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的转型

2020-08-24王正道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媒体资源

王正道

摘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尤其小视频领域在移动端的广覆盖,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电视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在新时期与网站、APP和微信、微博等存在密切关联,一度成为网络视频的重要来源。但随着自媒体的崛起,视频生产不再是电视新闻的专长,视频APP、视频网站等对电视新闻带来严峻挑战,导致电视新闻节目的观众大量流失,收视率收到明显影响。本文结合新媒体环境下视频领域的发展特点,探索电视新闻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并为电视新闻转型开展可行性研究,提出一些创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信息化转型;资源

在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是视频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相比于广播、报纸和杂志更具有内容优势,观众对图像和声音的青睐是电视新闻做好信息传播的受众基础,也是对新闻事实开展更详尽报道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制作周期长、技术水平要求高等特点也表露出来,成为制约电视新闻转型的障碍。对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采用更丰富的新媒体手段、创新策划思路来推动电视新闻更加适应受众需求,快速融入传媒融合的浪潮中,让电视新闻重新换发活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具体来说,电视新闻的记者编辑要了解当前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新媒体、善用新媒体、融合新媒体,不断拓宽电视新闻的传播渠道,提升媒体影响力。

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发展契机

1.新媒体技术优势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纸媒视域下的电视媒体曾被视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因为电视节目较多地运营新媒体技术,实现电视新闻的现场录制、转播或直播,数字化技术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内涵所在。但相对于互联网,电视媒体被看做是传统媒体,这说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力媒体形式的不断深化,也让电视节目的技术优势得以发展。

在传媒融合中,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实现迅速转型,得益于电视台对新媒体技术的敏感度,在节目的制作和传播中,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渠道应用都十分普遍。电视新闻节目的新媒体技术优势,有利于其获得传媒融合环境中的发展优势。

2.播出渠道多样化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播放已经不再局限于电视,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网站、APP等进行播放,尤其是移动端的技术发展,各类应用软件让平板电脑、手机成为播放终端,让观众能够随时随地看新闻、发布评论。播出渠道的多样化,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高效率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传播载体更加丰富,不拘泥于媒介形式、播放平台和时间。

3.资源存储路径

新媒体技术获得普及以前,电视新闻的存储路径面临较大的局限性。当前,电脑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视新闻的存储路径开拓了“数字化空间存储”路径。不管有多少电视新闻资源,都可以上传到媒资系统等虚拟空间中,使电视新聞的保存更快捷便利,视频存储的安全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电视新闻转型面临的挑战

电视新闻虽然相比于纸媒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传媒融合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得不遭受互联网的冲击。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让长期以来单一化的电视节目难以适应新的传播思维,从根本上养成互联网思维,是电视新闻节目转型面临的巨大挑战。

1.电视新闻节目缺乏互动性

电视新闻的传播模式是单方向的,这一点与纸媒类似,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只能借助其它渠道,比如手机短信、线下活动、电子邮件等。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机构则具有十分强的互动功能,通过自身所带的交流功能,将受众与媒体紧密相连,成为忠实的粉丝。电视新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从业人员的习惯性思维,习惯单方面的信息传播,将互动活动当成额外的工作量;二是缺乏互动平台,电视节目以视频的形式传播,但电视台往往缺少一个综合性传播平台,而是力量分散在各个频道或节目上,无法实现综合性的互动。

2.采编形式缺乏创新

对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创新采编形式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难题。民生新闻、访谈新闻、“中央厨房”等采编模式各有利弊,但都无法解决电视节目采编和表现形式的创新问题。电视新闻的观众之所以转向移动手机端,与新闻缺乏创新也有内在联系,导致电视节目收视率下降,传播效果远远不如新媒体视频节目。

3.新闻时效性不强

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效率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例,一条信息的生产时间十分短,几分钟的时间便可发布一条简讯;信息发布后的几分钟后,便很快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并被转发和评论,形成二次传播甚至多次传播。电视新闻节目在时效性方面虽然优于传统纸媒,但固有的现场采访、剪辑制作、内容审核和播报的流程,导致新闻事实从发生到信息发布,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尤其在一些重大新闻发布方面,新媒体的快速跟进让电视节目的落后更加明显。由此可见,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的时效性,通过新媒体渠道加快传播效率,是电视从业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电视新闻节目实现新媒体转型的建议

1.加快电视新闻节目的渠道转型

传媒融合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媒体的融合首先要从补短板开始,渠道限制是电视新闻的最大短板,应当通过开辟新媒体渠道,在社交平台注册自媒体账号,实现电视新闻的多渠道传播。

一是要打破在电视机播放的传统模式。不论是卫视还是地方频道,电视节目要在通过发布新闻APP、建立专属网站的方式,将电视新闻节目搬到互联网,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载体观看,实现新闻发布模式的渠道多样化,同时观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往期的新闻节目,提高新闻的阅读量和影响力。

二是要将播放平台延伸到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网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实现网络生活的绝大多数功能。电视节目应该在抖音、快手、微信、微博及百度等社交平台注册专属账户,并根据平台特点有选择性对电视节目进行剪辑发布,生产适合网民需求的新闻节目或小视频。

三是要将不同类别的新闻进行详细分类,建立有特色的新闻传播站点,吸引不同需求的观众给予关注。时政新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等均可作为核心的新闻分类,以此为基础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建立客户集群,提升不同属性新闻的关注度和传播力。

2.优化电视新闻的采编形式

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公众反馈,是让节目得以长远发展的生命线。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扩大信息来源,关注民众最关心的新闻时间和民生政策,通过第一现场、专家访谈、政策解读、回头看等方式,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发生过程和影响情况,实现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基本诉求。

电视新闻的采编应该体现现场和幕后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新闻记者要及时深入到新闻现场,采访到一手资料,向观众传递新闻事实最真实的一面,并将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和影响一一解读,全面展现新闻的个个角度。另一方面,新闻采编除了围绕事件本身,还要拓展到周边,让受到新闻事件影响的市民表达自己的刊发,同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新闻进行剖析,探索新闻背后的焦点。

3.构建电视新闻节目的社群环境

新媒体的热点在于社交媒体,诸多新媒体传播工具都是机遇社交媒体而存在的,包括各类小视频软件以及微信、微博、百家号、头条号等各类商业网站。社交媒体的根本属性在于“社交”,传统媒体的单向信息传播完全不适用于新媒体环境。新时代的观众通过网络赋权,不仅仅是新闻的受众,更是新闻的参与者、评论者和传播者,迫切地希望参与到新闻传播的每一个环节,对电视节目而言也是如此。

构建电视新闻节目的社群环境,要求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在构建新媒體平台后,应该通过新闻互动、观众反馈、二次传播等多种方式,搜索节目和新闻的热心观众,并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建立起交流平台,比如微信群、QQ群等,并在讨论中达成对新闻事件一致观点,或者求同存异。通过社群环境的建立,电视节目可以借助庞大的粉丝群体实现新闻的多次传播,并将触角伸到各类形势的网络平台。但仅仅有社群还是不够的,从业人员更要通过粉丝福利、观点采集等方式,让观众获得一定的认可,产生足够的参与感和荣誉感,进而产生对新闻节目的依赖性。

构建社群环境还应该关注电视节目的未来观众,也就是青少年群体,这也是媒体机构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和引导的重要职责。电视节目通过组织媒体开放日、媒体课堂或小记者团,邀请青少年了解新闻的生产流程和技术基础,让他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新闻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转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的媒体形式,电视新闻节目应当扬长避短,及时开辟各类新媒体传播平台,将新闻节目与互联网密切关联,实现高效率的信息传播。同时,电视新闻要重视粉丝经济,通过互动和福利,提高观众对电视节目的依赖性,获得稳定的社群环境。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来说,通过自我素养的提升,实现新闻理念的创新提升,为电视新闻注入更多新思想、新内容,才能更好地推动电视新闻节目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高祥君.浅议电视新闻的新媒体拓展[J].新闻采编,2020(02):40-42.

[2]黄颖.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如何实现转型升级[J].西部广播电视,2019(22):37-38+41.

[3]刘娟.媒体融合视野下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之道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22):145.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新媒体资源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