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临床分析*

2020-08-20魏德强赵丰应晨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9期
关键词:皮下腋窝患处

魏德强 赵丰 应晨辉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立医院外二科 建瓯353100)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因术区引流管过早拔除,引流不彻底造成。该并发症不但会影响患者整体康复,还会延迟术后放化疗的开始时间,因而可能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潜在风险[1]。传统处理策略是对患处穿刺抽吸积液,这种方法往往需要每日重复有创操作,既增添患者痛苦,又加大医疗工作量[2]。近年来,笔者团队在临床上进行技术改进,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建立持续引流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福建省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89 例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1)纳入标准:乳腺癌术后;原术区引流管拔除后出现腋窝或胸壁皮下积液,经穿刺或超声检查证实;积液量>100 ml 或伴不适症状而不论积液量多少。(2)排除标准:同时接受其他方式处理者,如注射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患处使用纤维蛋白胶、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接受药物或手术干预者;合并糖尿病、免疫系统等疾病可能影响伤口愈合者;术前或积液处理过程中接受放化疗者;皮下积液处理后未行满意度和再选择意愿调查者。89 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 32~71 岁,平均(57.8±12.0)岁;乳腺全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80 例,保留乳房手术+腋窝清扫术9 例;术后病理分期属于Ⅰ期10 例,Ⅱ期18例,Ⅲ期61 例;胸壁皮下积液43 例,腋窝皮下积液46 例;初始积液量 30~150 ml,平均(69.8±21.1)ml。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抽吸组35例和留置引流组54 例。两组年龄、术式、病理分期、积液部位、淋巴结清扫数目、初始积液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和医学伦理学原则,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传统抽吸组留置引流组t/χ2 P 35 54年龄(岁) 术式(例)乳房全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保留乳房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56.8±10.6 58.4±11.3 0.668 0.506 32 3 48 6 0.151 0.698病理分期(例)ⅠⅡⅢ46 8 10 0.267 0.875 23 38积液部位(例)胸壁 腋窝15 20 28 26 0.688 0.407初始积液量(ml)65.2±18.5 72.8±20.6 1.768 0.081淋巴结清扫数目(个)13.8±3.5 14.3±4.1 0.594 0.554

1.2 处理方法 两组均未限制饮食。(1)传统抽吸组:根据积液所在部位,患者取坐位、侧卧位或仰卧位,常规消毒患处局部皮肤,使用一次性50 ml 注射器,以低位穿刺进针回抽无血后抽吸积液并记量,以抽吸后患处皮肤紧密黏合且无法再抽出液体为止。抽吸结束后穿刺部位再次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外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每天穿刺抽吸1 次,直至患处皮肤黏合固定或连续2 d 每日抽吸积液量≤5 ml为止。随后继续加压包扎2~3 d。(2)留置引流组:操作前准备步骤同上,以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穿刺后接引流袋,留置针固定后覆盖无菌敷料,外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留置持续引流并每日记量。从安全角度考虑,原则上留置针一次最长可留置7 d。实际中当患处皮肤黏合固定或连续2 d 每日抽吸积液量≤5 ml 时,予以拔除留置针。随后继续加压包扎2~3 d。

1.3 观察指标 (1)引流(抽吸)相关指标:引流(抽吸)天数、引流(抽吸)总量、穿刺次数;预后相关指标:皮下积液经处理后是否逐渐愈合,有无皮下积液复发,有无发生感染、坏死并发症等。(2)患者满意度和再选择意愿:调查患者皮下积液处理结束后的满意度和再选择意愿,采用自制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积液处理的满意度和再发生此类情况时是否愿意重复接受该处理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引流(抽吸)和预后相关指标比较 留置引流组引流(抽吸)天数、引流(抽吸)总量、穿刺次数显著少于传统抽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下积液均经各自处理后逐渐愈合,均未发生感染、坏死并发症。见表2。

表2 两组引流(抽吸)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引流(抽吸)相关指标比较()

穿刺次数(次)传统抽吸组留置引流组组别 n 引流(抽吸)天数(d)引流(抽吸)总量(ml)35 54 tP 8.6±2.4 5.3±1.2 8.598<0.001 267.8±75.3 171.4±48.5 7.354<0.001 8.6±2.4 1.1±0.2 22.912<0.001

2.2 两组满意度和再选择意愿比较 留置引流组满意度和再选择意愿显著高于传统抽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和再选择意愿比较[例(%)]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术后拔除引流管的时机相对偏早,手术范围较大、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多、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和男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渗液往往更多,发生皮下积液的风险显著提高,过早拔除引流管将导致仍在产生的术区渗液不断聚集皮下而形成积液[3~4]。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处理原则通常根据积液量的多少和是否伴有症状来决定,对于少量皮下积液(<100 ml)且未引起不适症状者,可以采取等待观察或加压包扎的策略,绝大多数都可自行吸收;而对于积液量较大(>100 ml)或引起不适症状的积液则不论积液量多少,都需要及时建立通道将积液排出体外[5]。皮下积液的传统处理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切开放置引流和使用注射器穿刺抽吸[6~7],前者虽可一次性建立留置通道持续引流,但创伤较大且增加感染风险;后者虽创伤较小,但需每日反复穿刺抽吸操作,通常需要1 周以上时间患者皮下积液才能消退,因此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并增加医疗工作量。笔者团队充分融合以上两种方法的优势,尝试应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建立留置通道来持续引流,通过在54 例患者中的应用发现,改进后的方法与注射器穿刺抽吸相比,穿刺次数、引流天数、引流总量均显著降低,提示改进后的新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有创操作次数,加快皮下积液消退,促进患处皮肤的黏合固定。前期,金科等[8]报道,B 超引导下穿刺放置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可缩短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处理时间。本研究中穿刺放置静脉留置针时并未借助B 超引导,笔者认为患者都可在盲穿下准确放置留置针,当然穿刺进针点应选择自然最低位进行。吕淑贞等[9]采用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引流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现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引流与传统的反复穿刺抽吸法比较,可显著缩短治愈时间。王永恒等[10]发现,静脉留置针自制负压系统可显著减少换药次数和操作时间,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笔者临床上使用自然引流,也取得了减少引流总量、缩短积液消退时间的效果,至于负压引流是否较自然引流更具优势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另外,笔者通过对患者自我感受的评估,发现患者对静脉留置针持续引流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更高。值得注意的几点:一是静脉留置针放置时务必到位,才能达到彻底引流的效果;二是放置到位后要牢靠固定,防止留置针移脱;三是根据积液分布部位,有时可能需要放置不止一个引流。综上所述,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建立持续引流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不但可以减少有创操作次数,减轻患者痛苦,还能够缩短积液消退时间,提高患者接受度和满意度。

猜你喜欢

皮下腋窝患处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治疥疮
治斑秃
腋下广告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
腹部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肿胀麻醉小切口皮下剥离加搔刮法治疗腋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