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引种评价

2020-08-19陈小芳徐化凌庞小英毕云霞燕海云于德花

中国种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皇冠根茎分枝

陈小芳 徐化凌 庞小英 毕云霞 燕海云 宁 凯 于德花 张 梅

(1山东省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东营 257091;2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东营 257091)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利用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1],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紫花苜蓿适应性广、产草量高、草质优良、适口性好,各种营养成分齐全,尤其是粗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丰富,生物固氮能力强,是奶牛良好的蛋白质来源,在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优质饲草短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6]。黄河三角洲地区畜牧业发展程度高,迫切需要优质紫花苜蓿饲草的充足供应。目前苜蓿品种老化、产量低、品质差,不能满足牧场需要。为了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避免苜蓿品种种植的盲目性,本研究对引进的21份国内外优质高产苜蓿种质材料进行了适应性综合分析和评价,以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为当地紫花苜蓿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9年在东营广饶县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内进行。该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543.3mm,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2℃左右,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为-2.6℃,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为26.8℃。土壤为壤质潮土(重壤土),耕层(0~30cm)土壤主要理化性质:有机质含量2.31%,全氮含量0.91mg/kg,速效氮含量65.86mg/kg,速效磷含量8.05mg/kg,速效钾含量192.96mg/kg,pH值8.62。

1.2 试验材料供试21个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见表1。

1.3 试验设计试验于2019年3月18日条播,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3m×5m,行距0.3cm,相邻小区间隔0.8m,播种量为15kg/hm2,播种深度为1~2cm。苗期人工进行中耕除草。建植当年初花期刈割3茬。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产草量、株高、分枝数、枝条重、根茎粗均为初花期测定。每小区全部刈割(留茬高度5cm左右)称量为鲜草产量。每小区随机取鲜草1kg,烘箱105℃烘至恒重,称重,计算鲜干比。根据鲜草产量和鲜干比换算出单位面积干草产量。每小区测量10株苜蓿自地面到顶端的绝对高度,计为株高。每小区随机取1m样段,数出分枝数,重复3次,分枝数根据样段分枝数和行距计算。将30根枝条剪成3~5cm小段,烘箱105℃烘至恒重,称取并计算单个枝条重。根茎粗是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10个枝条基部直径。

1.5 数据统计分析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DP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主要生物性状的比较株高。方差分析表明(表2),21个苜蓿品种第1茬和第3茬株高差异显著(P<0.05)。第1茬时,巨能801的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苜3号(P<0.05),其余品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第3茬时,WL353LH的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品种(P<0.05)。总体来看,苜蓿株高第1茬(46.46cm)<第2茬(46.90cm)<第3茬(69.14cm);3茬平均值,巨能801最高(59.17cm),其次为WL-SALT(57.16cm)、WL363HQ(56.67cm)、皇冠(56.11cm)、601FY(55.76cm)、WL440HQ(55.38cm)和中苜3号(55.37cm)。

表1 供试紫花苜蓿品种

表2 参试紫花苜蓿品种株高 (cm)

鲜干比。第1茬鲜干比在2.32~2.64范围内(表3),最大为中苜3号,最小为WL326GZ;第2茬鲜干比在2.44~3.05范围内,最大为WL-SALT,最小为WL353LH;第3茬鲜干比在3.12~3.66范围内,最大为中苜3号,最小为皇冠和601FY。3茬平均值,WL-SALT最高(3.04),其次为中苜3号(3.00)、Bara 416 WET(2.98)、Bara 420 YQ(2.97)、WL440HQ(2.95)和中苜1号(2.90)。

表3 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鲜干比

根茎粗。方差分析表明(表4),21个苜蓿品种第3茬和3年平均根茎粗差异显著(P<0.05)。第1茬时,WL440HQ根茎粗最大,为2.49mm,其次为皇冠(2.46mm)、WL363HQ(2.45mm);第2茬时,皇冠根茎粗最大,为2.73mm,其次为WL363HQ(2.63mm)、耐盐之星(2.56mm);第3茬时,WL363HQ根茎粗最大,为2.53mm,其次为皇冠(2.46mm)、巨能2(2.42mm);从3茬根茎粗平均值来看,第2茬(2.37mm)>第1茬(2.30mm)>第3茬(2.23mm)。

分枝数和枝条重。分枝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5),皇冠、中苜4号、601FY和WL363HQ分枝数在第3茬时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余各茬品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3茬总体来看,第1茬分枝数(356.38)<第2茬(500.64)<第3茬(540.95)。对枝条重进行方差分析,第1茬时,皇冠枝条重显著高于对照(P<0.05);第2茬时,各品种枝条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第3茬时,皇冠和巨能801枝条重显著高于对照(P<0.05)。3茬总体来看,第1茬枝条重(1.32)>第3茬(1.19)>第2茬(1.04)。

表4 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根茎粗 (mm)

表5 参试紫花苜蓿品种的分枝数和枝条重

2.2 不同品种干草产量的比较对21个苜蓿品种干草产量进行分析(表6),结果表明,苜蓿各品种各茬及年产量差异不显著。第1茬时,中苜1号产量最高,为2.31t/hm2,其次为巨能801(2.21t/hm2)和中苜4号(2.11t/hm2);第2茬时,巨能801产量最高,为2.60t/hm2,其次为中苜1号(2.46t/hm2)和WL326GZ(2.40t/hm2);第3茬时,Bara 420 YQ产量最高,为3.53t/hm2,其次为中苜1号(3.52t/hm2)和601FY(3.51t/hm2);苜蓿年产量,中苜1号年产量最高,为8.29t/hm2,其次为巨能801(8.24t/hm2)和601FY(7.66t/hm2)。

表6 参试紫花苜蓿品种干草产量 (t/hm2)

3 结论与讨论

奶牛是东营市畜牧业的特色产业,养殖实现规模化、产业化,持续、健康、高效的奶业与苜蓿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苜蓿产业是奶业发展的基础。苜蓿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奶牛的高标准优质饲草,可提高乳脂率,增加奶产量,但本地种植苜蓿不能满足需求,大量进口增加了饲养成本。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登记的苜蓿品种情况,有针对性地引进品种,充分掌握其在当地的生长发育状况,选择适宜品种建植苜蓿草地是当前苜蓿生产的首要问题[7-8]。

苜蓿的株高、干草产量、鲜干比、分枝数是衡量苜蓿品质优劣和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9],影响苜蓿产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温度、土壤、降水量及生产管理水平等外部因素;另一类为苜蓿品种的生育期和品种特性。苜蓿株高、分枝重均能反映苜蓿植株的健壮与否和生产性能高低[10],鲜干比反映了苜蓿的干物质积累程度和利用价值[11],分枝数越多、鲜干比越高,适口性越好。

本研究通过21份苜蓿种质在东营地区的引种试验,综合株高、鲜干比、根茎粗、产量、分枝数等因素,中苜3号、巨能801、WL-SALT、WL363HQ综合性状突出,为当地建植苜蓿草地的优选品种。

猜你喜欢

皇冠根茎分枝
分枝大苗建园苹果树当年如何修剪
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的栾树分形特征分析
蓝玉簪龙胆
一株吊兰
从狗尾巴草到蝈蝈笼
兴化市油菜新品种评比试验总结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TOYOTA 丰田皇冠 CROWN
不一样的皇冠
皇冠