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普拉墓地出土绞编毛绦带编织技术考释

2020-08-31葛梦嘉蒋玉秋刘大玮肖爱民饶蕾方丹丹

丝绸 2020年8期
关键词:复原

葛梦嘉 蒋玉秋 刘大玮 肖爱民 饶蕾 方丹丹

摘要: 山普拉墓地出土的7条绞编毛绦带组织结构复杂,织物密度极高,可作为研究古代手编绦带技艺的技术样本。文章采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将样本与考古出土绞编纺织品实物进行比较。在织造工具方面,通过对新疆本地区民族学现存的综版织机类型分析比对,并采用实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基于实地测量所得样本数据,利用四孔综版织机,从技术角度对毛绦带进行工艺复原实践。最终实现了编织方法、织物组织结构、经纬密度、图案外观等基础数据的一致。研究认为,汉晋时期的西域地区已出现二孔及四孔综版式织机,并广泛用于编织毛绦带。

关键词: 综版编织;绞编;山普拉;毛绦带;复原

Abstract: The seven twisted woolen belts unearthed from the Shanpra tomb have a complicated structure and high fabric density, which can be used as technical samples for studying the ancient hand-knitted belt technology. A typological research method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samples with the archeologically untangled textiles. In terms of weaving tools, the types of existing heald loom in Xinjiang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Experimental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and a four-hole heald loom were used to perform technical restoration of woolen belt according to the sample data obtained from field measurements. Finally, the consistency of basic data such as weaving method, fabric structure, warp and weft density, and pattern appearance was achieved. Studies suggest that two-hole and four-hole heald looms appeared in the Western Regions during the Han and Jin dynasties, and were widely used to weave woolen belts.

Key words: card weaving; twist knitting; Shanpra; fur band; restoration

山普拉古墓群位于新疆昆侖山北麓和田河畔的洛浦县,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墓葬年代分早晚二期:早期相当于西汉到东汉时期;晚期相当于汉晚期到东晋时期[1]。

山普拉墓葬出土的毛织物中,大约有90%的织物使用当地产的羊毛[2]。由此可推断,至少有90%的织物应为新疆本地所生产,从织物类型来看既包括手编织物也有机织物等。其中毛绦带基本保存完好,宽度在0.5~3.5 cm,有7件绞编毛绦带织物组织结构复杂(表1),分别为二经绞编与四经绞编结构。四经绞编绦带的结构特殊,织物组织密度极高,其织造技术有待考证。通过对实物的分析并结合本地区民族学研究中现存的绞编织物编织方法,选取代表性样本进行实物复原研究,并结合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将样本与考古出土绞编纺织品实物进行比较,得出此类绦带的编织技术可追溯至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前256年),并可推断其使用的编织工具类型为综版式织机,这7件毛绦带应采用了二孔综版及四孔综版来完成编织。国内对于综版织机的研究较少,目前仅见3位学者对此有所记述[3-5]。本文通过对毛绦带实物的数据采集与织物分析,来推测其编织方法,对形成外观的非物质性制作技术进行实践再现。

1 实物样本信息

绞编是一种古老的编织技法,是指采用一组平行、一组相互绞转的两个系统的丝线进行编织的[6]。在许多枝条编织技艺中,常采用此种编法,至迟在新石器时代绞编法已用于纺织品上[7]。绞编区别于绞孔组织,绞孔组织是由经线左右绞转,形成网孔;绞编技术是由两根经线或两根纬线或四根经线以一个方向绞转,并不形成网孔。这种编织组织的结构特点是:两个系统的纱线相互垂直,系统内的各根纱线相互平行。编织时,一组纱线在与另一组纱线的相交处进行左右绞转[8]。

根据出土报告及相关研究分析得出,山普拉出土的7条毛编绦带均为绞经织物。编号84LSIM01:388为四经绞编组织,毛绦带为经线显花,经线为黄色、褐色、砖红三色,纬线为砖红色,所用毛纤维很细,其余6条织带均为2色绞编,毛纤维较粗,均是2经或2纬绞编织物,据推断应使用了二孔综版织机。

因编号84LSIM01样本的特殊性(目前在新疆的考古发现中仅出土这1件四经绞编毛绦带)及编织规律的普遍性,故以编号84LSIM01:388的毛绦带作为分析样本并结合民族学研究中的编织技术,来推测山普拉出土的这7件绞编织物的编织方法。该绞编毛绦带为单面显花,正面主图案为三层嵌套的菱形,单个图案循环长为2.3 cm,背面图案与正面图案相异。剩余残长28.5 cm,宽1.4 cm。其特征是经纱在织物中成重叠状配置,即不采用粗号纱线就可增加织物厚度与质量。根据计算,表层经密为20×4 根/cm,纬密为14 根/cm。经纬线均为Z捻S向股线,总经数为120根。

2 编织技术推断

2.1 毛绦带技术特征

山普拉出土的这7件毛绦带均为经线显花织物,采用绞编的方法,织物呈现窄条状,宽度在0.5~3.5 cm,可归为绦类的范畴。综版织机织物均为绞经织物,与纱罗组织的左右发生扭转不同,此绞编为四个方向均发生绞扭。综版的数量决定织带的宽窄,因综版需握在手中前后翻转,完成织造,通常织带均为窄条状,宽度在0.5~5.0 cm,极少数可见使用上百张综版,织物幅宽超过1 m。

2.2 绦带样本时间和空间的比较

1972年在辽宁北票丰下商代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一块结构是上下绞转,纵截面呈椭圆形,圈内有残存纬纱的织物[9];1976年在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中也发现了两块同样结构的由综版织机织成的绞编丝织物(图1)[10]。从中国新石器时代编织技术及商周时期出土的织品来看,当时出现了一种类似编织的织带用的综版式织机[11]。

国外也曾出土发现大量的绞编织带及综版织机,早在公元3世纪就已存在于挪威、丹麦等地。早期综版编织的证据在北非的埃及、欧洲的冰岛等地被发现(图2)[12]。

由此可见,世界各地的绞编织带与综版织机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联。古代织机及纺织技术缺乏完整的出土实物与文献记载,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疑惑。在研究史前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要借鉴和参考民族学田野考察的资料。特别是在研究西域古代纺织技术的过程中,这种毛纺织文化存在地域的传承现象,并且时至今日新疆地区的游牧文化并未出现断代继承,是一种保存相对较完整的区域文化。因此,在研究新疆古代出土毛纺织品时,必须参考现在民族学研究中沿用的纺织技术进行分析考证。

根据实物分析可知,编号84LSI M01:388毛绦带为四经绞编织物,山普拉墓地出土的这7条绞编毛绦带,按类型可分为二经绞编及四经绞编。二经绞编与四经绞编绦带可通过二孔综版与四孔综版完成织造(图3)。在新疆民族学考察中发现,卫拉特蒙古族至今仍在使用二孔及四孔综版织造绞编绦带[5]。综版织机可用相对便捷易掌握的操作,完成相对复杂的织物图案设计及织物组织结构,且织造效率高。

当综版在织造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或向后转动,便会形成股线的抱合力,产生捻回。通过绞编形成对称图案时,对称的图案中心会随着综版转向的改变而显露出纬线,这一纬线点可以认为是扭转中心点,是辨析四经绞编显花织物的重要特征[5](图4)。编号84LSI M01:388在菱形图案的对称处,即可见露出红色纬线的痕迹。

2.3 综版织造原理

综版织机最简织造工具仅有综版,打纬刀、纬梭、撑经杆等均可不加入到织造过程中,即可完成相对复杂的提花织造。从目前民族学考察来看,生活在新疆的卫拉特蒙古族所使用的综版织机中不含纬梭,仍使用最原始的线团投纬,打纬刀亦可省略,用综版即可完成打纬工序。织机完成穿经后,经线可直接固定在任意物体上撑平,从而不需要撑经杆的加入。在织造的过程中,综版相当于织机中的综片,起到牵引经线并形成开口的作用。综版上下两孔的距离,决定着织造过程中梭口的大小。其原理是利用综版开口来控制经线的上下运动,变换相邻经线的位置,而形成经纬交织点的沉浮结构是最简单的织造方法之一[13]。综版织造为形成显花织物,在转版的过程中有多重方式,以织造者作为参照对象时,综版可依据意匠图前后旋转卡片,使相邻的两组经线产生梭口,完成织造(图5)。

综版织造的显花原理在使用四孔综版编织绞编经二重织物时,两个系统的表里经互为置换。设定四根经线的颜色各异,综版顺时针每旋转90°即挑起一根显花的经线,当综版按相同方向完成四次旋转后,综版上的四根经线分别完成显花(图6)。

3 复原制作工艺的确定

根据对绞编毛绦带的测算分析,实物得经纬线密度、织物组织结构、幅宽等数据可直接应用于复制品规格中,而经纬线的规格、穿经的方式则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3.1 经纬线规格

根据实物分析可知,这7条绦带均为毛织物。其中四经绞编毛绦带的纤度很细,因绞编织物在编织过程中,经线会产生大量的绞扭,经向紧度大,如选择的纤维强度不够在织造过程中会出现断线,所以对所使用的纤维要求较高,毛纤维回弹率高,纤维强度大,易于牵伸织造。

同时此绦带为色织而成,因此在织造前必须对毛纤维进行染色加工。在复原的过程中因染色条件未能达到要求,并未做染色处理,确定其原料规格为40支。

3.2 综版的材质

综版的大小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基本趋同,因需要握在手中靠双手旋转完成织造,所以综版的尺寸以不超过手掌大小为例。综版的材质在不同区域有所不同,可以是石头、木头、羊皮、牛皮、骨头等不同材质。从民族学考察来看,新疆地区传统的综版多以木质、牛皮、羊皮为主,现代也有用硬卡纸等材质的综版式织机。综版使用的必要条件是需要保持硬度以便牵引经线,旋转综版完成织造。四孔综版织机多以正方形出现,且四角多为弧形,以便在转版的过程中避免挂经,从而影响织造。

3.3 意匠图及穿综绘制

意匠图的准确绘制是复原中的关键环节,决定着复原绦带能否达到与实物相同的图案风貌。首先需确定总经线根数,经线根数必须与原件保持一致,根据编号84LSI M01:388的毛绦带实物分析得出总经线根数为120根,因是四经绞编织物,所以使用四孔的综版进行织造时,综版数量为30张。毛绦带中心主图为菱形,两侧为单色绞经组织,中间为显花部分,图案呈对称状。设定意匠图中的每一个横格代表一根纬线,每一纵格代表一根经线。一个完成的图案循环经向为30格,纬向为34格。

根据绘制的意匠图分析(图7),综版1~9、22~30根为单色穿经,其中综版1~4、27~30为砖红色经线,第5~6根、25~26根经线为黄色,综版第10~21张为图案显花部分,褐色与黄色双色穿经。在穿综过程中,四孔综版以顺時针方向在四角分别标出A、B、C、D便于穿经及织物设计,综版的穿线如图7所示。

3.4 經线穿综及排列方向

经线的穿综方式有两种,穿线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到织物最终的呈现效果。当经线从综版的左侧穿入,此时经线从侧面看是向左倾斜,全部为S捻向;当经线从综版的右侧穿入,此时经线从侧面看是向右倾斜,全部为Z捻向(图8)。如果织物在穿线时,只采用一种穿线方式,最终的织带会呈绞扭状(图9)。

为最终得到平整的织带,在穿经过程中第1~15片综版穿线方式全部为“Z”,第16~30片综版穿线方式全部为“S”,以此方式完成穿线排列的综版织物平整不产生绞扭。

3.5 综版旋转的方向

依据综版织机的显花织造原理,绘制出综版的转版方向图纸。“b”表示综版以织造者为参考对象向后转版90°,“f”表示向前转版90°。转版方向图纸只需绘制1/4或1/2,图案对称处转版方向相反(图10)。在图案的对称处,综版向反方向旋转时会留下转版的痕迹,且随着对称图案的编织完成,也会消除转版产生的捻回。因此,综版编织的图案多以对称图案为主。

织造时,第1~6纬综版全部向前旋转90°,投纬完成织造。第7纬开始,为达到菱形显花图案,第1~9、22~30张综版向前旋转,第10~14、17~21张综版向后旋转,第15、16张综版向前旋转。其余纬数依照综版的转版方向,依次完成织造(图11)。

4 结 语

以山普拉墓地出土的四经绞编毛绦带为例,并借鉴本地区民族学研究中的织机类型分析,展开对汉晋时期绞编毛绦带技术的复原研究工作。通过对出土绦带的织物组织结构分析、纱线捻度及经纬密的测算,并结合综版织机复原实践得出以下结论:

1)复原样本织物的幅宽虽只有1.5 cm,但经密已达到80 根/cm,如此高密度的经密必然对经纬线的支数要求很高,并且对纤维的均匀度、强度也有较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当时“纺”的技术已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

2)由出土实物及复原推断得出,至迟在汉晋时期,西域已出现二孔及四孔综版式织机,并广泛用于编织毛绦带。综版相当于织机中的综片,通过牵引经线及综版的前后旋转完成编织,织物均为经二重结构。虽难以证实综版织机的起源与流传,但早期综版织机的出现,必然与纱线合股、编织等技术有着密切的关联。

参考文献:

[1]新疆博物馆. 中国新疆山普拉[M].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 178-183.

Xinjiang Museum. Shanpla, Xinjiang, China[M]. Urumqi: Xinjiang Peoples Press, 2001: 178-183.

[2]贾应逸, 陈元生, 解玉林, 等. 新疆扎滚鲁克、山普拉墓群出土(西周至东汉)毛织品的鉴定[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 20(1): 18-23.

JIA Yingyi, CHEN Yuansheng, XIE Yulin, et al. Appraisal of wool fabrics unearthed from the Western Tombs of the Zhagunluk and Shanpra Tombs in Xinjiang[J].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2008, 20(1): 18-23.

[3]葛梦嘉, 蒋玉秋. 新疆蒙古族卡片编织技艺探析[J]. 丝绸, 2018, 55(1): 28-34.

GE Mengjia, JIANG Yuqiu. A study on the card weaving techniques of Mongol nationality in Xinjiang[J]. Journal of Silk, 2018, 55(1): 28-34.

[4]鸟丸知子. 织物平纹地经浮显花技术的发生、发展和流传:日本献上博多带探源系列研究之一[D]. 上海: 东华大学, 2004.

TOMARU Tomoko.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Spread of the Embossed Flower Technique of the Plain Weave of Fabric:One of a Series of Researches on the Origin of the Hakata Belt in Japan[D].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2004.

[5]于颖. 山普拉墓地出土毛织服饰和织物研究[D]. 上海: 东华大学, 2010.

YU Ying. Study On Woolen Clothing And Fabrics Unearthed From Shanpra Cemetery[D].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2010.

[6]赵丰. 中国丝绸艺术史[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5.

ZHAO Feng. History of Chinese Silk Art[M]. Beijing: Heritage Press, 2005.

[7]赵丰. 中国古代的手编织物[J]. 丝绸, 1990(8): 25-27.

ZHAO Feng. Hand knitted fabrics in ancient China[J]. Journal of Silk, 1990(8): 25-27.

[8]周启澄, 赵丰, 包铭新. 中国纺织通史[M]. 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18.

ZHOU Qicheng, ZHAO Feng, BAO Mingxin. General History of Chinese Textiles[M]. 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8.

[9]佚名. 辽宁北票县丰下遗址1972年春发掘简报[J]. 考古, 1976(3): 197-210.

Anon. Brief report on excavation of Fengxia site in Beipiao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 in the spring of 1972[J]. Archaeology, 1976(3): 197-210.

[10]赵丰, 樊昌生, 钱小萍. 成是贝锦: 东周纺织织造技术研究[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ZHAO Feng, FAN Changsheng, QIAN Xiaoping. Cheng Shi Bei Jin: Research on Textile Weaving Technology of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M]. Shanghai: Shanghai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2.

[11]陈维稷. 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4.

CHEN Weiji. History of Chinese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cient Part)[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4.

[12]BROUDY Eric. The Book of Looms: A History of the Handloom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M]. Maine: Farnsworth Art Museum, 1993.

[13]葛梦嘉.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传统编织技艺研究[D]. 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 2018.

GE Mengjia. Study on the Xinjiang Oirat Mongolian Traditional Weave[D]. Beij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 2018.

猜你喜欢

复原
复原力是一笔人生财富
复原算式
一起来做颈椎操吧
复原地下皇陵
发掘并复原恐龙化石
发掘及复原恐龙化石
成功复原魔方
听,恐龙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