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統獨回看兩國論蓋棺再論李登輝

2020-08-19李氣虹

澳门月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國民黨意識國家

李氣虹

臺灣第一位本省籍總統、也是第一位民選總統李登輝,歷經了大時代風雲變幻的一生。他既享有“臺灣民主先生”的美譽,也因“岩裡政男”的日本名字,以及“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兩國論”等爭議性言論,在海峽兩岸被許多人視為“台獨教父”。

李登輝12年總統任內(1988年至2000年),臺灣經歷了立法院改選、改采《認識臺灣》教科書、人民直選總統、國民大會虛級化、臺灣“凍省”等。他曾提出“中華民國在臺灣”,主張中國應分割為臺灣、西藏、新疆、蒙古、華南、華北、東北七部分,各自競爭發展以維持安定,乃至拋出震撼國際的“兩國論”,但終究未修憲更改國號或在法理上宣佈臺灣獨立建國。

卸任後,2003年3月李登輝才在“世界臺灣人大會”上,提出應將“中華民國”改名為“臺灣國”,是首次公開主張更改國號;同年8月又說“中華民國其實根本不存在”,臺灣要變成正常國家。

但2007年1月29日和31日,他又表示自己不是“台獨教父”,從未主張過“台獨”,還指“台獨”本身是假議題,因為臺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就叫“中華民國”。

他主張在維護國家尊嚴、照顧全民利益、彰顯臺灣主體性的前提下讓陸資入台,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赴台。這番言論,又讓一幫台獨大佬們感到錯愕和尷尬。

李登輝是日本人?

1994年4月,李登輝作為時任總統兼中國國民黨主席,向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感歎“生為臺灣人的悲哀”“到22歲為止也是日本人”,並指國民黨是“外來政權”而決心像摩西那樣要帶領臺灣“出埃及”,引起海內外一片譁然。

此番親日言論,對中國民族主義者聽來十分刺耳,但根據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臺灣被永久割讓為日本領土,島上漢人必須在兩年內選擇去留,“限滿之後尚未遷徙者,酌宜視為日本臣民”。

從國籍法上講,1923年出生在臺北縣的李登輝,自稱曾是日本人確實符合歷史事實。不過留下來的漢人和原住民屬於日本國內的臺灣籍民,政治地位和權利不能與日本本土國民相提並論。

李登輝有無中國意識?

李登輝雖受日本教育和日本文化薰陶,小學五年級之前曾學過漢文,高中也用日語和台語上過《論語》《孟子》等漢文課;20幾歲時曾讀胡適、魯迅和郭沫若的著作,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受封建體制扭曲,社會弊病積習難改。

他宣稱1990年代推行“經營大臺灣,建立新中原”的政策目標,就是要逐漸擺脫傳統的束縛,“我們所做的這一切,也都為中國文化的再造,帶來了新的希望”。

高中時期的李登輝,深受日籍左翼教師鹽見薰以馬克思主義講授中國歷史的影響,認為農業對中國的未來非常關鍵,而在1943年進入京都帝國大學選擇攻讀農業經濟學。

“因為少年時受他(鹽見薰)的歷史教育,使我對中國有一個起碼的認識,對中國革命相當同情。”

1945年日本戰敗,3萬名在日臺灣人中8000人選擇返臺,包括22歲的李登輝。返台前,他還和妻子曾文惠一起學過中國國語。

“日本剛戰敗時,我認為自己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因為祖先是從中國那邊來的……我想臺灣既然已經回到祖國,希望快一點回來念書,為國家拼命、建設,不要留在日本讀書。”

臺灣學者黃光國認為,李登輝就像殖民地時代大多數的臺灣年輕人,內心仍存有中國意識,只是跟同代人經歷由“日本的臺灣”轉換到“中國的臺灣”,同時體驗過“雙重認同”的困擾。

日本學者若林正丈指出,像李登輝這樣在日本大正(1910年至1925年)時期出生的臺灣人,戰前所學的“國語”(日語),是他們營造知性和感性生活的憑籍,常會慨歎自身的幸與不幸,所以李登輝才會說“生為臺灣人的悲哀”。

以上可見,李登輝的情感結構中包含了臺灣意識、日本意識和中國意識,左右了他看待臺灣、中國大陸和日本的視角。

台獨人士如何看李登輝?

李登輝向司馬遼太郎提到臺灣“四百年”及“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的概念,其實都是從真正的“台獨教父”史明(本名施朝暉)1962年寫成的《臺灣人四百年史》一書中借來。史明提出,17世紀荷蘭佔領台澎,吸引福建漢人移民開拓,才揭開臺灣社會發展的有史時代。

經過荷蘭人、鄭成功、滿洲人、日本人、蔣派中國人等“外來征服者”先後輪流“殖民統治”,以及近代化和資本主義化的洗禮,臺灣社會與臺灣人在歷史上、社會上脫離中國社會和中國人,逐步形成了“臺灣民族”。

相對于史明旗幟鮮明提出脫離“中華民族”而建構“臺灣民族”的台獨理論,李登輝任內一再表示沒有建立“臺灣共和國”之必要,只是提出“中華民國在臺灣”或“臺灣中華民國”的模糊意涵。

同樣主張建構“臺灣民族”的學者施正鋒,批判李登輝“經營大臺灣,建立新中原”的論述,只是試圖將“中華民國”變為另一個華人國度,同時保有華人的文化認同及臺灣的政治認同,心態上是權宜考量下的漢人忠誠者(Han loyalist,即與鄭成功、蔣氏父子一樣忠於漢人文化),而不是建立以臺灣本土為中心的新國度。

李登輝自己說,其日本意識、臺灣意識、中國意識、參加及退出共產黨的想法一直在變,“歷史、生理、意識等等演變的過程,與我們從出生到老化的過程,許多所在都是一樣的”。

因此,爬梳李登輝的思想脈絡,應注意他在青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時期的思想變化,應看到他因不同的政治環境、身份、現實而做出妥協。這個複雜的處境與變化,未必是以“天生頑固、處心積慮”“台獨教父”等簡單評價,就能解釋得清楚。

從“一國兩府”到“兩國論”

李登輝在1990年代的兩岸政策,先後提出“一個中國、兩個政府”(1990)、“一個中國、兩個地區、兩個政治實體”(1991)、“階段性兩個中國”(1993)、“一個分裂分治的中國”(1997)到“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簡稱兩國論,1999)的定位。

中國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曾批評,李登輝早期推行“台獨”路線有“形統而實獨”的特點,一邊搞分裂,一邊又講“一個中國”“統一目標”,打著“政治民主化”和“權力本土化”的旗幟,騙取臺灣民心。

大陸官方認為李登輝暗中分裂國民黨、支持民進黨,才使得主張“台獨”的民進黨能在2000年上臺執政。

以李登輝接受《自由時報》總編輯鄒景雯採訪成書的《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2001)披露,他主政12年裡分別與中共兩代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維持一條秘密的溝通聯繫管道,直到卸任為止。

兩岸密使五年見面27次

取得突破促成汪辜會談

北京從1988年就透過佛道思想學者南懷瑾擔任中間人,聯絡李登輝的秘書蘇志誠。從1990年至1995年為止,雙方代表共計在香港、北京、珠海、澳門會面27次,前九次南懷瑾全程參與,後18次兩岸直接對話。除了降低敵意、增加善意,始終未能達成具體共識。不過1992年6月,雙方密使取得突破性進展,促成了1993年4月的新加坡汪辜會談。1995年4月,由於新黨立法委員郁慕明將兩岸密使往來曝光,雙方不得不中止會晤。

1995年6月,李登輝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發表題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講,首次提到“中華民國在臺灣的2100萬人”。在北京看來,克林頓政府讓臺灣最高領導人訪美,是給李登輝在國際社會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打氣,於是中止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協商。1996年3月臺灣首次直選總統前夕,解放軍兩次在台海試射導彈演習,但李登輝仍高票當選。

美國雖調派兩支航空母艦戰鬥群駛近台海警戒,仍必須改善對華關係。1997年10月江澤民應邀訪美之後,1998年6月克林頓回訪並在上海首次表示:不支援臺灣參加以國家為主體的國際組織。

一個月後,李登輝在國家安全會議成立了“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小組”,由時任國安會諮詢委員的蔡英文(現任臺灣總統)召集法政學者研究,要在法理上證明“臺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1999年5月,蔡英文等向李登輝建議,兩岸關係應至少定位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並分階段修憲、修法、廢除《國家統一綱領》並以“跨世紀兩岸關係綱領”取代。

同年7月9日,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順勢指出“1949年中共成立以後,從未統治過中華民國所轄的台澎金馬”,“1991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個中國的內部關係。北京將臺灣視為叛亂的一省,完全昧於歷史與法律上的事實。也由於兩岸關係定位在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因此沒有再宣佈臺灣獨立的必要。”

“兩國論”引發陸美台三角關係再度緊張,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蘇起多年後直指,兩國論是“完全機密的個人決策”,推翻了國民黨政府自1991年廢止動員戡亂以來的大陸政策基礎。兩國論固然有抗衡北京“促統”壓力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李登輝想憑藉至高無上的權力打破內外現狀,用一個新的國家定位與兩岸關係定位,來確立其繼任人(無論是誰)不易撼動的李登輝路線。兩國論後來也成為陳水扁政府的兩岸政策基礎。

1999年7月20日大陸國臺辦警告,如果臺灣按兩國論修憲修法,以“中華民國”名義實現“臺灣獨立”,兩岸未來不可能“以和平方式統一”。大陸官方連日來透過解放軍演習的消息施壓,臺北股市應聲重挫。李登輝不得不補充說明,自1991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而不是“一個中國”的內部問題。“一個中國”不是現在,將來民主統一之後,才可能有“一個中國”。

李登輝還向美國官方解釋,他是從現實、法律與歷史的角度,把兩岸關係的定位講得更清楚,宣示的是一個主權的事實,“但是我們沒有放棄在未來追求和平統一,這個目標我們並沒有放棄。”

7月23日,他再向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指出,“特殊國與國關係”並未脫離1997年國民黨政府提出的“一個分治的中國”,只是為了打破北京設定的“一個中國原則”框架。他特別表示反對台獨和“臺灣共和國”,強調自己一手設立國統會與陸委會推動和平統一,不可能自相矛盾地主張臺灣獨立。

卜睿哲則表示,保有“一個中國”的模糊空間,台海兩岸才能維持穩定局面,建議臺灣官方再次提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7月30日,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向大陸海協會指出,1992年兩會曾有“一個中國口頭上各自表述”的共識,但大陸一再宣揚其“一中”"原則;臺灣認為“一個中國”是未來式,兩岸現狀是對等分治,因此才定位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但海協會認為此說嚴重違背“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而駁回。

由於當時國民黨政府內部對兩國論修憲問題意見分歧,李登輝也看到民意雖然支持兩國論,但對修憲、修法有所遲疑,決定讓兩國論停留在口頭宣示。

儘管兩國論始終沒有進入《中華民國憲法》,2000年5月30日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還指出,兩國論作為兩岸政治對話的準備任務已經完成,不能把兩國論與“台獨”等量齊觀。但由於北京和臺灣泛藍陣營認定兩國論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加上李登輝卸任總統後,公開說過“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臺灣需要正名,隨著他的生命在2020年7月30日停止,兩國論也被蓋棺論定為李登輝搞“台獨”的證據。

猜你喜欢

國民黨意識國家
阅读理解专练(三)
A Misunderstanding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2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吳敦義能拯救國民黨?
看政治談管理國民黨垮台的關鍵因素
蔡英文圍殲國民黨的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