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产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分析

2020-08-27陈赟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7期
关键词:治理机制共享经济产权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共享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新的资产和组织不断进入共享经济的版图。本文从产权的衍生、分离和分割角度,结合知识资产、实物资产和资产组合的产权特性,分析了共享经济的资产“共享”产权属性和“经济”规律。在此基础上,将共享经济组织分类为信息共享组织、交易平台组织和共享资产管理组织,进而对三类组织的市场治理、三方治理和组织治理机制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共享经济;产权;治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17-0119-02

一、导论

虽然共享的概念自古有之,但其从道德范畴到经济范畴,只是近代以来才有之。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让共享经济成为新兴的一种商业模式并得到经济和道德上的重视。如今,共享经济新兴业态丰富、共享资产多样、参与组织众多,因此有必要对共享资产、共享产权属性和共享经济的交易和组织治理模式进行分析。

二、共享经济的产权结构分析

共享经济根据资产及其产权转移的交易属性涉及捐助、转售、借贷、租赁、赠与、合作组织等形式。共享经济的产权属性包括所有权、控制权(剩余索取权)、使用权的分离,还包括上述权利的分割与融合。当然,使用权的分割是最普遍、最流行的一种共享形式。共享的资源包括“一切物质和人力的、时間和空间的、有形和无形的、商业和非商业的资源”。资源的多样性使得共享资源产生的产权结构变化比简单的使用权共享要复杂得多。

1.产权的衍生、分离和分割

(1)产权的衍生。

随着物的形态虚拟化和契约关系多样化,所有权通过衍生会出几种变化形态。第一种重要的形态是股权:个体放弃资产的所有权投资企业,相应地取得企业的所有权,主要是未来收益权,同时通过契约或者固化的社会契约(法律)中包含控制决策权。第二种形态是债权:货币具有无法租赁的特殊性,个人让渡货币的使用权,同时取得未来收益权,未来收益权可能增加一种或多种索取权(担保),货币所有权在转移占有后即发生所有权转移,取而代之的是未来金钱的索取权。第三种形态是知识产权,有期限的排他性使用和收益权,如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资产属性从有形到无形,从单一到系统化的资产组,衍生出多种基于契约的复杂所有权。

(2)产权的分离。

一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现代社会人的理性程度随着教育和互联网的发展得到了很快的提升,从对资产占有的满足深入到使用权为核心的新觉悟。生产和消费产品是最终的使用价值。生产活动更加理性地以消费为首要目的。二是

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的分离。通常出现在复杂的资产组,所有权人将企业或资产委托代理人经营管理,并设计激励机制将资产收益与代理人收益相关联。

三是所有权、控制权、收益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当出现中介性质的共享经济组织,参与到资产的管理,但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不一致,就出现了上述三种产权的完全分离。

(3)产权的分割。一是

所有权的分割。股份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制度发明之一,主要原因就是股权实现了企业所有权的可分割,借此实现了企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另外,资产本身也是可以共享的,按份额的合伙制共有、家庭的共同共有或政府与个人的公私共有等都是共享的方式。二是

使用权的分割。简而言之,时间是可分的,使用权就是可分的。耐久性资产在时间上分割使用权,加上对资产转移的运营管理,很容易实现使用权的共享。三是

控制权与收益权的分割。这是发挥管理者才能的场所,经济组织通过对资产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第三方外包等手段,将控制权进行专业化分工,提升资产的收益能力,并与所有权人、合作组织分享收益。

2.共享资产的产权分析

(1)知识资产。知识资产的纯粹的权利属性,使其成为最先也最容易实现共享的资产。资产的简单复制传播就完成了共享的过程,一次共享的完成就是资产价值复制的过程,也就是产生一次经济价值的过程。

(2)实物资产。围绕使用权可分割的实物资产,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只要是耐久型的有用资产,无论是不动产还是动产,几乎都可以成为共享的资产。大到住宅(Airbnb)、办公用房等固定资产,小到汽车、自行车、充电宝、雨伞。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不动产的共享。

(3)资产组合的抽象化权利束等衍生资产。衍生资产组合是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将资产组合并抽象,剥离资产的物理属性和物上权利,在更高层面构建金融性质和其他形式的权利束。例如,由于分工的深化,企业作为一个整合土地、设备、劳动力等多种要素有机运行的系统。将其所有权抽象为包含收益权、控制权的证券,以发挥生产和管理的规模效应。

(4)两种特殊的资产。一是货币。货币的共享,无论是最传统的典当或钱庄借贷,还是最新的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其金融属性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兰日旭,2016),从法律实践来看,一旦货币转移占有,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均一并转移的,不存在权利分离的问题,而同时,产权的转移伴随着债权的产生和消灭。而货币又是可以完美分割的。二是信息技术资源本身,云计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计算资源依托互联网进行共享,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和服务,都可以进行云端的集中和共享,使用者按照使用量进行付费,并通过互联网实现连接和交付。信息技术既促进了传统资源的共享,也促进了自己的共享。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络硬盘等都是信息技术资源的共享。

三、共享经济的交易治理和共享经济组织治理

1.信息共享的交易治理

共享经济模式最直观的效果是通过构建信息平台促成某种产品或服务能够在更低的成本水平上成功交易。非共享的传统模式的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以及预期的执行困难成本。这些成本构成了新兴的共享模式能够创造的价值“天花板”。如果某个体的平台实现了对传统市场的快速占领,甚至造就巨无霸级别的平台企业,形成垄断趋势,可以取得其目标交易成本节约的大部分价值。另外,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所涉及标的资产的专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构建声誉机制,遏制了投机行为。交易成本的下降是技术和治理机制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核心上看技术是根本因素,解决了从不可能到可能的问题。而通过合理设计治理机制是将可能变成可行的过程。

2.共享经济组织的分类

(1)信息共享组织。例如Facebook、知乎以及Ebay、淘宝网,提供经济交易或非经济关系中有用的信息共享服务,达到促进供给方资产的共享的效果,但不作为交易主体参与交易。通常作为信息的中介和社区。此类企业免费为用户(Subscribers)提供服务,通过经营增加用户(Customers)并取得广告等第三方付费收入。对于交易信息的共享,更多的是产品所有权直接转移信息,由于资产不具有共享属性,需要明确淘宝网虽然是交易的平台,但由于其交易的产品并非共享产品而是所有权的直接转让,不认为他是产品对应的共享经济,而仅认定为信息的共享。

(2)交易平台组织。例如Uber、滴滴打车、58同城、Airbnb,主要作为轻资产的平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供求信息,也提供和参与签约服务,供求双方及其资产独立于交易平台组织,但契约则表现出三方纠结的特征。交易平台組织的标的资产通常是实物资产或可见服务。

(3)共享资产管理组织。例如神州租车、自如公寓、摩拜单车,是一种重资产组织形式,将标的资产或服务提供者纳入内部组织,并对其实施较强的控制,对外由组织本身与卖方进行直接交易。共享资产管理组织同行可见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资产,通过初期大规模投入或从交易平台转型,对资产或原供给方进行纵向一体化,通过对资产或人员进行内部统一治理,通过组织内部管理获取规模效应,减低资产的风险和交易的不确定性,通过对剩余控制权的管理获取资产的协同消费增值。

3.共享经济组织的治理机制分析

(1)信息共享组织是市场治理型的交易组织。信息共享组织共享的信息除了交易双方的供求信息,还包括大量的非经济性质的信息,包括知识、想法、个人著作等一切人们愿意分享的信息。信息技术发展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使信息的传播成本几乎为零。本文对共享经济分析的范畴不超出经济学的范围,因此只对提供经济交易信息共享服务的组织进行考察。

(2)共享经济交易平台组织是市场治理型的交易组织,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混合了三方治理的特性。显然的,Uber等平台并不出售汽车或者租车服务,实质上它是一个连接供求双方的虚拟市场。平台本身作为交易组织是提供即时的供求信息、签约服务,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事后(签约后)的监督和纠纷解决问题。共享平台在诞生之初,通常作为单纯的信息贩卖者,在买卖双方之间搭建桥梁之后,退出双方的谈判和签约过程。

(3)共享资产管理组织是供给方内部治理的治理机制。共享单车作为近两年最热门的共享经济形态,与前几年的平台型共享经济组织不同,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都是有共享经济组织统一设计、委托生产和控制管理,包括最大的摩拜单车和OFO。OFO早期曾经收购个人自行车,但显然难以满足增长需求。主要原因是自行车这项资产个人管理成本过高,主要包括停放存储、修理和盗窃的风险,各种车型较多,共享的配对成本很高。而企业将资产一体化后,可以标准化生成,统筹管理、统一保险等方式控制风险,提升产品通用性,降低共享平台和资产提供方的交易成本。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共享经济并非公益性的共享,非共赢的共享依然在当今社会不是主流,目前来看也缺乏发展成为主流的驱动力。主流的共享经济依然是通过产权的共享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一方面,使让渡资产方取得高于其资源损耗的收益;另一方面,让另一方以更低的成本获得价值,这种双赢的协同消费经济本质正是推动共享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因此,断定现阶段共享经济将终结私有产权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恐怕是值得商榷的。

参考文献:

[1]贾娜.产权理论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0,(21):18~18+30.

[2]郑志来.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6):15~20.

[3]韩其峰,陈伟.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关系[J].河北法学,2011,29(7):93~98.

[4]陈怡然.共享经济的现状及其发展问题初探[J].全国流通经济,2019,(03):106~107.

作者简介:陈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

猜你喜欢

治理机制共享经济产权
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论我国网络表达的治理机制与转型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产权
安置农民参与社区公共环境治理机制构建
沙发客的共享经济特征及启示
“小产权”为什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