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甲儿童医院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现状调查

2020-08-29张笑笑程晓微

中国医院统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年资输液门诊

张笑笑 程晓微 陈 思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输液室,325000 浙江 温州

门诊输液室患儿年龄从新生儿至十几岁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无健全的机体免疫功能,属于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1-2]。研究表明,输液感染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多认为与患儿的身体状态、护士操作、医师处方配伍等原因有关[3]。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将增加患儿身体、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容易加深医患矛盾,引起医疗纠纷。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4-5]。本文对某院门诊输液室患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在某三甲儿童医院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患儿178例为研究对象,均由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178例患儿中男90例,女88例;年龄6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7.85±2.34)岁。

纳入标准:①既往身体健康;②年龄≤12岁;③患儿就诊期间家长均陪同,家长有一定理解和沟通能力且积极配合。

排除标准:①不配合治疗者;②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④伴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组织疾病者;⑤存在传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

1.2 研究方法

统计该三甲儿童医院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分析疾病感染类型。收集所有入选者年龄(≥3岁、<3岁)、性别(男、女)、护士年资(<4年、4~年、≥7年)、输液时间(3~d、6~d、≥9 d)、输液室人数(<20人、≥20人)及抗菌药物应用(合理、不合理)情况,对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抗菌药物用药是否合理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相关判定标准[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定性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类型

178例门诊输液室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30例,发生率16.85%。感染类型中,胃肠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构成比较高,依次为46.67%、30.00%、16.67%。见表1。

表1 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类型

2.2 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发生医院感染者年龄(<3岁)、护士年资(<4年)、输液时间(≥9 d)、输液室人数(≥20人)及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构成比均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3 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患儿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为因变量(Y非感染=0,Y感染=1),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5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年龄≥3岁=0,<3岁=1;护士年资≥4年=0,<4年=1;输液时间<9 d=0,≥9 d=1;输液室人数<20人=0,≥20人=1;抗菌药物应用合理=0,不合理=1),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α进入=0.05,α剔除=0.10)。结果表明:年龄(<3岁)、护士年资(<4年)、输液时间(≥9 d)、输液室人数(≥20人)及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为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OR>1.00,P<0.05)。见表3。

表3 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情况

由于儿童医院门诊输液室患儿尚处于发育阶段,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患儿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同时由于输液室肌肉注射、静脉滴注均为侵入性操作,进一步增加了感染风险[7]。本研究中,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6.85%,其中胃肠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系呼吸道感染构成比较高,分别为46.67%、30.00%、16.67%。故输液室应在临床过程中做好各项预防措施,积极降低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发生率。

3.2 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表明低年资护士、低龄患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输液时间长及输液人数多是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低龄患儿的机体、脏器发育不成熟,导致免疫功能不健全,使之成为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且随着输液时间的延长其发生风险越高[8-9]。而抗菌药物虽在预防和治疗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地增加,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多,导致抗菌药物使用逐渐升级,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同时,针对尚未明确致病菌的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将增加感染风险[10-11]。输液室人数增加会导致室内人员流动量增加,引起空气污染,导致环境卫生条件很难达标;同时室内空气消毒不足,会增加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含量,极易发生医院感染[12]。低年资护士因在操作技术、制度执行力和工作观念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加之其医院感染意识不强,导致其无法严格执行传染病隔离制度及做好消毒工作,进而增加患儿感染风险[13]。

3.3 预防对策

1)加强门诊输液室患儿护理操作,输液室根据病种合理安排病室,改变大房间混杂的状况,并安排穿刺技术好、无菌操作规范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14-15]。

2)强化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患儿及家属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主动预防意识。告知其预防交叉感染中探视、陪护等规章制度的作用;输液期间不能用手对穿刺周围皮肤进行触摸,不要对着穿刺口呼吸;使用消毒棉签对输液后的穿刺点进行按压,时间为1~2 min;保护穿刺部位皮肤;输液后不要立即洗澡,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1]。

3)强化输液室环境管理[16-17]。尽量减少陪护;做好门诊输液室内空气、地面、门把手、桌椅、窗台等的消毒工作。

猜你喜欢

年资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主诊革命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