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小麦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08-27冯佐龙杜亚尊孙彦玲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规模化整地机械化

冯佐龙,杜亚尊,孙彦玲*

(1.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11;2.河北省农机鉴定总站,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其稳定持续发展是我国粮食绝对安全的重要保障[1,2]。我国小麦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西南、西北和东北五大优势产区,种植面积约0.24 亿hm2,年总产量约1.3 亿t,2017 年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95.1%[3~8],已基本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河北省地处黄淮海流域,是我国传统小麦生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区[9]。基于河北省小麦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梳理与分析,结合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大、施肥过量、农机作业环节多、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10],提出该地区小麦生产农机装备的发展方向,旨为河北省小麦产业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1 河北省小麦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

1.1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018 年河北省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8%,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7 个百分点,其中,耕整地机械化率为99.9%,播种机械化率为99.6%,收获机械化率为99.8%[11],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9 万台。

1.2 关键环节配套作业机具得到优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已由传统的耕、种、收3 个环节延伸到其他生产环节,如田间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水肥一体化、播后二次镇压、收获后烘干、秸秆还田离田等农机装备及技术均有突破性进展,部分农机具已规模化应用。为解决旋耕造成的土壤犁底层问题,河北省推广应用了深松、深松+旋耕、深松联合整地等作业技术。为实现节本增效,示范推广了旋耕施肥播种、免耕施肥播种、深松深施肥播种一体化作业。自走式小麦镇压机、绞盘式喷灌机、大型平移式喷灌机、无人植保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田间管理机械快速应用。8 kg 喂入量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在河北省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推广,打破了国外品牌在该领域内的长期垄断[12]。近几年,烘干机、秸秆打捆机、秸秆压块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实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找到新的发力点[13]。

1.3 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基本清晰

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农机岗位团队针对传统小麦种植先撒肥再旋耕(2 遍)最后播种的繁杂程序,研发生产了深松(可选)旋耕分层施肥匀播机,实现了机械进地后一次完成所有播种作业工序,大大减少了人工投入,省工省时省事;开展了集小麦新型播种、无人植保、精准灌溉、高效收获、秸秆处理等技术一体化的小麦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明确了小麦-玉米两熟区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图1)。

图1 两熟区小麦玉米规模化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图Fig.1 Technology roadmap of full mechanization in scale production of wheat and corn in double cropping area

2 河北省小麦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2.1 遵循的原则

2.1.1 遵循农机农艺融合的原则 农艺是农机的设计目标和方向,农机是农艺实现的载体,二者只有高度紧密融合,才能形成合力,产生最大效益[14~16]。加快构建农机农艺融合的部门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推用协同、多学科联动的攻关机制,一切以是否更有利于农业生产、更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出发点,本着最好、最快、最经济的发展原则,推进小麦农机化的发展。

2.1.2 遵循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的原则 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通讯等信息技术在小麦农机装备、作业和监管服务上的应用,推进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机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小麦农机智能化发展。

2.1.3 遵循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的原则 农田地块的大小和是否规模经营决定着农机装备发展的方向。农业机械的发展应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宜机化改造、农机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等相适应,根据规模化种植情况确定,适宜的农机装备。

2.2 发展方向

2.2.1 节水农机 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7 m3,是我国平均水平的1/7,地下水漏斗区面积约4万km2,属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17]。小麦属于高耗水农作物,该地区的小麦机械化发展须考虑节水问题,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节水灌溉、深松整地、二次镇压等环节重点应研发并使用高效节水农机具。

2.2.2 复式农机 复式作业具有减少作业环节、争取农时、降低作业成本、减少人工投入等特点,在农村地区具有发展的优势[18,19]。同时,随着大马力拖拉机保有量的迅速提高,复式作业机具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小麦复式作业机将在联合整地作业、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整地播种一体化作业、收获并秸秆处理作业等方面进行研发与推广。

2.2.3 绿色农机 我国要实现2020 年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智能化精准施肥、施药成为小麦生产机具研发的关键领域。同时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愈加重视,农机具的发动机改造与升级将成为未来农机市场的新常态。

2.2.4 高效农机 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经之路[20,21]。土地规模化经营不断扩大是高效农机的潜力市场。“大功率+10 kg 以上喂入量+一机多用+高舒适性+最经济油耗+智能化作业”小麦联合收获机、高效精准大型喷灌机、大型耕整地机械将成为小麦规模化生产的发展方向。

2.3 政策支持

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爱农业、懂农机的年轻人全力投入到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中去,促进河北省农机化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大对小麦复式播种机、高效植保机、新型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机装备的购置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切实让农机户想购买、少花钱。探索并开展对新型农机装备作业环节的补助,确定合理的作业补助标准,切实让农机户能挣钱、得实惠。加大对新购机用户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机具操作水平和实际作业能力,让年轻农机手进得来、留得住。

3 措施与建议

3.1 稳步提高小麦耕整地技术

围绕土壤耕层构建、秸秆粉碎还田、土壤地力培育等目标,进一步开展农机深松、深耕、深旋等作业,加快土壤耕整联合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实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为种子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壮。

3.2 重点提升小麦播种质量

以精量匀播、高效施肥、播后镇压等技术为核心,研制推广配套作业机具,优化机具生产加工工艺,提高作业机具适用性,达到“七分种、三分管”的效果,确保小麦稳产增产。

3.3 加快推进产地烘干技术

大力发展符合产地区域特点的技术装备,增加热源可选择性,降低生产成本及能耗,提高机械化烘干作业补助力度,加快推进机械化干燥技术广应用。

3.4 强化小麦生产技术模式研究

开展小麦与接茬作物在耕作方式、播种机具、衔接时间等方面的适应性研究,示范推广前后耕作协调发展的生产模式,实现高效、高质、可持续的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3.5 深入开展小麦智能化作业技术应用

强力推进自动驾驶、卫星平地、精量播种、精准施肥、智能灌溉、无人植保、智慧收获技术的示范应用,加大配套机具装备的研发力度,为小麦农机装备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规模化整地机械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病防控策略探析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