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改造公路高边坡病害处治技术

2020-08-19

四川建材 2020年8期
关键词:岩体滑坡山区

谢 飞

(四川兴蜀公路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0 前 言

某山区公路段由于遭到山岭重丘地貌的影响,在改造修筑期间产生了诸多的顺层高大边坡,整体来说,高度超过60 m的边坡存在多处。该山区改造工程在规划过程中,尽管应用了放坡、锚索、锚杆等多元化的防护手段,不过在实际防护的过程中效果甚微,许多的高边坡上端出现了裂缝,同时在某些位置还产生了严重的滑塌问题。根据项目地质测绘以及实地考察,可以看到,边坡坡顶以及两边上覆第四系松散层存在许多的碎石土,其所在地域非常容易诱发顺层滑坡。

1 高边坡病害的主要类型

1.1 滑坡病害

在山区改造工程中,诱发滑坡问题的关键诱因在于一些斜坡岩体出现位移,从滑坡的力学属性来说,通常可以划定为推移式与牵引式滑坡两项类别。前者就是指山体上端岩层强度地挤压下端岩体而产生的变形问题,同时滑行的速率较快,构成一个波状的表层。而推移式的滑坡在很多情况下都存在于多堆积体布局的斜坡地段,牵引式滑坡即山体下端首先移动,当上端山体丧失了支撑点之后就渐渐地产生滑动问题。通常状况下,牵引式滑坡的移动速率较小,表层为阶梯状。

1.2 崩塌病害

崩塌问题就是指全部的岩层石块与母体脱节,同时从高处斜坡朝下掉落,最后掉落至山脚。该病害所产生的危险性极大,且发生突然,会给公路的正常运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 产生高边坡病害的原因

从当前的山区改造公路工程的建设情况来说,威胁高边坡平稳性的因素主要为山体构造布局、岩性布局特征、地下水补给条件等。产生高边坡病害的主要因素包括了以下几点:地应力因素、重力因素、水文环境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外部因素等。

3 高边坡病害处治的原则及技术

由于受到山区地段断层的影响,此时边坡岩体节理出现裂隙,岩体较为分散,大多呈现出碎块状。施工方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大填大挖活动,避免因为损害生态环境诱发出的其他一系列问题,再加上也出于使该路段边坡实现较高平稳性的目标,对以下情况产生的高边坡病害予以了探讨分析。

1)由于某地段受到自然风化的影响,再加上地质构造较为强烈,此时岩体逐渐风化为砂状以及碎石等形状。与此同时,该地段边坡出现坍塌,表层已经极为不平坦,凹腔的高度大致为2~3 m。针对这一情况的高边坡病害,相关的施工人员应用压力注浆锚杆进一步稳固边坡,提升该地段总体的稳固程度。针对坡面,相关的施工人员应用挂网喷混凝土予以堵塞,避免岩体受到更深层次的风化影响而诱发坍塌问题。同时,综合边坡的现实状况,施工人员在该地段安置绿化窗,为将来公路的绿化工作提供有力条件。

2)某处边坡由于受到区域构造方面的影响,尽管该地段的岩块硬度较强,不过那些变形损害较重的岩质高边坡坡体岩石较为破碎,呈现出明显的碎块状,同时还掺杂着许多的细粗土。针对这一情况的高边坡病害,施工人员在坡脚位置安置了一系列的挡墙,同时在坡面挂网喷混凝土予以封闭,使用锚杆对坡体予以进一步加固。

3)某地段边坡岩体节理出现裂隙,岩体的整体架构零散,呈现出大块状的岩质高边坡且岩体强度较大,同时风化效用不显著。针对这一情况的高边坡病害,相关的施工人员使用锚杆对坡脚予以进一步加固,然后在坡面位置,适当地使用防护网,避免受到落石的干扰。

4)某地段高边坡主要是以角砾质黏土、块石质土、碎石为主,稳定性极差。针对这一情况的高边坡病害,相关的施工人员综合该位置边坡的实际坡率、平稳指数,然后再使用锚肋加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框架梁浆砌砖、挂网喷混凝土,利用二、三级护面墙等多重稳固手段。同时在确保边坡平稳的基础之上,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进行了绿化处理。

5)该山区改造公路工程中,滑坡的问题较为常见,针对滑坡病害,相关的负责人通过严格的地质勘查,然后再综合实际路段中滑坡的特性,应用针对性的支挡防护技术。

4 山区改造公路高边坡病害处治的方法

4.1 进行调研分析,严格评估高边坡技术等级

当山区改造公路逐步地投入运转之后,要求具备高水平施工资质的施工公司,对该山区改造公路的地质状况予以再一次检查核验,系统全面地采集有关于该公路工程设计、作业等方面的文件,同时对山区改造公路予以实地考察,最终评估出山区改造公路的稳定性等级。通常状况下,公路的稳定性等级可以划分为四种,即好、较好、一般、较差。根据不同的等级,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综合养护施工单位的技术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养护措施。不同稳定等级下的高边坡修复方案如表1。

表1 不同稳定等级下的高边坡修复方案

4.2 确定高边坡病害防护重点,注重排水设施的优化工作

水是造成高边坡产生病害问题的关键性元素,地下水的运动情况对高边坡的平稳程度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地下水对边坡平稳性的影响通常体现在浮托力、渗透力以及静水压力等,上述不同类型的力会造成边坡基层平稳性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对坡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侵蚀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边坡的抗滑水平。所以,相关的施工人员在进行高边坡养护的时候,务必要进一步优化日常排水设施,尤其是在该地区雨季来临的时候,提前完成好边坡冲刷调研工作,迅速清除、疏通堵塞的排水边沟,同时还需要调查无排水设施的实际高边坡,雨季期间着重对该种类型的高边坡予以核查,当雨季即将结束之时,再根据实际情况着手修筑排水设施的工作。

4.3 加强病害防控,严格处治早期病害

由于高边坡病害所带来的危害十分显著,所以在处治高边坡病害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秉持“治早治小、一次根治”的基本准则,只要察觉到一点安全问题,就需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置,同时按照病害的严重程度以及成本费用予以有序治理。在整个防控期间,相关的施工人员还需要牢牢坚守“治坡先治水”的基本准则,提前修复山区的排水基础设施,针对那些已经受到破坏的防护措施,通常以修补为主,在确保排水顺畅的情况下节约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负责人还需要注重补充植被建设,在提升病害防护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对边坡进行美化,此时还需要安置一些拦石墙,避免受到掉落石块的影响。同时,相关的负责人还需要注重原有锚固设备稳定性的检测环节,实时化地监测边坡变形状况,接着制作成专业表格,按时交由有关的技术人员分析。

4.4 构建完备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注重对高边坡信息的采集,这样能够帮助施工单位更加全面地了解高边坡的实时状况,完成对高边坡技术状态的动态化掌控。因此,构建完备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做到“一坡一档”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高边坡档案的项目包括:高边坡的基本信息、高边坡防病害技术评估等级、防护坡率等。与此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推行电子数据登记模式,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储存信息,这样有助于后续的调取及应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山区改造公路工程的施工方来说,在实际运作中务必要综合本次项目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还需要综合自身的施工经验完成好各环节的病害防治处理工作,由此,进一步地提高高边坡病害处理的水平,最终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施工质量管控的均衡。在本次工程实施完毕后,通过监控量测的信息看出,该公路路段的边坡位移、沉降数值都已经获得了有效的收敛聚合,与此同时,在边坡位置也没有发现新出现的裂缝问题,由此可以说明在本次山区改造工程之后,已经实现了对该段高边坡病害处治的效果。

[ID:010004]

猜你喜欢

岩体滑坡山区
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坝基岩体利用研究
2001~2016年香港滑坡与降雨的时序特征
基于模糊数学法的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倾向性预测
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与防治措施研究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岩体结构稳定分析原理和方法分析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