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肺癌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20-08-27

云南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根治术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胸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

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肺部恶性肿瘤,病死率、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临床治疗原发性肺癌有效方式为系统淋巴结清扫、肺叶切除[1]。随科学技术发展、器械仪器更新,胸腔镜手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视野好、创伤小等优点[2]。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较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更小、切口更小等优势,利于术后康复,但对于根治效果如何,并未有太多相关资料进行报道,因而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运用存在较大争议[3,4]。本研究选取我院原发性肺癌患者82例,旨在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原发性肺癌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1例)、对照组(41例)。研究组女性23例,男性18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3.02±10.47)岁,病变部位:左叶25例,右叶16例,病理分期:19例Ⅰ期,22例Ⅱ期。对照组女性19例,男性22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1.98±10.48)岁,病变部位:左叶21例,右叶20例,病理分期:16例Ⅰ期,25例Ⅱ期。2组一般资料(性别、病变部位、年龄、病理分期)均衡可比(P>0.05)。选例标准1.纳入:经病理活检、CT 等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肺癌;均同意采用手术治疗;符合病理分期中Ⅰ~Ⅱ期;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协议书。2.排除:无法耐受全麻者;伴有手术禁忌证者;合并严重凝血异常者;合并有心肺功能严重障碍病史者。

二、方法 2组取健侧卧位,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于健侧行单侧通气。1.对照组:行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于腋前线处第4肋间行约2cm 切口作操作孔,于腋中线处第7肋间行1~2cm 切口作操作孔,于腋前线处第7肋间行3~5cm 切口作操作孔,肺段、肺叶切除以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实施并完成;利用一次性直线切割缝合器将肺动脉、静脉、支气管实施切割,采用丝线进行双道结扎,利用超声刀实施离断,利用hemlock 进行夹闭处理,处理顺序依据叶间裂发育状况决定;对肺内、肺门、纵隔淋巴结实施淋巴结清扫。2.研究组: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于腋中线处第5肋间行4cm 切口,于完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肺段和肺叶切除以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其余步骤与对照组一致。2组术毕前对胸腔进行观察,确认有无出血,于胸腔内注入温生理盐水,由麻醉师实施膨肺处理,并检查肺部是否存在漏气;术后内置胸管引流,20F 胸管于三孔术中内置于腋前线处第7肋间位置操作孔;于单孔术中内置于近腋中线操作孔一侧;予以静脉镇痛、抗感染等治疗。3.血清检测: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mL,离心(3000r/min)10min,取血清,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血清CD4+,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水平进行检测。

三、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即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置留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2.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肺炎、肺栓塞、胸腔积液、皮下气肿、肺不张、切口感染。3.对比手术前后2组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即CD4+,CD4+/CD8+,IgA,IgG,IgM。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一、手术情况 2组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血清免疫指标 2组术前血清CD4+,CD4+/CD8+,IgA,IgG,IgM 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CD4+,CD4+/CD8+,IgA,IgG,IgM 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切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肺栓塞1例,肺炎2例,发生率为12.20%(5/41);对照组切口感染3例,肺不张2例,皮下气肿1例,胸腔积液2例,肺炎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71%(13/41)。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χ2=4.556,P=0.033)。

讨 论各国原发性肺癌病死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5]。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以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为主,疗效确切,而随着精准医疗和快速康复理念发展,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由于创伤较大,延长术后康复时间而无法满足现在医疗模式[6,7]。因此需寻找更为有效治疗方案。随单孔胸腔镜手术成功,在临床应用逐渐发展、扩大,其将处于腋中线、腋前线操作孔取消,减少手术创伤,利于术后康复,但具体治疗效果仍具有较大争议[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20%小于对照组31.71%(P<0.05),说明与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相比,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改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仅需要1个操作孔,减少对皮肤、肋间神经和肌肉损伤,利于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缓解术后疼痛,有利于促进肺复张,加快机体恢复,从而减少术后引流量及缩短引流管置留时间。CD4+/CD8+降低,则代表机体免疫功能降低;IgG增多可预防感染,而IgM是免疫应答中反应最早的抗体,一旦机体发生受损、感染,IgM增多。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术后血清CD4+,CD4+/CD8+,IgA,IgG,IgM大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均可导致患者产生炎性反应,对免疫功能产生影响,但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影响较小,伤害较低。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要求主刀医生需具备丰富临床操作经验。

综上,较三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肺癌,可明显改善手术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对免疫功能损伤。

表1 2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2组手术情况对比(±s)

组别例数 手术时长(min)术中失血量(mL)淋巴结清扫数(个)术后引流量(mL)引流管留置时间(d)切口长度(cm)住院时间(d)研究组 41 169.96±31.21 38.39±10.70 21.97±7.25 1 142.39±163.64 4.09±0.41 3.90±0.34 6.31±1.28对照组 41 170.33±46.47 83.67±25.68 23.93±8.80 1 645.55±195.61 5.80±1.23 6.55±0.84 7.81±1.25 t 0.042 10.190 1.101 28.051 8.445 18.725 5.368 P 0.966 <0.001 0.274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2组血清免疫指标对比(±s)

表2 2组血清免疫指标对比(±s)

时间 CD4+(%)CD4+/CD8+ IgA(g/L)IgG(g/L)IgM(g/L)38.24±3.25 1.60±0.31 1.40±0.17 14.37±1.36 1.30±0.26 6.961 4.675 5.464 7.678 16.648<0.001 <0.001 <0.001 <0.001 <0.001术前组别例数研究组 41 tP 39.13±3.26 1.62±0.39 1.39±0.15 14.26±1.32 1.32±0.46对照组 41 t 1.238 0.257 0.282 0.372 0.242 P 0.219 0.798 0.778 0.711 0.809术后 研究组 41 34.13±3.22 1.43±0.14 1.26±0.11 12.34±1.30 1.20±0.03对照组 41 29.11±3.31 1.30±0.11 1.08±0.18 10.11±1.33 1.07±0.04

猜你喜欢

单孔胸腔镜根治术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系统护理干预在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