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刚:为扶贫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0-08-27陈诗郡

党的生活(江苏) 2020年6期
关键词:王刚益生菌江苏省

■梁 潇 陈诗郡

用脚步丈量扶贫路,用真心换取群众情,王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借助科技力量破解陶舍村的发展瓶颈,打开了后进村脱贫致富的新局面。

王刚,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人才、淮阴师范学院科技特派员、科研部服务地方办公室主任,淮安市淮安区博里镇陶舍村第一书记。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先进个人、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优”人才等称号。

“益生菌草鸡蛋个头大、胆固醇低,非常适合食用。还有这富硒大米,Q 弹软糯有营养!”今年4 月9 日,淮安市淮安区博里镇陶舍村第一书记王刚借助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中心“荔直播”,对自己一手引进的农产品进行了直播带货,点击量突破70 万。

陶舍村原本是省定经济薄弱村、淮安市低收入村,“穷地方”“小地方”是陶舍村撕不掉的标签。2018 年12 月,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人才、淮阴师范学院科技特派员、科研部服务地方办公室主任王刚,被省委组织部选派到陶舍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王刚借助科技精准发力,打出一套漂亮的帮扶“组合拳”,破解陶舍村的发展瓶颈,打开了后进村脱贫致富的新局面。

党建引领挖穷根

“底子薄、人心散,还不思发展”,这是王刚到村后的第一印象。新村部伫立在破烂的泥洼地里,楼内空空如也。村“两委”还在隔壁的老村部办公,爬上爬下都要通过锈迹斑斑的外置钢架梯。“当时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根本无力负担基本开支,更别说自己配套装修村部了。”王刚说。

于是,王刚瞄准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等问题,确定了“抓党建促扶贫,把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的思路。到任后几个月里,他天天泡在村干部家里做思想工作。

针对村“两委”班子老龄化严重问题,他鼓励思路开阔的年轻人在村内任职,带动在外有为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村子里的路又破又窄,他积极向上协调资金,撸起袖子带领党员上阵修路;土地流转遇到矛盾停滞不前,他说服村“两委”干部带头参与,让村民安心;新村部周遭都是泥洼地,他亲自设计安排施工,为村部配齐办公设备,室外铺设水泥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也接近完工。

在王刚开通的“陶舍村党建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里,群众每天都能看到第一书记、村干部、党员做了什么。“村还是那个村,人还是那些人,党建强起来了,人就有精气神了,村子也就换了个样。”已在村里过了两个春节的王刚,说起话来都带着些“陶舍”口音。

曾经的软弱涣散党组织,现已成为全区闻名的党建示范点。

科技带来了致富经

在坚定了村民们致富的信心后,王刚有了施展科技力量的广阔舞台。通过前期调研,他发现陶舍村没有特色产业,仅靠稻麦轮种获取收成,产业链单一。在淮师担任过科研部服务地方办公室主任的他,决定引进高校院所实验室的新技术。

种植户邵进对王刚引进的富硒大米种植项目非常看好,扩大承包了600 亩土地,一年带来超30万元的纯收入。“今年已将农场土地扩大到1000 亩了。”邵进喜上眉梢。

同样受益的还有后备干部陶玉和。家中突遇变故失去生活来源的他,在王刚的帮助下红红火火地搞起了益生菌草鸡蛋项目。一年多时间,已成为淮安市场上的网红农产品。“去年一年收入就达到13 万元,真的是太感谢王书记了。”陶玉和乐呵呵地说。

看到身边人脱贫致富,许多村民来找王刚出谋划策发展产业。王刚邀请10 余名农业科技专家对农业科技项目进行指导和技术宣讲,不少村民选择了“食用菌工厂废弃菌棒仿生态栽培杏鲍菇”。“王书记带来的杏鲍菇种植方法,投资少、劳动强度低、生产周期短、见效还快!每个菌棒成本才4 毛多,每茬菇纯收入就达1 万元左右!”村主任潘文详骄傲地说。

拿着王刚带来的“金扁担”,村民们劳动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了,对王刚的评价也从当初“村里的事他不懂”变成现在的“我们愿意跟着他干”!

扶上马,再送一程

科技兴农让村集体收入翻了好几番,村民人均年收入由9635元增长到 15080 元,70 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全部脱贫。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王刚心里却另有打算:两年任期快结束了,怎样“扶上马再送一程”?

王刚利用自身后方单位资源优势,通过“订单农业+精准扶贫”模式,将过去零散的农产品种植进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订单化销售。益生菌草鸡蛋、富硒大米流向淮师食堂、超市,颇受师生欢迎。打开部分销路后,他又成立了合作社,注册“师陶缘”商标,通过新媒体平台将品牌打出去,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运用陶舍村党建综合服务平台、陶源居生态农场微店等,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只有多方合力,真正将产销对接机制搭建好,才能调动村民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不让村民再为销路发愁,王刚确立了更大的目标,“现在我们不满足于‘脱贫’,更聚焦于‘致富’。下一步,争取让特色农产品进入江苏省政府采购网,畅通更加稳定的销售渠道,实现陶舍村‘小地方’的‘大翻身’。”

王刚用脚步丈量扶贫路,用真心换取群众情,为陶舍村打开了一扇科技脱贫之门。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充分肯定,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技术转移联盟先进个人、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优”人才、江苏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等称号。

猜你喜欢

王刚益生菌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复合益生菌在高蛋白日粮水产养殖动物中的应用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益生菌?
益生菌的是与非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喝益生菌饮料不如喝酸奶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名人读意林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
你报我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