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捐的旧衣服都去哪儿了?

2020-08-20佚名

东西南北 2020年9期
关键词:旧衣旧衣服衣物

佚名

“你是什么垃圾?”这是去年垃圾分类开始严格实施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网络热门问候语。

随着消费主义时代的全面来临,垃圾数量也呈爆发式增长,而服装垃圾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剁手一时爽,一直剁手一直爽”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正在比15年前的今天多购买60%的衣服,在衣不如新的消费语境下,“望着满满当当的衣橱,感叹没衣服好穿”不只是一个吐槽的段子,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更快地丢弃衣服——哪怕是借“捐赠”之名。

其实时装产业因破坏环境而一直为大众所诟病。比如对水资源的过度损耗:生产一件T恤,需要耗费2700升水;印染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被排入河流,造成水质污染;每年占据全球8%的碳排放量……

这些都有目共睹,但我们今天想专注聊聊旧衣垃圾。

你不妨先仔细回忆一下:你每年买入多少衣服?丢弃多少衣服?你衣柜里的衣服,有多少件穿着次数不足5次?你丢掉过的衣服中,生命周期最短的一件是多久?

在英国和美国,每年分别有140万吨和1100多万吨的服装和配饰被丢弃,平均每个美国家庭一年就会扔掉30公斤的旧衣服。在中国,旧衣服丢弃的这个数字达到了每年2600万吨。

旧衣服垃圾是一种污染。服装原料中被大量使用的聚酯纤维,填埋后往往需要200年才能被自然分解。而如果采取焚烧的方式,则会产生具有致癌成分的气体。尽管如此,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砖窑工厂将服装废料作为主要燃料。

在衣物弃置率持续走高的今天,大多数人对于如何处理不再穿的旧衣服仍然束手无策。

近一半的人选择直接扔掉,只有约四分之一的人会将其投入回收渠道——这并不是结束,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捐出的衣服最终还是会被送到垃圾填埋场。

你捐赠的衣服很少被送到贫困山区

如何处理旧衣服?直接丢弃显然不够环保,转售则是比较理想的方法,让自己的闲置拥有再次被穿着的机会——这也成了vintage服饰兴起的初衷。

在欧美和日本,二手商店和跳蚤市場都是淘平价好货的去处,爱穿旧衣服的人群横跨老中青,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

近几年二手电商在国内悄然兴起,大众对于二手物品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渐提高。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不敢放开来穿着二手衣服,或是认为这有损“逼格”,或是对“二手衣服到底是不是死人衣服”这个问题仍然心存芥蒂,即使购买也是偷偷下单。

比起转售,捐赠可能是更符合人们心理预期的做法:既解决了旧衣服的问题,还做了一件善事,内心的自我形象也随之默默高大了几分。

旧衣服垃圾也是一种污染。服装原料中被大量使用的聚酯纤维,填埋后往往需要200年才能被自然分解。

被废水污染的河流

不过你捐给回收箱的衣服,真的会到贫困地区人们的手中吗?答案是:未必。

一方面,旧衣回收箱背后可能存在的灰色利益链已经不是秘密,部分企业打着公益的旗号,实际上却靠将捐赠的衣物进行买卖而每月获利百万;另一方面,一部分人的“捐赠”行为本质上还是“丢破烂”,已经完全没有再穿着可能的衣服也被投进回收箱,企业自然也不会耗费成本再将这些衣服运往贫困地区。

比如在最近的一条新闻中,澳大利亚慈善回收组织协会数据显示,每年都有6万多吨捐赠物被填埋,因为这些捐赠物状况太差,已经没有再被他人使用的可能。

该协会的首席执行官索克建议,如果你不能把它赠给朋友,也请不要把它交给慈善机构。

在正规的衣物回收企业中,回收来的衣服被分门别类,质量较好的衣物在消毒后会被捐赠给贫困地区、被二次销售给旧物店铺,或被销往非洲、中东等地区。当然消毒和清洁衣物的成本需要企业自费。质量稍次的会被送去工厂加工成无纺布、皮革等服装原料,再度用于服装制作。但质量很差的,几乎只能被送去垃圾场。据统计,回收箱中真正能被捐出去的衣服只占比10%左右,70%以上的旧衣仍然面临着被填埋、焚烧的命运。

除此之外,往往被人们忽略的一个事实是,以目前衣服被丢弃的速度来说,捐赠的衣服对于接收衣服的贫困地区来说,远远供大于求。

在一本名为《过度着装:便宜时尚的惊人代价》的书中,作者Elizabeth Cline指出:“这些服装因为廉价,所以随意抛弃也不会觉得可惜。接受旧衣的慈善机构现在变成了一个垃圾场,束手无措地看着这些质量良莠不齐的衣物涌来。”

“环保”,时尚品牌的新潮流

“旧衣改造”对于时尚界来说,几乎是老生常谈了。在上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品牌进行了相关实践。

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著名设计师Martin Margiela就率先通过旧衣改造确立了品牌标志性的解构主义设计。

到了90年代末期,一个名为20471120的品牌也开启了一个主打旧衣回收再设计的项目,称得上同时代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锋。2006年,品牌设计师中川正博还干了一件事,从八个国家的妇女中回收旧衣服,并创作了一组实验性作品“Rico Cureur”。

时尚风水轮流转,这几年“环保”又成了香饽饽,越来越多时尚品牌再次思考如何让旧衣服再度被利用。

一种思路是回收旧衣服来进行二次创作,使它具备再度被贩卖的可能。

新晋设计师品牌Marine Serre的“Mamc Sod Machine”系列,就是采取了回收旧丝巾进行再度设计的方式,制作出一条条独一无二的裙子。

亚裔设计师品牌Ahluwalia Studio的设计师Priya Ahluwalia创作的动力则来源于对旧衣服的思考,“把废弃衣服捐献出去,就是在做慈善了吗?”

在她父亲的故乡尼日利亚,成千上万的捐赠衣物来到这里,只有20%能得到合理利用,剩下的80%只能犹如巨型艺术作品般堆在地上,对环境造成破坏。于是这位设计师将收集来的二手衣物和布料进行创作,让它们成为具有伦敦、非洲和印度元素的全新产品。

再更大众化一点的,你总在街头见过五彩斑斓、时髦人入手一个的Freitag包。除了lifescyle和个性,它身上最大的标签其实是“环保”。

品牌回收卡车用帆布和汽车安全带等材料制成图案各异的包袋,既防水耐用,也保证了包袋可以再度被回收利用。

国内设计师品牌中也不乏这样的尝试,比如张娜创立于2011年的“再造衣银行”。设计师回收来旧衣服,并请当地的下岗女工对它们进行清洗、消毒和分拆,并拼成新面料,之后她再利用这些面料进行服装设计。

尽管立意是好的,但环保类服装很容易走入“矫枉过正”的误区。

大量运用废弃材料(有时候甚至是制作者本人去购买一些废报纸、塑料瓶等),却在设计中忽略了美感和实穿度,导致这类略显怪异的设计只能在T台上被歌颂,日常生活中根本不会有人穿着。

时尚品牌的另一种“旧衣利用”思路,则是对品牌自己的库存物尽其用。比如堪称爱马仕旗下最可爱的产品线Petit h,就是使用了生产过程中没被用到、被弃置一边的材料,来制作充满趣味的创意作品。样式可爱,平易近人。

柏林新晋设计师品牌GmbH,之前也曾利用上几季的库存来制作新一季服装。

快时尚谈论环保是在拗人设吗?

环保成为新潮流后,自然引起了许多正面的关注和讨论,但也难免成了一部分品牌的新型营销手段,首当其冲的就是快時尚品牌。

和普通牛仔裤同样没有质量问题的牛仔裤,只是因为卖不掉就要被烧掉。

也许是为了回应舆论对于快时尚不环保的质疑,各大快时尚品牌不约而同地开始往环保领域大步进军,为自己正名。

2016年,ZARA推出可持续系列Join Life;2017年,ZARA和欧洲设计院校的新锐设计师们合作推出了“Shape The Invisible”项目,在3个月内完成了60件的旧衣改造。

H&M也不甘示弱,甚至火力更猛。自2013年初起,H&M就在全球多个市场启动了旧衣回收项目,一直持续至今,并且推出了环保自觉行动系列,用塑料等废弃材料制作衣服。

2018年,H&M在巴黎旗舰店增设了服装修补、定制刺绣和衣物洗涤服务,旁边还放置着一个衣物回收箱,以此来吸引顾客对于旧衣回收的注意力。

然而快时尚们的环保举措都治标不治本,更像是一场事先张扬的吸金表演,几乎可以说是伪善。

快时尚是过度消费文化的罪魁祸首:急剧增加的服装产量、更低的浪费成本、1-2周上新的经营模式、更快的衣服淘汰频率,都在彻底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它培养了人们对于廉价衣服的贪婪,并让人们对浪费衣服这件事脱敏。

另外,快时尚利用廉价血汗工厂的劳动力,以最低成本在最短时间内源源不断生产大量新产品——这样的做法本身就与环保节制的理念背道而驰。

在旧衣回收过程当中,H&M还会向参与活动的消费者赠送一张85折优惠券,大多数消费者拿到券后都会进行再次消费——这就是快时尚的如意算盘:满足了消费者为环保贡献一份力的心态,同时鼓励了你进行更多消费。获得了免费的旧衣服材料,再拿这一小部分衣服,去制造更多的衣服,同时还塑造了品牌的环保人设。

然而事实是,H&M一边环保,一边污染。

一家名为《Operation X》的丹麦电视节目曾曝光H&M为了处理积压的大量库存,采取了最简单粗暴的焚烧方式。每年约焚烧十几吨滞销衣物,至今已焚烧约60吨衣物。

H&M公关的表态是,被焚烧的衣服都是发霉或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一批订单。

不过后来记者偷偷将这批衣物中的4条牛仔裤与H&M正常销售的牛仔裤一同送去检测,显示被焚烧批次的裤子完全没有质量问题,H&M才终于承认品牌定期焚毁衣服的行为。

虽然无法分辨时尚品牌的环保举措是真是假,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够对此做些什么?

一直在为环保事业发声的设计师Vivienne Westwood,多次利用品牌广告来警示全球环境问题。她提出了一种更为理性的消费观:少买一点,买好一点,穿得再久一点。

并不是说一定要去消费更贵的品牌,只是我们可否在消费行为的源头上做一些改变?宁愿少买一些,买更经久耐用的,让衣柜成为品位的象征,而不是廉价衣物的歇脚地。

买买买固然是个人选择,旁人无从进行道德谴责,但是当意识到不理性消费所导致的影响,往往比想象中更加严重时,下一次购物前,你也许可以先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吗?

(兰心荐自搜狐网)

猜你喜欢

旧衣旧衣服衣物
旧衣的旅途
“慈善旧衣回收”生意经
复古时尚的兴起
二手衣物在台“从黄金变垃圾”
神奇裁缝最省布
保暖的衣物
动脑筋,仔细看
光线越来越明亮
当一件旧衣服有了梦想
衣柜大变身教你衣物遁形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