]和[红衲袄]曲牌为代表,这两种曲牌的特点是音调十分接近四川方言的声调,音域较窄,一般都在一个八度以内。[富贵花]唱腔优美抒情,多用于表现喜悦、欢快、幽默的情绪,以及女角感情的表现和景色的描绘,通常上句落音为“6”,下句落音为“2”,节奏较快,行腔多采用[二流]、[三三板]板式演唱,如《回娘家》(谱例1-2);而[红衲袄]则叙事性较强,唱腔比较慷慨激昂、并且铿锵有力,适宜表达豪爽人物的性格,也用于抒情性唱段,行腔多采用[一字]、[二流]、[三三板]板式演唱,一般上句落音为“2”或“6”,下句落音为也为“2”或“6”,如《双枪老太婆》(谱例1-1)。

金钱板是一门吟诵性强的说唱艺术,以说为主,以唱为辅,说与唱,即语言声调与音乐是紧密结合的,听起来既像说话,但又有一定的旋律音高,因而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音乐是依据语言声调的抑扬顿挫而高低起伏,曲调接近口语化,比较简单,所以在落音上不一定严格遵循以上所述的上下句落音的原则,其他唱腔亦如此,因此本文以[富贵花]的两个唱段《回娘家》(谱例1-2)和《秀才过沟(片段一)》(谱例1-4)为例来具体做出说明。

从谱例1-2以及谱例1-4可以看出,在[富贵花]的唱腔中一般上句落音为“6”,下句落音为“2”。谱例1-2的唱词使用的是四川曲艺十三道韵辙中的“八大韵”,“八”“母”都是上句的末字,其落音都在“6”上,但是“母”字属于“糊涂韵”,因为它处于上句的位置,故有时可以不押韵,“家”“瓜”为下句的末字,其落音都在“2”上;谱例1-4的唱词使用的是四川曲艺十三道韵辙中的“糊涂韵”,“吴”“过”是上句的末字,其落音都在“6”上,但是“过”字数属于“骆驼韵”,同理它处于上句的位置,故有时可以不押韵,“书”“熟”为下句的末字,但只有“书”字是落在了“2”上,而“熟”字却落在了“6”上。两例中唱词是按照前文叙述的起仄押平的特点,但是唱腔落音有了变化,不一定是严格遵循上句落音为“6”,下句落音为“2”,因为在实际的行腔过程中,旋律是会依据语言声调的变化而变化的,金钱板属于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吟诵性强的唱腔,这类唱腔的特点是曲调与语言声调紧密结合。

从谱例1-4的唱词可以看出,“熟”字属于下句(或者下韵)的韵脚,是平声韵的阳平声调,所以如果落音为“2”的话,就很容易听成阴平“书”字的发音,这样就会产生歧义,给听众在理解上造成困难。本来“熟”字就属于阳平声调的字,因此语言声调是往下降的,所以落音要在“6”上,这点完全符合在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吟诵性强的唱腔中,旋律基本上是按照唱词语言声调起伏的趋势和语气进行的,这样才能做到“字正”,而不形成“倒字”。金钱板是一门说唱兼备的艺术,说中有唱、唱中又有说,在艺人行话中有句口诀是:“说是君,唱为臣”,这种表演形式要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必须将说与唱,即语言声调与音乐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感人的故事情节。

(二)满腔:这种唱腔是指一对上下句的唱词都是用唱,或者一段唱词从头到尾唱到底,也叫作“满腔满调”。此类唱腔主要以[江头桂]曲牌为代表,它多用于表现较悲伤的情绪,如悲哀、悲壮、悲愤等,其旋律起伏较大,因此常用于抒发幽怨愁苦的感情,一般节奏比较缓慢,行腔多采用[一字]、[慢二流]、[散板]板式演唱,通常上句落音为“6”,下句落音也为“6”。

(三)数板:这种唱腔最似只说不唱,但仍然要合乎节奏节拍。此类唱腔主要以[满堂红]曲牌为代表,它在金钱板中同样是用来表现悲的情绪,节奏较快,行腔多采用[三三板]板式演唱,一般上句落音为“6”,下句落音为“2”。

(四)大腔:这种唱腔是指字与字之间的拖音较长,旋律起伏较大,一般用在唱段引子、结尾部分,或者故事情节的转折之处,以及大段情节的高潮之中,行腔多采用[散板]板式演唱。

(五)云里白:这种唱腔是指在几句唱词之间,采用又说又唱、说唱相间的形式。

金钱板的演唱,其節奏是根据语言的自然节奏和感情的需求而灵活变化的,像《回娘家》这种短小的书帽段子,一般运用一个唱腔唱到底,通常情况也是运用一个曲牌贯穿始末;像《断头山》(谱例1-3)这种较长的段子,一般需要使用多个唱腔来演唱,通常其运用的曲牌也有多个。例如《断头山》就是使用了[红衲袄]的半腔、[满堂红]的数板、[江头桂]的满腔、[富贵花]的半腔组成。由此可以看出,在金钱板的演唱中,对唱腔和板式的运用是非常灵活的,在演唱方面遵循着一个原则:即“合法内中生活法”,只要在合乎法则的情况下,板式、唱腔是可灵活运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金钱板的表演艺术。

参考文献:

[1]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148页.

[2]邹忠新.金钱板表演与写作,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1月第1版,第18页.

[3]此为邹忠新老师提出的观点.

[4]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四川卷,中国ISBN中心,北京,1994年5月第1版,第1161页.

猜你喜欢

板式唱腔
浅谈藏族唱腔美学在合唱作品中的应用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滑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塑模具设计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板式吊耳设计中的相关计算
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疲劳应力谱的理论研究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间接缝开裂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