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的疗效分析

2020-08-31乔伟庞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5期
关键词:钠片库巴缬沙坦

乔伟 庞珂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发生率较高,且极易死亡,患者表现常见于乏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病情反复,且多以老年群体为主,受人口老龄化影响近年来发病率持续扩增[1]。临床治疗多采用扩血管药、利尿剂、强心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便是卡维地洛,其作为一种β受体阻滞剂,对患者心功能有较高的改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2-3];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新途径,其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以改善心肌肥大、纤维化症状[4]。本次为了验证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卡维地洛给药为对照展开如下讨论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6月—2019年12月时段内我院收治的10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不低于60周岁者;(2)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者;(3)本人或家属知情授权研究者;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2)肿瘤者;(3)严重性甲状腺功能障碍、窦性心动过缓、内分泌疾病者;(4)先天性心脏病者;(5)药物禁忌者;(6)精神疾病者等;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参考随机动态数字表划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有32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分布61~76岁,平均(69.04±5.50)岁;观察组患者有35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分布61~79岁,平均(69.27±5.66)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对应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开展。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治疗与卡维地洛治疗:给予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并取3.125 mg卡维地洛(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A1610A75,规格为6.25 mg×14片)给予患者口服,2次/d,可参考患者情况增加给药剂量,最高不能超过25 mg,持续治疗2个月[5]。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另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取50 mg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瑞士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批准文号为TN936,规格为100 mg×14片)给予患者口服,2次/d,可参考患者情况增加给药剂量,最高不能超过200 mg,持续治疗2个月[6]。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后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与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2)治疗后血清指标: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指标包括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2,sST2)以及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GaI-3)。

(3)治疗后不良反应:头痛头晕、心动过缓、肝肾功能异常、高血钾症等。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观察指标以SPSS 19.0软件统计,并分别以计量资料()、计数资料(n,%)形式表述,经t值、χ2值验证后若P<0.05,可判定数据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治疗后心功能对比

经治疗观察组的LVESD、LVEDD指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治疗后血清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GDF-15、sICAM-1、sST2、GaI-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3 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与对照组的11.1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脏病终末阶段表现,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心肌重构,有研究指出,调节心肌能量代谢可以为心肌细胞内部结构提供保护,同时改善心肌功能,可避免患者心功能进一步恶化,从而实现临床治疗目标。基于此,范剑峰等人在临床研究中,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给予卡维地洛、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结果发现,相对比治疗前,患者的心功能指导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P<0.05),认为二者联合应用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案[7]。本次为了对该联合疗法进一步加以验证展开研究分析,结果发现,经治疗观察组的LVESD、LVEDD指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者的心功能,原因在于该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有效的抑制,改善患者的心肌肥大与纤维化症状,同时还可阻滞血管紧张素Ⅱ结合受体,有利于患者血管扩张、心室重构[8-9]。此外,在本次研究中,还对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与不良反应情况展开对比,在血清指标方面,GDF-15对心肌纤维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可对患者心力衰竭情况作出直接反应;sICAM-1水平与心脏受损程度呈正比关联;sST2水平高会促进患者心功能恶化;GaI-3会对心肌纤维细胞增殖、心脏泵血功能、胶原沉积等产生影响,同样会加快患者病情发展;以上述指标为观察,结果显示经治疗观察组的GDF-15、sICAM-1、sST2、GaI-3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者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可降低血清因子表达水平,从而避免患者细胞中的黏附分子与集体炎症反应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可以对患者心肌细胞产生有效的保护效果,同时避免心肌发生纤维化改变,最终优化患者心功能[10-1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与对照组的11.11%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者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有较好的安全性,并不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干扰,可作为全新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途径在临床中推广使用[12]。

表1 治疗后心功能对比()

表1 治疗后心功能对比()

组别 例数 LVESD(mm) LVEDD(mm) LVEF(%)观察组 54 36.4±3.1 46.3±5.1 50.3±5.3对照组 54 43.5±3.4 50.9±5.4 45.4±4.6 t值 - 11.340 4.551 5.131 P值 - 0.000 0.000 0.000

表2 治疗后血清指标对比()

表2 治疗后血清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GDF-15(ng/L) sICAM-1(µg/L) sST2(µg/L) GaI-3(µg/L)观察组 54 866±120 190±92 7.3±0.6 63.0±9.0对照组 54 936±149 240±94 18.6±4.0 72.7±11.0 t值 - 2.689 2.793 20.530 5.015 P值 - 0.008 0.006 0.000 0.000

表3 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综上所述,基于常规治疗另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以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者的心功能与血清指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钠片库巴缬沙坦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效果的影响Δ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基层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基层临床应用建议(二)
左甲状腺素钠片:早起吃还是睡前吃
芥末糖
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