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化护理方案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20-08-24厉兆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我院实验组

厉兆杰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精神分裂症是目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精神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临床认为遗传因素、精神创伤等社会因素、化学药物等化学因素及自身性格因素。患精神分裂症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2]。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方式,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为此,本次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实验组中有男患者16例、女患者18例,年龄在32~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7±3.5)岁;对照组中有患者年龄31.9~55.7岁,平均(38.9±2.8)岁,男16例,女18例。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经对比结果显示存在差异P>0.05。本次研究实施前均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肯定,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对此研究方案批准执行。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为首发精神抑郁症,且所有患者对于研究中涉及的治疗方案表示知晓、认可,将合并有恶性肿瘤、重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排除在研究之外。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采用全程化护理方案,方法为(1)治疗前护理,首先在患者治疗前做好准备工作,要求患者禁食禁水,保证空腹时间在八小时以上。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果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排除焦虑恐惧的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2)治疗中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心电图,脑电图,心率,血压等等。同时在治疗时对患者进行口腔保护。(3)治疗后护理,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意识状态,如果患者可以进行自主呼吸,将患者转移到复苏区,使患者平卧或侧卧。通过对患者进行对话以及痛觉刺激来判断患者是否意识清醒。对于意识模糊烦躁的患者,要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4)为患者创造优质的环境提高睡眠质量。引导患者睡前进行音乐放松疗法,放松心态,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充,叮嘱患者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多食高纤维的食物,均衡的营养配比。注意饮食要使用流质食物防止噎食,当患者意识完全恢复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状态。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1)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

(2)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治疗依从率=(优+良)/总例数×100%。

(3)生活质量评分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表,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所有数据均分别用采用(±s)和(n,%)进行描述,并行t和x2进行验证,当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7.0。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PANS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存在比较价值(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4周和12周后的PANS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PANS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病例PANSS评分比较(±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4周后 护理12周后实验组 34 88.54±15.13 63.46±9.17 53.52±8.11对照组 34 88.92±17.64 78.55±7.16 68.12±10.18 t 0.0953 7.5630 6.5408 P 0.9243 0.0000 0.0000

2.2 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7.19±6.28,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2.46±5.63,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值10.0327,P值0.0000,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通过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三个阶段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在治疗前很多患者由于担心麻醉问题以及并发症的问题会存在一些焦虑或紧张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护理,帮助其摆脱内心存在的不良心理,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在治疗前为患者讲解一些治疗注意事项能够有效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3]。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减少治疗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护理,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在发现异常状态是第一时间告诉医生,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本次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再次验证其文献结论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全程化护理方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较好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我院实验组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