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制冷用铜管产品标准比对研究

2020-08-19陈珠丽李明华裘绍君

有色金属加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内螺纹光面铜管

陈珠丽,金 泽,李明华,裘绍君

(1.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 绍兴 312366;2.浙江海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绍兴 312300)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2018年产量达1781万t,占世界的67%,其中铜板材169万t,铜带材185万t,铜管材278万t,铜棒材244万t,铜箔材43万t,铜线材795万t,其它67万t。而制冷用铜管是整个铜管产业中占比最大的品种,主要应用于家用空调、中央空调、冰箱、工业制冷机等产品。因此我们以制冷用铜管为例,通过比对分析国内外先进产品标准,发现同类产品标准和质量差异,提出对策建议,助推我国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国内外制冷用铜管标准体系分析

我国国家标准与国外标准相比,在标准体系、标准水平、标准性质和制订主体上存在一定差异,详见表1。

表1 制冷用光面铜管国内外标准对照表

2 国内外制冷用铜管产品标准技术指标比对

制冷用铜管主要分为制冷用光面铜管(代表产品是空调与制冷设备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和高效换热特性铜管(代表产品是无缝内螺纹铜管)两大类。

2.1 制冷用光面铜管

对于普通制冷用光面铜管,国内企业主要执行GB/T 17791-2017《空调与制冷设备用铜及铜合金无缝管》,国际上执行的标准有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ASTM标准、欧盟EN标准、日本工业JIS标准等(表1)。在环境保护方面,国内有GB/T 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及《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但目前未要求强制执行;欧盟颁布了RoHS 2.0《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并要求强制执行。从具体标准指标看,我国国家标准与国外标准各有所长(表2)。

表2 国家标准GB与欧盟EN、美国ASTM、日本JIS标准比对表

(1)指标覆盖范围更全。国家标准中除缺失与抗拉强度相关联的硬度指标外,涵盖了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外形尺寸等常规指标,并增加测定压扁试验和氢脆试验2个项目,丰富了管材工艺性能评定方法,比欧盟EN标准、美国ASTM标准更加全面。

(2)部分力学性能指标要求更严。国家标准对制冷用铜管的力学性能要求更严,增加了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指标。抗拉强度Rm根据不同金属状态分为5档,对应H80抗拉强度Rm最低为315N/mm2、规定塑性延伸强度 RP0.2最低为250N/mm2。美国ASTM标准和日本JIS标准Rm分别为2档和4档,对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均无要求。

(3)清洁度指标要求更高、更细。为防止制冷设备在使用时产生“脏堵”,国家标准对空调和冰箱制冷用铜管的内壁清洁度分别作了规定。规定空调用小管径(外径≤15mm)光面铜管内表面残留物总量不超过25mg/m2,空调用大管径(外径>15mm)光面铜管内表面残留物总量不超过38mg/m2。规定冰箱用铜管内表面残留物总量不超过25mg/m2,并就油分(≤7mg/m2)、水分(≤25mg/m2)、氯离子(≤0.2mg/m2)、石蜡(≤0.5mg/m2)作了细化规定。而欧盟EN标准、美国ASTM标准对制冷用铜管的限定值均为不超过38mg/m2。

(4)有害物质限量指标数量较少且未要求强制执行。国内标准体系仅对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6个指标作出限量规定,且未要求强制执行。而RoHS 2.0指令比国内标准增加了4个邻苯二甲酸盐增塑剂指标且要求强制执行。当制冷用铜管与塑料保温套配套出口时,虽有保温套生产厂家提供的质保单,但仍存在不符合RoHS 2.0要求的风险。

2.2 无缝内螺纹铜管

无缝内螺纹铜管是内表面带有螺旋槽的铜管。相比相同壁厚和外径的光管,内螺纹使得铜管的内表面面积可增大65%~100%,热交换效率可提升2~3倍。内螺纹铜管因其高效的热交换效能而被用于能效比高、耗电少以及体积小的空调器和冰箱。该产品的国家标准GB/T 20928-2007《无缝内螺纹铜管》在制定时,其尺寸及偏差主要参照日本神户、住友、日立等公司相关无缝内螺纹铜管的精度要求,其他技术要求参照了日本JIS H 3300:2006《铜及铜合金无缝铜管》和美国ASTM B 280:2003《空调制冷领域用无缝铜管》等标准,并充分考虑了我国无缝内螺纹铜管生产的实际情况。目前国外尚无现行有效的无缝内螺纹铜管的产品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填补了该产品标准的空白。

3 总结与展望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17791-2017适用范围广、覆盖指标全面,适用于大部分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的要求,清洁度、力学等部分指标更严,在产品标准指标上是一个相对较严格的标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的标准体系在有害物质限量指标数量较少且未要求强制执行,存在RoHS2.0超标风险,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不可忽视。

标准化工作是质量基础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我国铜加工产业,应强化标准提档,接轨国际市场,及时制(修)订出具有先进水平的产品标准,使产品进入市场得到推广使用,助推我国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内螺纹光面铜管
隧道周边孔差异化爆破作用机理及试验研究
空调制冷铜管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
无切削加工内螺纹专利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
小弯头铜管制备工艺及技术研究进展
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关键技术
不同晶粒度无氧铜管在爆轰加载下的膨胀及断裂特性*
钻杆接头内螺纹加工自动化试验研究
高强度材料内螺纹铣削刀具研究
增建二线隧道光面控制爆破施工技术
星际·狂想——德国铜管重奏团2017年访华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