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新技术产业与高质量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为例

2020-08-30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年6期
关键词:产值增加值高新技术

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强,有效地带动了经济高质量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它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在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重要性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研究其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而作出的重大判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其本质应是以高效率、高效益的生产方式为全社会持续而公平地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具体表现为高质量、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一种经济形态的供给体系。总体可以概括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二)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是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兴技术和高水平技术,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相对性,其基于最新的科学成就和新技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研发投入高、创新率高、收益高、风险高等特征。由于其快速的技术变革、较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快速的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改进,它只能出现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作用

1.依靠技术创新的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对科学技术不断增加的投资直接造就了创新成果的产生,并为经济的升级和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

2.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化,同时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高经济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改善整个工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来提高传统产业的能源利用率,并有效地改善高污染的缺陷,使传统产业变得产品低能耗、原料小物耗,有效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与发展速度加快

江苏的高新技术产业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2009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987.23 亿元,出口交货值6934.04亿元。至2017年,近十年,产值与出口交货值分别达到67863.74 亿元和12485.31 亿元。截至2018 年底,其产值比上年增长11.0%,出口交货值增长12.7%。

(二)新兴、高成长性产业引领

2018 年,江苏省高技术产业产值与2017 年相比增长了11.1%,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 个百分点。从不同行业看,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与新材料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13.48% 与8.77%,分别占23.21%和24.78%,人工智能(AI)产业2020 年规模将达千亿级,说明先进制造业与新兴行业的产值实现较快增长。

(三)企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截至2018 年底,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与研发机构相关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企业构建效率达到90%左右,国家级的企业研发机构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数量不断提升,分别达到了145 家和160 个,位居全国前列。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达2504.4 亿元,有78 万名工作人员,企业院士工作站有326 个,其中由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有117家,从这些数据上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企业创新意识的增强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产业集聚区域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苏主要分布在苏南部及长江沿岸。2018 年,苏南五个城市,苏中三市与苏北五个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10.80%、14.26%、5.12%,各自占全省的64.09%、24.15% 与11.76%。

(五)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1)从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2018 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这两个行业分别占32.5%和14.4%。这种变化是向好的,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从2018-2019 年增长了17.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资本形成的总额相比高了26.6个百分点。

(3)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增加值从2018 年至2019 年增长了8.4%,比规模以上工业高了2.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使得创新驱动能力增强,促进了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

(一)高新技术产业、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及代表性,本文选取了2009-2018 年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Y1)、第一产业增加值(Y2)、第二产业增加值(Y3)和第三产业增加值(Y4)以及GDP 产值等相关变量,建立灰色函数关联模型,运用eviews 软件处理数据,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判断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使其便于分析,并且这样能有效地保证各因素的等效性和同序性。将各产业2009 年的增加值(Yi1)与GDP(G1)之比作为基数,用各产业2009-2018 年诸年的产业增加值(Yik)与当年的GDP(记为GK)之比来除以基数,得到一个新数列为: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出的数列即为无量纲化后的。其中,将Y0作为参考数列,也就是取各年最优状态,即每年中的最大值。

其次根据无量纲化后的数据,以及下列公式求出对应的差序列。

再根据下面的公式,求关联系数:

(0<ρ <1,一般取0.5),如 表1所示:

表1 关联系数表

最后根据关联度公式:

求出r01=0.9764,r02=0.4886,r03=0.4927,r04=0.7646,比较其大小知: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说明高新技术产业与GDP 增长的相关性是最高的,比其他产业占GDP 的比例增长快。体现出其在经济增长中是主要带动因素,与经济增长关系最为密切。此外,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差距不大,第二产业及第一产业与经济增长关联度较接近。

(二)高新技术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贡献度分析

运用Eviews 分析江苏省2009-2018 年相关数据,得出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对三大产业增长关系贡献度的模型:

式中,Y 是被解释变量,其中Y1是第一产业的增加值,Y2 是第二产业的增加值,Y3 是第三产业的增加值,X 作为解释变量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

基本结论:从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X 对Y 的影响显著。模型中,R2分别为 0.954698、0.958115、0.955173,都相差不大并接近于1,说明该模型拟合优度较好。F 值的显著性水平均为0,表明模型具有统计意义。从解释变量的系数中得知高新技术产值每增加1 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将分别增加0.038037 亿元、0.399723 亿元与0.631975 亿元。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产生的影响表现最为显著的是第三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相比较而言不高,这一结果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

2017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居于首位的是苏州市,达15158.14 亿元,在江苏省中占22.34%,南通市以7564.33 亿元产值,占江苏省比重的11.15%,名列第二位,排第三位的是无锡市,以6716.35 亿元占江苏省比重的9.9%。由此可见,近年来发展势头较猛的是苏北地区,产值依然在不断增加。但尽管如此,它们的企业生产总产值却比不过苏州市。苏南五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省的55.05%。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利于整体的协调发展。

(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增长快,但行业依赖度大

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了所有地区的共性产业,对其依赖度很大。这样的现象不利于发挥各个地区的产业集群优势。

其中,工业总产值前三位分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表制造业,其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5750.02 亿元、11033.69 亿 元与4773.98 亿元,从 数据中可以看出位于二、三位的就已经与位列第一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差距较大,可知对其依赖性很大。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独角兽领军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

1.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江苏省内虽然拥有不少的高科技计划项目,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但从总量上来说,更多的企业倾向于以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为主,而不是进行自主创新研发和制造,并且生产的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也不够,与国外先进的水平相比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2.缺少独角兽领军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据2018 年全国各省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名,广东省稳占第一,达到了33356 家,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排第三位,13278 家。但相比而言,江苏省缺少像广东腾讯、浙江阿里巴巴、北京百度以及京东等这类具有行业代表性的领军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

(四)高端创新专业人才缺乏,核心技术、高端技术创新难

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使得创新技术人才缺乏及流动性不足。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投资风险高,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有一定的难度,造成了高端技术创新难、技术成果难以转化的局面。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建议

(一)制定科学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首先,要科学规划、制定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从整体上制定适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持和促进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实施,从而有效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科技、经济实力以及产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规划指导,使资源得到整合和充分有效的利用。

(二)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基础支撑

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起一个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通过引导促使企业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不断提高、改善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抗风险能力等,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推动企业向更高的发展效率前进。

同时,保证信息资源的公开与共享,增加基础研发的投入,以多种形式开展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活动。构建统一的技术标准,强化基础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三)通过优惠政策的实施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制定财政、税收等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包括对企业技术开发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给予部分优惠,对部分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其次,加大对重大技术研究项目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增加科技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总额,并适当扶持优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创新活动。

(四)增强自主品牌意识,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府应鼓励企业积极自主申请专利,通过核心技术及知识产权武装自己,打造出产品知名品牌。在重大装备和高端材料方面要注重自主的研发和制造,通过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向研发创新转变,实现其高质量发展。

(五)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培育创新团队

政府和企业应重视加强对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人才激励机制,不仅吸引留学归国的人才,还鼓励国内优秀的高新技术人才到江苏创业,建立高端科技创新团队,推动科技水平的发展。

其次,还应该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的高端创新人才,尤其是在新能源、重大装备、汽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创建出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出优秀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创新人才,促进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产值增加值高新技术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