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8-19曹毅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4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摘要:新时代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另一方面,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需通过科学管理提升竞争力,其中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监督、加强管理、规避风险、增加收益重要手段,在针对“差错纠弊”问题予以处理基础上朝着企业提质增效方向发展,使企业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市场环境,成为助推市场经济发展主体之一。基于此,本文通过探析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提高企业市场竞争活力。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4-0181-02

企业内部审计概念与外部审计内涵相对,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各个环节予以核查,在此基础上发现管理疏漏,指引管理者根据内部审计结论科学管理,通过管理节约开支、防控风险、高效竞争、提升价值。虽然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得以应用推广,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主要任务模糊不清、工作人员能力不高、内部审计功能未能得到优化、內部审计创新乏力等问题,降低内部审计有效性,无法在企业管理中突出效用。基于此,为解决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高新时代企业竞争力,探析内部审计问题及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内部审计必要性

1.指引企业依法合规高效营运

内部审计以我国审计法为依托在企业中开展具体工作,可保证企业在法律法规指引下完成经营任务,这是新时代企业立足之本,是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关键,其重要性随之显现。企业经营环境各异,针对内部审计设定的制度亦存在差异,同时企业内部审计具有规范性、标准性、渗透性等共性,使内部审计成为监督、敦促、指导企业合规营运重要手段,继而通过内部控制助力企业达成营运目标。

2.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可顺利进行

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对象囊括实物、账务、规则、责任人等,运用资金收支审计、回款期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负责人目标成本等审计方法,确保企业资产安全,能够根据营运实况妥善处理债务纠纷,维护企业信誉,使企业经济活动开展流程、标准、制度、任务、计划等实施过程均合法合规,指引责任人发挥作用,使企业达到经济活动实施目的。

3.助力企业防控营运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发生在经济活动推进各个环节,如采购、项目规划、产品设计、技术投入、市场调研等,同时内部审计还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在经济活动前期整合相关数据预判风险走势,为项目规划提出建议,在经济活动推进过程中关注动态信息,通过审计保障企业营运状态稳定,资产、管理、标准等要素均能支持经济活动顺利开展,在经济活动结束后运用逆查法再次进行审计,旨在发现经营管理弊端,洞悉风险诱因,为企业今后持续改进营运机制提供依据,使企业可以有效防控经营风险。

4.保障财务信息真实可用

财务信息是企业内部审计及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科学开展重要资源,缺乏内部审计加持的财务信息容易出现账目与实际不符,前期与后期信息不匹配,财务信息错录、少录等问题,影响财务环境稳定性,为此企业针对财务信息加强内部审计,及时纠正财务信息偏差,通过内部审计核实信息内容,运用信息体系确保企业内部财务信息能够及时共享,为财务管理给予支持,使企业管理能力随之增强,体现企业内部审计实施必要性。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主要任务模糊不清

任务是保障工作人员实践活动科学高效的先决条件,一旦任务模糊不清工作人员极有可能做无用功,出现浪费工作成本、阻滞企业发展消极现象。当前有些企业内部审计对象单一,较为关注账务审计,对责任人、制度标准等审计力度相对较弱,虽然可以赋予内部审计集中性,有效解决企业账务问题,但无法保障内部审计具有渗透性,审计思路较窄,审计内容不全面,使内部审计效用无法在企业各个领域予以体现。

2.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力不高

内部审计是关乎企业运营合法合规的重要工作,然而有些企业因轻视人才培养,使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存在法治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欠佳等问题,内部审计工作浮于表面,无法追根溯源发现企业营运疏漏,未能改进企业经营状态,企业营运效益随之减少。

3.内部审计功能未能得到优化

新时代企业竞争激烈,管理机制不断更迭,旨在以最佳状态迎接竞争考验,内部审计亦需如此,通过功能优化助力企业在竞争中稳健发展。然而,当前有些企业存在内部审计功能陈旧问题,无法在企业营运中发挥积极作用,主要源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力较弱,企业对内部审计未能足够重视,内部审计发展与时代脱节,削减企业内部审计成效。

4.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实践乏力

创新是新时代主旋律,企业需通过管理创新增强实力。当前部分企业存在内部审计创新乏力问题,一方面,源于企业经营战略陈旧,未能将内部审计创新归入其中;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不具备创新能力,加之企业经营观念保守,担心内部审计创新增加管理风险,使其创新活动随之搁浅,阻滞新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良性发展。

三、企业内部审计相关对策

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问题进行分析可知,虽然我国自改革开放后企业管理理论不断优化,广泛吸收先进管理经验,但内部审计问题客观存在,需企业秉持与时俱进、创新争优思想不断在实践中探寻应对相关问题的措施,使内部审计质量得以提高,支持企业科学营运,助推企业竞争发展。

1.内部审计主要任务需清晰明确

根据国家法规及企业实际情况规设内部审计主要任务,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既符合法规要求又能支持企业高效营运,以提高企业效益,改进经营环境,维护财经法纪,加强管理监督为导向规设内部审计总则,指明内部审计工作方向。内部审计责权独立,虽然由企业管理者领导,但规设独立部门负责具体工作,同时可以针对管理者(责任人)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主要针对企业财产资金完整性、安全性进行审计;以企业外汇收支计划、信贷计划、项目计划、财务收支等计划为导向予以审计;定期(按月、季度等)审计企业会计报表;对企业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以严重损害企业权益、侵占企业资产、违反财经法纪等现象为依托设立专案进行深度审计;贯彻执行审计标准、流程、制度、规范等国家及企业章程;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企业内部审计任务;负责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准则优化工作,建立内部审计准则优化体系,定期汇报该准则完善情况,继而使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不断提高。

2.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是提高有关工作质量的中坚力量,只有其工作实力不断增强,才能高效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基于此,工作人员需加强研究,在研究中吸纳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将其应用到日常审计工作中,为解决内部审计问题奠定基础。工作人员需熟读审计法等与之相关法律法规,在知法守法意识加持下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个人法治素养。工作人员需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从防控企业风险角度出发赋予内部审计全局性、渗透性,避免内部审计出现疏漏,用责任心、洞察力织就严密的内部审计之网,确保企业营运疏漏无所遁形。工作人员需积极参加企业培训活动,树立学习意识,通过自学与培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为其科学展开内部审计工作给予支持。

3.優化企业内部审计功能

内部审计功能应在“确认”基础上强化“咨询”能力。“确认”是内部审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前提条件,在企业守法守规营运过程中出现疏漏的可能性较小,为此内部审计应为企业改进经营计划、改善治理结构、提高综合效益提供目的性咨询服务,通过咨询间接提升企业价值,助力企业构设复合型内部审计服务结构,及时为管理者、决策层反馈内部审计成果,用以落实风险管控功能目标。内部审计功能应在“风险导向”基础上强化“战略导向”能力。企业战略是在统筹国家政策规定、市场竞争因素、内部发展实况等信息前提下予以设定的企业营运指南,在1年或5年等周期内按照该战略开展经营活动,内部审计需配合企业规设战略,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反馈企业营运环境变化动态信息,以此为由提出战略修整意见,确保该战略与企业营运实况一致,避免企业在推行有关战略过程中稍显吃力且无法顺利完成战略任务。内部审计功能应在关注“事项”基础上强化“前移”能力。企业需转变内部审计“窗口”朝向,针对经济项目、责任人、规则制度等具体“事项”进行审计,同时有关工作动机需前移,旨在预判企业营运活动风险,在此基础上及时指导各部门调整管理对策,使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不断提高,避免在企业风险已经发生后才进行审计,确保其内部审计实时性、预判性兼具,使企业内部审计功能得以强化。

4.加大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力度

为保障内部审计与时俱进,企业管理质量随之提高,企业需规设内部审计创新流程、标准、制度等细则,奠定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基调,通过完善管控体系降低内部审计创新风险,继而为内部审计创新实践给予支持。树立“互联网+”内部审计创新意识,运用先进技术及数字资源助力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创新工作,建立内部审计数据库,建立内部审计电子档案,在数字化内部审计系统中做到财务信息共享,增强内部审计咨询服务功能。将审计模式、数据、方法等要素纳入创新范畴,根据内部审计需求进行资源调配。用科学技术取代简单、反复、基础性的内部审计工作,一方面,减轻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效率,支持企业不断增长自身价值,继而使内部审计创新成果释放价值红利。除自主创新外,企业还可与第三方专职机构合作创新,弥补企业创新经验少、能力低等缺陷,通过提出创新要求并享受第三方专职机构服务成果,规避企业因内部审计创新所造成的营运风险,继而解决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实践问题,推动内部审计活动科学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具有依法合规高效营运,确保经济活动可顺利进行,防控营运风险,保障财务信息真实可用,使企业营运效果更优等积极意义。这就需要企业解决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内部审计主要任务,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如法治意识、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学习能力等,优化内部审计功能,增强其咨询功能、审计前移功能、战略导向功能等,加大企业内部审计创新力度,推行新颖、高效且符合企业内部审计要求的工作方法、理论、准则,继而使企业内部审计在解决问题同时得以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贾成海.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2]刘继之.新形势下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2014,(08):86~87.

[3]潘新元.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报告的建议[J].审计月刊,2017,(7):42~43.

[4]张玉岭.智能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分析[J].财会通讯,2019,(04):87~91.

[5]卢茗霄,梁思敏.试论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整合[J].金融经济,2019,(12):211~212.

[6]王妍.论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76+75.

[7]韩玮.浅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8,(26):97~98.

作者简介:

曹毅,供职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级会计师。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