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调护

2020-08-25宋晓娟

甘肃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调护胃肠道总分

宋晓娟

(甘肃省监狱管理局兰州医院(甘肃省康泰医院)综合科,甘肃 兰州 73004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IBS患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国外研究报道两者重叠率超过50%[1],国内相关研究显示两者重叠率约为24.8%~87.5%[2],近年来更多的临床研究发现心理精神因素参与IBS及FD的起病与病程,加重胃肠道症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单纯器质性疾病患者[3]。此研究通过患者临床症状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IBS重叠FD患者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道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展心理调护对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以提高IBS-FD患者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正确认识和心理调护指导。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在甘肃省康泰医院就诊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60例,其中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 (FD)36例,均为男性,年龄41.2±4.6岁,平均病程24±5个月,重叠率为60.0%,肠易激综合征(IBS)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有抑郁及焦虑症状的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5例给予心理调护。

1.2 诊断标准

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排除心、肺、肾及甲状腺等器质性疾病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无法完成问卷者;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价患者过去一周胃肠道症状的严重程度,由(上腹痛、胸部不适、反酸、饥饿痛、恶心、肠鸣音、腹胀、咽喉部不适、是否有口气、小便是否有异味、腹泻、便秘、大便稀、大便干结、有便意需立即排便、里急后重)共15个症状组成。每一项症状分值为1~7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4]用于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分数越高提示焦虑越严重,总分0~7分为没有焦虑,总分8~14分为轻度焦虑,总分15~23分为中度焦虑,总分24分以上者为重度焦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5]用于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分数越高提示抑郁越严重,总分0~6分为没有抑郁;总分7~17分为轻度抑郁;总分8~24分为中度抑郁;总分25分以上为重度抑郁。效果判定:显效:15项症状积分降低>80%;有效:15项症状积分>50%;无效:15项症状积分降低<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研究方法

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30例患者,入院时采用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价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完成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的采集,此项工作由心理科医师及专科护士共同完成,A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增加心理调护,疗程4周,4周后再次进行GSRS评分量表、HAMA-14、HAMD-17量表评定。调护措施包括:一对一指导患者,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恰当的医学知识解释病情,说明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与情绪相关性疾病,实事求是地为患者分析病情,向其介绍合理的饮食、起居方法及最佳治疗方案,缓解对疾病的恐惧心理;②倾诉疗法:真挚热情的谈话,让患者倾诉内心的痛苦和心理感受,减轻其心理负担,充分理解患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和愉快的情绪配合医护以治愈疾病;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禁食辛辣、油腻、生冷硬的食物,适量食用水果和蔬菜,规律排便及按时起睡,保证充足的睡眠;④培养一种活动兴趣,比如听音乐、钓鱼、饭后慢走30min,每天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

1.4 统计学处理

评分数据用Meaa±SD表示,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和分类变量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

此研究的6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36例,重叠率为60%,36例中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30例,占IBS-FD患者的83.3%,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程长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GRSR评分,IBS-FD组36例,治疗前评分48.56±12.12分,IBS组 24例治疗前评分 34.62±8.32分,说明IBS-FD患者比单纯IBS患者临床症状比严重(P<0.05)。IBS、IBS-FD患者抑郁发病率分别为41.7%(10/24),80.6%(29/36),焦虑发病率分别为45.8%(11/24),83.3%(30/36),IBS-FD 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IBS组多见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IBS、IBS-FD患者治疗前GSRS、HAMA-14、HAMD-17评分

2.3 临床效果

调护组治疗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86.7%,高于常规护理组46.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GSRS量表评分调护组治疗前为48.56±12.12,治疗后为 18.42±4.83,调护后显著降低(P<0.01),常规护理组前后分别为 48.56±12.12、30.48±8.36,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 2。

表2 常规护理、心理调护组有效率、GSRS评分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IBS)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为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重叠形式之一,IBS重叠FD发生率达24.8%~87.5%,本组病例为60%,两者的发病机制相关,如胃肠激素紊乱、胃肠运动障碍、内脏高敏感度、脑-肠轴及脑肠肽、心理精神因素等。本研究中一半以上的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存在抑郁和焦虑,肠易激综合征(IBS)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较单纯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更加严重(P<0.05),说明IBS患者的发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况且重叠FD的情况下较单纯IBS的胃肠道症状、焦虑、抑郁程度更重,其可能原因是IBS患者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异常,神经内分泌作用以及IBS的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IBS的胃肠动力异常的广泛性特征而涉及全胃肠道[6]。或者是患者的上腹痛或反酸、腹胀等影响患者进食量,进食量过少又加重了便秘发生[7]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患者心理因素可造成胃肠道动力和感觉功能异常,有研究提示抑郁使胃肠道运转速率减慢,焦虑则可引起腹泻和肠痉挛,睡眠和松弛能够提高直肠膨胀感觉阈值。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腹泻与交感神经张力升高相关,而便秘症状与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提示许多因素可通过患者情绪障碍进而产生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IBS)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道症状较重,且多伴有抑郁和中-重度焦虑状态,临床治疗仅采用胃肠动力调节药物,微生态制剂及常规消化内科护理在临床上未能取得满意疗效,本组病例其有效率只达到了46.7%。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抗抑郁治疗和心理治疗有可能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关键之一。王一惠[8]等的研究显示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能提高FD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激发其心理潜在意识,减轻或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9],对IBS病人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缓解病人的心理问题[10]。本研究也说明,药物加心理调护治疗,其有效率达到86.7%,显著高于单纯药物及常规护理,抑郁和焦虑状态也明显缓解,值得临床工作高度重视患者的情绪反应,并适时的予以心理调护,改善患者的情绪,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调护胃肠道总分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浅谈《伤寒论》药物煎服方法与调护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