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0-08-19刘嘉鑫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4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对策研究中小企业

刘嘉鑫

摘要:在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中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2019年年底,中小企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然而融资困难、融资昂贵、融资渠道单一和政府扶持力度较弱等问题却一直阻碍着中小企业发展。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现的原因入手,阐述了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24.6;F832.4;F276.3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4-0146-03

一、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相关概念界定

1.互联网金融融资定义

互联网金融就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利用新型互联网平台所形成的具有适用于网络平台的监督体系以及包括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集金融市场、服务、组织于一体的完整体系,从而服务于功能化金融业态所形成的异于传统金融的新型金融模式。

目前,在我国较为常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大数据金融融资模式、P2P网络借贷、众筹、第三方支付等。

2.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指的是在企业内部,相对于大型企业其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总额、年平均收入、职工总人数较少,内部组织管理简单的企业。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内源融资为主要融资渠道,可行的融资渠道狭小。中小企业融资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在经营过程中积累的资金或者员工以入股的方式投入的资金;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首次上市募集资金、配股及增加股权等股权融资方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等方式。在我国超过75%的中小企业会通过内源融资解决资金需求问题。但是运用直接融资渠道如股票、风险投资基金融资等完成融资的中小企业寥寥无几。据深圳交易所统计,截至2019年5月17日,全国上市的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其中,上市公司有932家,仅占中小企业总数的0.00233%。通过研究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股东注资为其获得资金支持的主要融资方式,而其他融资渠道方面却几乎没有涉及。2018年我国中小企业贡献60%以上的GDP,而小微企業贷款余额仅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7.8%。随着中小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大,现有的内源融资已经不能继续满足企业较大的资金需求量。2018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7.8%,相对于中小企业所贡献的60%GDP,所占比例较小;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全国实际运营网贷机构248家,相较于全国4000万家中小企业也是需求大于供给。因此,可行的融资渠道狭小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具有较高的融资成本。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强烈,贷款多以短期性流动资金为主。在多家地方性股份银行中,中小企业短期贷款比例平均在90%以上。这就大大增加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和监督成本。《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报告》显示,利用银行进行贷款的融资成本为6.5%,通过民间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为7.6%,而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成本远远超过其他融资方式,融资成本为10%以上,融资成本过高给中小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第二,由于担保市场的不成熟以及较高的担保费用,中小企业的违约率和倒闭率均高于平均水平,使得银行贷款率不断提升,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第三,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会计信息披露不完全和真实性不足的问题,这就加大了市场对于中小企业的不信任,加之在融资过程中,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一步加大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了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分析

(1)缺乏规模效应。中小企业大多是家庭经营模式,规模小,科技含量少,产权简单,没有核心竞争力。如此高的风险注定了商业银行不会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中小企业贷款缺乏规模效应,使得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选择大型企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相比,贷款本身所需花费的成本不相上下。但是在贷款的收益方面又因为规模效应的存在所产生的巨大差异,因此商业银行更加愿意将资金投放给大企业。

(2)内部运营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大多不健全,管理者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内部运营管理不规范,财务规章制度不完善,财务报表多有瑕疵。在我国,5年内中小企业被淘汰的概率是70%,30%的企业完全亏损,只有1%的企业能够存活10年以上。银行不敢轻易放贷,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逃债赖债没有信用观念,造成了整个行业风评不良。当工作质量和效率得不到保证后,会严重影响投资者和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从而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融资风险,加大融资成本与融资难度。

(3)市场竞争激烈,融资门槛高。与我国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内部运营不规范、缺乏固定资产等问题,相同的贷款成本,差异巨大的贷款收益,导致金融机构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强烈的排斥。在市场中不存在平等竞争,企业无法自主选择金融机构,在这个贷方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中小企业只能处于劣势,信贷配给掌握在金融机构手上,中小企业很难有充分展开的机会。

相比于大型企业,我国市场上的中小型企业更多,又因为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技术门槛较低,市场对于相关经营限制也略少,使得中小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数量巨大的需求方和相对匮乏的供应方,形成了供求不平衡,降低了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

三、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

1.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金融融资的优势分析

(1)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传统金融融资模式中,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各自为政,融资成本高,规模不经济现象是常态。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依托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泛运用,金融机构可以依靠互联网对每一个具有融资意向的企业进行具象刻画,从而准确评估每一个公司的信用等级及还款能力,迅速高效地完成贷前评估,减少评估费用及管理费用。互联网金融融资可以加快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速度,降低融资成本,从而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在金融融资市场上的竞争力,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对策研究中小企业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