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里的生命绽放

2020-08-23刘维维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7期
关键词:徐州市名师读书

刘维维

18年的教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回望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实践历程,我深切体会到:教师若要行稳致远,必须有丰富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

品味书香,润泽生命

良好的阅读能力是现代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素养,也是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充实内心、保持工作敏锐度和高效率的重要保障。

杜威曾说:“把一个人的思想,用一根很短的绳子,拴在功用的柱子上,是不值得的。行动的力量需要有宽阔的眼界。”假如教师没有“源头活水”,又怎能教出优秀的学生?站在三尺讲台上,面对学生们求知的目光,我愈发觉得只有读书才能充实自己的灵魂,开阔自己的眼界。正如高尔基所说:“我扑到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会抓住每天空闲的分分秒秒如饥似渴地读书。清晨,我抓住最好的时光朗诵《诗经》《唐诗三百首》等中华优秀诗词;中午,我会捧着咖啡津津有味地品读古今中外名著;夜深人静时,我依然沉醉于书香。读书不仅是为了知识的积累,更是出于对真理的渴求和内心的需要。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我学会如何尊重个性,如何关心后进生,如何提升自身素质;从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我领悟到只有用爱心、童心、真心、信心来教育学生,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家长的认可;从王尚文老师的《人文·语感·对话》中,我明白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真谛是直面人性,成全生命;从《小学语文名师的课堂实录》中,我发现了大师们精彩课堂演绎背后的教育智慧……节假日期间,我安排大量时间阅读教育教学书籍,学习名师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学习教学和管理的相关知识。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教育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我开始尝试用写作提炼自己的思想。课堂上哪个教学环节最精彩?还存在哪些问题?我都会细心地一一记下来。来自真实课堂的案例和思考,如一粒粒光滑圆润的珍珠,我深知要想把它们串成璀璨夺目的项链,还需要在学术表达上不断地打磨、推敲。我一遍遍地修改,直到形成自己满意的论文为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夜以继日地耕耘,终于盼来了收获的季节,我精心撰写的近20篇教育教学论文相继发表在《江蘇教育》《小学教学》《语文天地》等专业期刊上,我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级论文比赛中获奖。

记得原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郑飞所长曾经到我校做过一次有关读书的讲座,他说:“坚持读书,你一定会从量变走向质变。”果不其然,读书,悄悄地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重新点燃我生命的激情。我在书海的遨游中收获了成长的快乐和生命的润泽。

扎根课堂,丰盈羽翼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实践,只有在课堂中将阅读所得转化为实践的动力,阅读的种子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要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循循善诱,开发潜能,使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适合其身心发展水平、有利于潜能最大发展的阅读环境,诱发学生的求知需求和读书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我通过阅读测试、好词佳句默写大赛、读后感比赛、读书交流会、绘本创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阅读收获,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激发其语文学习的内在动机,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读是语言的吸收,写是语言的输出,读写结合,寓写作指导于阅读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我带领学生阅读经典绘本,在多种形式的诵读感悟后,从绘本中捕捉写作资源,从模仿入手,由仿到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情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我所付出的这一切努力也收到了回报,我所教班级学生有近百篇习作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我多次在国家级、省市级写作大赛中辅导学生获奖并获得优秀指导奖。《彭城晚报》曾两次对我的“生活日记”课题研究作专版介绍。我结合课堂实践撰写的《丰富日记写作资源的四种途径》《三年级生活日记教学探索》《借助绘本阅读开启读写之门》《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课外阅读》等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省市级杂志上。2017年,我主持的“生活日记”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成果二等奖。2018年,我成功申报徐州市教学研究第十二期课题“小学生‘通感式阅读札记的行动研究”,课题相关成果也陆续发表在《小学语文》《语文天地》等专业期刊上。

日本著名课程专家佐藤正夫教授在《教育原理》一书中指出:“课堂既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现成知识的场所,更不是学生遭恐吓的场所。而必须是学生自主思考,自身去发现、接纳事物的道理与本质的愉快的场所,必须是养成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场所。”将阅读扎根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收获。

投身教研,破茧化蝶

读书不是为了装点羽毛,而是为了丰实思想,只有把读书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思想之树才会繁茂。

我长期工作在语文教学第一线,2011年起担任年级组组长。多年来,我与年级组老师们团结奋进、努力向上,圆满地完成了学校的各项任务。2016年起我担任所在集团学校语文学科大教研组长,经常到分校区听青年教师的教学常规课并评课,引导青年教师业务成长。2018年,我有幸成为云龙区第二批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及解放路小学名师工作坊坊主,肩负起引领云龙区及学校语文学科发展的重任。

在主持市级课题“小学生生活日记的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与课题组成员们一起学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做一支爱写作的铅笔》《小学作文教学论》等写作教学专著,坚持做读书笔记,不断更新写作教学理念,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在课堂教学比赛的赛场上,我先后获得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四届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徐州市中小学教学优质课评比语文学科一等奖、徐州市“一师一优课”评比一等奖,多次获区级评优课一等奖。2017年,我在徐州市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执教公开课,还在江苏师范大学组织的国培活动中执教公开课,多次在市、区级教学活动中开设讲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先后被评为徐州市青年名教师、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书香人物、云龙区学科带头人、云龙区小语团队核心成员、云龙区优秀班主任、云龙区师德先进个人、云龙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5年,我参加徐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培训班学习并顺利结业。2016年,我被聘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外聘教师。2017年,我在“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小学语文培训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学员。2017年11月,我被选派到德国学习进修。

我知道与名师相比,我取得的这些成绩实在不算什么。于永正老师说:“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凭兴趣学习的人,就是矢志不渝地为梦想奋斗而成功的人。”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教师,一名有思想的教育者。我会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矢志不渝地追求我的梦想,跌倒了再爬起来,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徐州市名师读书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My summer holiday plan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徐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分析
徐州市旅游业经济影响分析
一道测试题的一般结论及其嬗变
浅议"名师"
第一次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